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豪近日重啟,為迎回更多客流,在緬街及羅斯福大道入口均有設攤,方便超市顧客及等公交車消費者外帶。(圖片來源:美國《世界日報》/賴蕙榆 攝)
中國僑網7月2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紐約市進入第四階段重啟,但仍不允許餐館堂食,此舉讓難以戶外用餐的華人社區餐飲業失望,大型酒樓及美食城更加艱難。不過,紐約法拉盛大型美食廣場之一的新世界商城開放大廳空間,讓復工的餐飲業者設攤迎客,助力華裔小商家拼外賣來挺過疫情。
新世界商城董事長邵連武表示,商城此前經歷短暫關閉,4月底重啟時仍隻重開民生必須的超市及藥房,未強制要求餐飲業者及底層美食城業者回歸﹔但隨著疫情減緩、商業重開,商戶自主復工且美食城業者回歸已超過六成,他也盡量給予業者方便,允許商戶延后交租,期待經濟復蘇。
市長白思豪日前宣布進一步擴大“戶外餐廳”計劃,且延長至10月31日,意味著短期內堂食服務仍不會開放,對無法參與“戶外餐廳”計劃的商城內商戶更是一大沖擊。邵連武說,近日允許大喜川菜及君豪大酒樓等業者在大廳設攤,吸引前來逛超市的人流。
在大廳販售特色鹵味及涼菜的大喜川菜員工潭先生表示,雖已在5月重開、接外賣,但由於在商城二樓,許多顧客仍不知店面重啟,“近日下樓擺攤后,中午便有許多民眾會來買涼菜和鹵味,為店面增加不少外賣訂單”。
君豪大酒樓董事長張曉櫻表示,疫情下酒樓關閉四個多月,近日才重開做外賣,“但酒樓不像一般小商家重啟成本較低,我們重開后做外賣,位在三樓的店面仍很難吸引顧客。”她感謝房東在疫情間的支持,可在商城一樓出入口擺攤,販賣港式點心、小份油飯、炒飯等熟食后,更方便逛超市、等公交車的客人能快速外帶餐點,迎回不少消費者,她也更有信心期待生意恢復。
張曉櫻也說,君豪擺攤外賣,雖然無法呈現以往精致擺盤食物,仍希望顧客感受到包裝、價格及菜質量量上的努力。她也說,受限於人手及時間成本,當前無法提供上百種港式茶點,但目前已改為全天供應,顧客仍有70多種選擇,“希望顧客包容且給予支持”。
對於紐約市有望10月底后迎接堂食,張曉櫻說,店內原本可容納千人,有足夠空間把控社交距離,讓顧客放心用餐。她也透露,已有顧客預定11月的酒席,期待疫情盡快結束,讓法拉盛再度繁榮。(賴蕙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