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看看這位僑聯“90后”新人的42天 如何投入疫情防控轉運隔離工作
2020年08月19日15:03  

3月12日-4月23日,對於中山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一級科員馮培來說,如果沒有這42天參與到疫情防控轉運隔離工作的經歷,對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印象或許不會如此深刻。

3月12日,剛剛調崗來到中山市僑聯的馮培還沒坐暖新辦公室的座位就被安排到廣州白雲機場負責疫情防控目的地轉運隔離工作。為陸續從境外回來中山的海外留學生、外國友人、探親旅客提供溫馨的服務。

一方面她要按照要求嚴格守好疫情外防輸入的第一崗,絲毫不得放鬆,同時也要照顧到旅客友人或鄉親們的心理需求。面對艱巨的任務,這名“90后”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僑聯工作者的使命擔當和職業素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馮培(右)與同伴認真核對旅客相關信息

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克服重重的困難

從2月底開始,隨著境外疫情防控形勢漸漸嚴峻,我市疫情防控從內防擴散到“內防擴散、外防輸入”並重。在廣州白雲機場,每日都有從境外歸國航班,為此我市迅速成立了中山市境外輸入人員中轉站指揮部,溫情地接待境外游客和海外鄉親,織密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防護網”。中山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的副主席梁冬曉和一級科員馮培被“臨危受命”,派駐到防疫防控工作一線。

“你從哪個國家來的,將要去哪個地方,之前有接觸過哪些人嗎?”

“您是留學生,還是探親華僑,還是外國友人,在廣東(中山)是否有住所”

“如果是外國友人,您是否有供職單位?”

……

馮培正在詢問旅客相關情況

3月12日-3月31日,馮培的主要工作地點就在廣州白雲機場的轉運點。馮培說,轉運點的桌面上放置著登記表、洗手液以及用多種語言寫成的“歡迎回家”的告示牌,工作人員則每天需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和護目鏡,見到分流到中山轉運點的旅客時,她需要詢問對方是否中山本地人、工作地點和內容、住所以及是否接觸過確診病例、自身是否有疑似症狀等信息,細致程度往往超過飛機上海關的檢查,體溫檢測更不可馬虎,一旦測溫槍測出36.7℃及以上的體溫,馮培就要立刻改用水銀溫度計,確保沒有發熱症狀方可放行。

馮培(右)與同伴堅守崗位,歡迎從各地飛回的旅客回中山

“最忙碌的一次,我們在4個小時的值班中共接待了39名旅客,安排了三班車送他們回家。根據防疫防控要求,轉運點內不可開空調,結束工作、脫下防護服,我們早已汗流浹背。”更要命的是,隔著防護服聲音的傳遞受阻,加上機場的環境吵雜,每天值班下來聲音已經喊到沙啞。

即使這樣繁重的工作,馮培依然任勞任怨,更加將“細致”“禮貌”“耐心”“高效”作為自己的工作准則。“當時的旅客在飛機上也要做好防護措施,經過長途跋涉的旅途心理煩躁可想而知。”馮培說,為縮短旅客等待時間,轉運站當時准備了兩種發車模式﹔哪怕隻有一位旅客,我們每兩個小時將安排一趟車輛進行接送﹔而當轉運的旅客達到13人,我們也將立刻增加班次,並為他們准備了礦泉水和干糧。“雖然值守的任務多、疲累、繁瑣,但當大部分旅客都表示理解,甚至有的旅客還向我們致謝時,這樣的一幕幕真的很感動。”

人性化舉措講好“中山歡迎您”

無論一路多麼忐忑與焦急,各國的飛機終於紛紛平安抵達。“一出機艙就被廣東三月回南天的潮熱扑了滿面。”換作平日,回南天總讓人心生煩悶,但4月初從法國回國的留學生何寧昕卻百感交集,“如從一場隔霧看花的大夢中驚醒,恍惚間終於有了到家的真實感。”何寧昕曾接受中山電視台的採訪說,在飛機上,想到此時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他們不知道國內對於他們這些從疫情高發地區歸國的人是否持有“偏見”,然而一落地,無論是在白雲機場還是回到火炬開發區的防疫防控輸入中轉站隔離酒店,工作人員溫馨的服務都讓留學生、旅客友人感到“這就是家”。

馮培協調安排境外旅客入住中轉隔離酒店

結束3月份在廣州白雲機場中山轉運站的工作崗位,從4月1日起,馮培又被安排到火炬開發區的防疫防控輸入中轉站隔離酒店工作。如果說在廣州白雲機場的工作需要逐個溝通對聲帶和身體的“煎熬”,在中轉站隔離酒店則需要對個別有焦慮情緒的旅客帶去人文關懷和溫馨的服務。

按照規定,從廣州回來后,這些境外旅客需要馬上在中轉站隔離酒店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的結果需要等待8小時不等的時間,這時早上到達的旅客需要在中轉站隔離酒店稍作休息再按鎮區分流到各自的家庭進行居家隔離﹔而坐晚上班次的旅客則需在此逗留一晚,隔一天才離開。

馮培仍然記得,4月中旬,一群赴澳門參加“四校聯考”的考生陸續集中入境,其中一名戶口在外市、但在中山讀書的考生來到中轉站隔離酒店后就遭遇了尷尬。“她沒有中山戶口,意味著將沒有具體的社區對接她進行14天居家隔離,此時的學校仍沒有復學,而第二天早上,該校還有一場網課考試要進行,怎麼辦?”進退兩難之際,經過馮培的及時上報和溝通,終於聯系到這名孩子的一名中山親戚願意接收她,並配合她進行14天居家隔離。事情得到了“人性化”的解決。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在高峰期,我們一天內接到120名的入境人員到達。”馮培說,由於入境人員大部分是留學生,這些都是各個家庭的希望、是他們父母心尖上的寶貝,也是日后建設祖國的力量和棟梁。雖然工作量非常大,但工作組想盡一切辦法,也要盡力保護好、照顧好這些孩子們。“我們必須嚴格執行防疫政策,不容許一點馬虎。但同時,又要照顧好孩子們的起居,關注他們的健康情況和心理情況,安撫好他們的情緒,讓高速入口那句‘孫中山故鄉人民歡迎您’不止是一句口號。”馮培如是說。

時至今日,新冠肺炎的陰霾仍然籠罩全球一些國家,防控新冠疫情需要各條戰線的密切配合,正是梁冬曉、馮培等一批在中轉站辛勤服務的僑務工作者的付出,讓中山這座博愛之城、文明之城、和諧之城、溫暖之城名不虛傳。

疫情當前,馮培看到許多共產黨員沖鋒在前,她深受鼓舞,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遞交入黨申請書。馮培說“疫情發生以來,很多共產黨員沖鋒在前,他們奮不顧身參與抗疫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我,因此我毫不猶豫向單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今后我會繼續發揚共產黨員在一線抗疫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本職崗位上做好僑界群眾的服務、聯系、聯誼等工作,作一名合格的僑聯人。”

來源:廣東省僑聯宣傳文化中心公眾號

(責編:徐玉涵、邱王紫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