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夏令營” 為海外華裔學生打開新世界大門——“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第4期網上夏令營深圳營精彩花絮
“此次特殊的網上夏令營,讓廣大海外華裔青少年雲端學習中華傳統文化,進一步激發了我們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情……”近日,由中國僑聯主辦,廣東省僑聯、深圳市僑聯承辦的“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第4期網上夏令營深圳營圓滿結營,來自澳大利亞、緬甸的175名海外華裔青少年通過線上雲閉營式的方式分享了網上夏令營期間的成果與收獲。他們表示,此次夏令營提升了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視頻制作、繪畫等方面的能力,受益匪淺。
雲端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在為期15天的夏令營期間,營員們通過微信平台,學習了《西游記》《封神演義》《三國演義》《名人故事》等著作中部分小故事和人文地理等內容,切實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名人故事——1800多年前的才女》講述的是三國才女蔡文姬的故事。她知識淵博,音樂才能突出,可以通過琴音了解彈琴者的心情。音頻開篇還採用快板書的講述方式,很有節奏,實在太有趣啦。”“《西游記第1集——石猴出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敢於嘗試,才有突破。”營員們根據自己對某個故事的了解,以視頻、音頻、寫字、畫畫等形式表達感悟,充分體現了海外華裔青少年創造力強、多才多藝的一面。一名來自緬甸的營員聽了《名人故事之包拯破雞蛋失蹤謎案》后,自導自演同名視頻,化身黑面包公破案,讓人忍俊不禁。一名來自澳大利亞的營員在聽了《官封弼馬溫》的故事后,拍視頻分享自己的觀點:玉皇大帝封給孫悟空的官職太小了,難怪孫悟空會大鬧天宮。其實,應發揮好孫悟空神通廣大的本領,去幫助窮人……一個個感悟充滿童真童趣,同時也彰顯了海外華裔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濃厚的興趣。
期間恰逢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營員們還在老師的精心引導下,饒有興趣地了解端午節來歷,以繪畫等作品表達自己對端午傳統習俗的了解。
在互動中收獲知識和樂趣
由於此次夏令營期間,孩子們還要正常上學,放學后還有學校的作業和課外興趣班的功課需要完成。所以,夏令營老師和孩子們每天的互動隻能見縫插針地安排。盡管時間緊湊,但老師們精心准備,讓孩子們在學到知識的同時,還收獲了樂趣。
老師們每天都帶著營員回顧前一天故事的精彩片段,觀看小小連環畫,幫助孩子們回憶和思考。同時,還會在工作群上發布幾道問答或搶答題,幫助孩子們鞏固記憶故事中出現的人物、詞語、精彩片段。
每天晚上聽完故事以后,家長們和營員進行互動交流,既有對故事內容的回顧,又有對故事意義的探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爸爸媽媽從小聽到大的神話故事,對於我們這些在國外長大的孩子來說特別神奇。”有一次,澳大利亞營員吳小寶聽完了神話故事后,很驚奇地說:“原來海裡不僅有魚,還住著龍王啊!”
做弘揚中華文化的使者
“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夏令營的故事主要由“凱叔講故事”提供,故事包括成語寓言、人文地理、風景名勝、歷史故事、防疫知識等,每日在開問網上發布4篇視頻或音頻故事供營員收看收聽。這種線上新模式激發了營員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夏令營結束后,營員們都表達了繼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和到中國走走看看的良好願望。
澳大利亞營員包凱文自小就對學習中華文化很感興趣。除了每天在家裡說中文,周末還到中文學校學習。他家裡珍藏有一套《西游記》,是其爺爺奶奶在他父親童年時買的。此次,包凱文聽了《西游記》中的故事后,第一時間把這套書找出來,又認真地看了一遍。
“一個個充滿趣味的故事,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緬甸營員楊艾薇深有感觸說,通過此次夏令營學習,不僅讓營員們加深了對中國歷史知識的了解,同時更讓營員們感受到了中國人的勤勞美德,收獲頗豐。她將把自己所聽到的故事,所了解到的歷史文化知識與身邊的朋友分享,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盡一份力。
聲音
疫情擋不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別具一格的網上夏令營,讓孩子們足不出戶就能學習到中華文化,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期待,營員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會收獲更多知識和感悟,從而更好地在海外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第4期網上夏令營深圳營1營1群班主任 諶崢老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期待來年與營員們一同相聚中國,身臨其境地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第4期網上夏令營深圳營2營1群助教 黃彩晴老師
來源:深圳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