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來西亞吉隆坡茨廠街 |
“過去幾個月是茨廠街100多年歷史中遇到的最長停業時間。”7月12日,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而歇業的馬來西亞吉隆坡茨廠街獲准重新開業。吉隆坡小販商業公會主席洪細弟坦言,作為吉隆坡華人社會的人文地標,這條百年商業老街仍面臨不小挑戰。
茨廠街是吉隆坡開埠早期就存在的“唐人街”,被視為“吉隆坡華人歷史與現實記憶中最鮮明的一條街”。匯聚近800家商販的茨廠街不但是吉隆坡重要的商圈,也成為世界各地游客來到吉隆坡“打卡”的熱門景點。
馬來西亞疫情暴發后,政府實施行動限制令,茨廠街大部分商販遵令歇業,游客也基本絕跡,曾經熱鬧的老街一度出現從未有過的冷清景象。
12日中午11時許,當筆者來到茨廠街時,看到商販們已經在陸續整理店鋪,籌備復業。尤其是街內的飲食攤位,有的已經重迎排隊客流。
已經在茨廠街營業35年的鐘先生,面帶笑容地將蓋在貨品上已經幾個月沒揭開的紅布掀開。他說,幾個月沒開業,感覺“非常不習慣”,更何況“手停口停”,生活上也感到很大壓力。
雖然得以復業,鐘先生依然有自己的擔心:“茨廠街生意主要還是靠‘老外’,疫情沒過去,外國游客不來,生意還是很難說。”
漫步在茨廠街,筆者注意到,街口處都有工作人員測溫並登記游客身份,還專門准備了計數牌發放給游客。“為了防控疫情,我們會將游客數量控制在200人以內,一旦超過,游客就必須在街外等待。”洪細弟告訴筆者,根據政府的防疫要求,目前茨廠街每天隻能有一半商販營業。
短期內,疫情暴發前茨廠街人流比肩接踵的盛況恐怕難以再現。人流之外,物流也是困擾商販們的難題。有業者介紹,他所販售的小商品大多來自中國,以價廉物美受到游客歡迎。在疫情影響下,商販進貨不如以往順暢,“開張了也隻能先賣存貨,賣完了就很麻煩”。
洪細弟說,其實近年來,隨著吉隆坡新商圈的崛起,加之茨廠街自身原有文化特色不再鮮明,這條商業老街已面臨挑戰。他認為,茨廠街應該引入更多年輕人和原有商販一起合作創業,以年輕人的創意開發出更多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增添對游客的吸引力。他打算在茨廠街舉辦更多華人文化活動,為老街重聚人流,以本地游客的增長彌補外國游客暫時無法前來的損失。
“對於茨廠街來說,這是危機,也是轉機,希望百年老街能在疫情后重新站起來。”洪細弟說。
(據中新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