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今日時政
 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下半年經濟有望持續回升 
中國經濟穩步復蘇
本報記者  陸婭楠
2020年07月17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制圖:沈亦伶

有“中原糧倉”之稱的河南省西平縣,在夏糧歸倉后搶墒搶時播種,利用各類灌溉設施及時做好秋季農作物抗旱保苗工作。圖為該縣盆堯鎮盆東村村民搶種花生。
  趙永濤攝(影像中國)

四川省綿陽市,一家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的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作業。
  李孝鑫攝(影像中國)

3.2%,由負轉正!

國家統計局7月16日對外公布,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速提高了10個百分點。

“上半年我國經濟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蘇態勢,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說。

上半年實現經濟由降轉升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前所未有,世界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衰退。

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上半年經濟先降后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蘇。

看供給端,工業、服務業均實現正增長。二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8.4%轉為增長4.4%,服務業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5.2%轉為增長1.9%。

看需求端,消費、投資降幅大幅收窄。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個百分點。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個百分點。

看月度數據,回升態勢更加明顯。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已連續三個月保持正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連續兩個月正增長,出口額連續三個月正增長……

在增速回升的同時,民生指標保持平穩,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發展的含金量十足。

就業總體穩定。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2.7%。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連續兩個月小幅下降,其中25—59歲群體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2%,比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低0.5個百分點。

物價漲勢溫和。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8%,漲幅比一季度回落1.1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呈現回落趨勢。

脫貧攻堅成效突出。上半年,貧困人口較多的四川、貴州、廣西等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都在5.5%至7.6%之間﹔全國人均養老金和離退休金增長9.3%,人均社會救濟收入和補助收入增長13.2%,社會保障和兜底幫扶持續加強。

新興領域動能增強。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7%,比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高技術領域投入持續加大,新基建等相關產品增長較快。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網上零售額51501億元,同比增長7.3%,一季度為下降0.8%。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上半年國民經濟逐步復蘇。”劉愛華說,“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能夠在短時間有效控制疫情,實現經濟由降轉升,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殊為不易,這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綜合施策的效果,凸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潛力。”

2

目前經濟回升屬於恢復性增長

要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

盡管多數指標處於回升改善或者降幅收窄的態勢,但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依然不小。“從上半年累計的速度看,GDP、工業、服務業、投資、消費等領域大部分指標處於下降區間,疫情沖擊的損失尚未完全彌補。目前經濟回升屬於恢復性增長。”劉愛華說。

以中國經濟增長第一引擎消費為例,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然處於下降區間,比上年同期下降11.4%。“這說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一些聚集性、接觸性的消費活動仍然受到一定制約。”劉愛華說,下半年,隨著疫情防控的有效推進,消費便利性將逐漸改善,消費的供給也將不斷優化。

疫情沖擊導致今年就業壓力較大。今年以來,圍繞穩就業、保民生,各地區各部門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取得了積極成效。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逐步下降,勞動參與率基本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但就業壓力依然較大。

從總量上看,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同比少增173萬人。

從結構上看,一些重點群體的就業壓力更突出。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同比減少496萬人,下降2.7%。受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招聘需求下降。

“下一步,要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一要穩住市場主體,落實好減稅降費、減免社保費用、房屋租金等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穩住就業的基本盤。二要促進高校畢業生的市場化、社會化就業,通過增加研究生招生規模等措施,更好地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三要加強就業幫扶,鼓勵新業態就業和靈活就業,帶動更多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劉愛華說。

3

對下半年經濟持續復蘇有信心

回升有基礎有潛力有條件

“從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各經濟指標回升情況看,下半年經濟的持續恢復是有支撐的。”劉愛華說。

回升趨勢明顯,經濟復蘇基礎牢。3月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了明顯回升或者降幅收窄,經濟穩步復蘇為下半年持續恢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這樣的運行態勢表明,總體上疫情沖擊是可控的,中國經濟自我調整能力是較強的。“我國擁有健全的產業體系、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超大的市場優勢,這些優勢在下階段仍然會充分發揮作用,有效應對疫情沖擊。”劉愛華說。

新經濟蓬勃發展,動能轉換態勢好。遠程辦公、在線教育、智能施工、無人配送等新模式有效化解了市場的堵點、難點﹔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產業形成了更多增長極……上半年,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5.8%和7.2%,其中電子商務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2%、21.8%。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孕育壯大,將為經濟回升繼續提供有力支撐。

宏觀政策發力,調控精准效果佳。上半年,為應對疫情沖擊,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就業優先政策紛紛發力,並已見成效。針對疫情沖擊下暴露出的一些領域問題,補短板、強弱項蹄疾步穩,也將增強經濟發展的后勁和活力。

“從這些有利條件看,我們對下半年經濟持續復蘇有信心。同時,經濟回升也是有基礎、有潛力、有條件實現的。”劉愛華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7日 02 版)

(責編:閆楓、邱王紫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