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海外行動
歷經疫情“寒冬” 僑企餐飲店走入“盛夏”
2020年07月16日15:46  來源:中國僑網

“疫情發生后,我們選擇了階段性暫停營業,但經過短時間的調整后,我們就立刻開始復工營業。”近日,創建成都老房子餐飲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的僑界企業家王眉潮表示,在成都正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的關鍵時期,民生性極強的餐飲業應當順勢而為,貢獻自身的力量。

從1997年創立至今,經過20余年發展,這家在蓉僑資餐飲企業,已發展成為跨全國多地,有數千名員工的知名文化餐飲品牌。它“用美食寫故事”的品牌文化傳播策略,穿越了五湖四海,也帶著川人川菜和中餐繁榮的光榮與夢想走出國門在葡萄牙落地生根。

據王眉潮介紹,“老房子”在成都擁有8家分店,堂食一直以來都是主營業務。所以在疫情形勢最嚴峻的那段時間,企業受到的影響很大。“不開業也會虧損,不如化風險為風口,開通顧客線上點單服務。”王眉潮表示,外賣不僅能讓市民在特殊時期解饞,更重要的是,這也是為參與疫情防控的人們多提供了一個就餐渠道。

不僅如此,“老房子”還於2月22日參加了成都餐飲同業公會啟動的“成都餐飲在行動‘愛心食堂’上線了——百店名廚名菜到家”活動。與之前的在線配送不同的是,此次活動是為消費者提供原料、輔料等已經搭配好的半成品,讓廣大市民足不出戶,居家就能烹飪出在名店名廚指導下的美味佳肴。

“疫情暴發至今,我們從未裁員,其實這也得益於享受了政府的幫扶政策。”王眉潮表示,疫情時期的線上訂單雖多,但也趕不上之前的銷售額,上千名員工的工資需要照發,開銷太大。“得虧有政府的政策幫扶,給我們減免了員工社保費用,真是為我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王眉潮感概道。

3月,從中餐、小吃茶館,再到火鍋店,餐飲企業紛紛恢復堂食,街道上再次出現煙火氣。如何在開門營業后,既做好經營,又做好防疫。“一方面是根據有關部門的規定,做好餐廳消殺、檢查、限制流量等措施。另一方面,減少我們店內服務人員的數量,實行輪班。”王眉潮介紹說。

臨近飯點,“老房子”的大廳內十分熱鬧。“隨著疫情形式轉好,客流量也多了起來,現在散客流量已經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呢!”由於宴席需要提前幾個月預定,所以如今的宴席的數量比較少,但好消息是下半年的宴席幾乎都被訂滿了,甚至明年的都有人預定了。“這次疫情帶來的美食‘寒冬’,我們已經快挺過去了。”王眉潮笑著說。

如今來“老房子”就餐,雖然沒有“隔桌”、人數限制等規定,但消毒、測體溫、查驗健康碼等防疫措施仍再持續,並且每桌都保有“一菜一筷,一湯一勺”。王眉潮表示,在飯桌上,給對方夾菜體現的是關心,但也伴隨著健康隱患。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防范和減少交叉感染及食源性疾病傳播,也能進一步引領中式分餐新風尚。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遵守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有關要求,在此基礎上積極做好生產經營。”王眉潮表示,作為在蓉僑資企業,應全力投身到成都市美食之都建設中,在成都市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關鍵階段,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責編:閆楓、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