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海外行動
倫敦中國城重啟 中餐從業者:就盼這天,已准備好
2020年07月04日15:00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7月4日電 據英國《華聞周刊》報道,7月4日,英國將啟動第三階段的解封,酒吧、餐廳、咖啡廳、電影院、博物館和美術館也將重新開放。在經歷了長達三個月的封鎖后,倫敦中國城也要開門迎客了。

為了慶祝中國城的重開,倫敦華埠商會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4日中午12點,華埠商會將在現場舉行舞獅表演。為了嚴格遵守政府限聚令的要求,僅由一人舞獅,並要求現場參與人員佩戴口罩,自覺保持一米至兩米的距離。

封鎖前的倫敦中國城。 (英國《華聞周刊》)

活動之后,倫敦華埠商會還將聯合浙江會、湖南會和中山會等在中國城的Newport Place免費派發口罩、中藥、洗手液、防護服和護目鏡等防護用品。

此外,中國城的一些餐廳還將在活動現場發放折扣優惠券,希望吸引廣大食客光臨解封后的倫敦中國城。

倫敦商會主席鄧柱廷表示,在解封的新階段,無論是食客的用餐環境,還是后廚的防疫條件,中國城的商戶們已經做好准備,為了適應疫情下的新要求,力求給大家一個安全放心的就餐環境。

7月4日英國的餐廳就要解封營業了,到底英國的中餐業者准備得如何了呢?英國《華聞周刊》採訪了幾位倫敦中餐從業者,他們中既有倫敦中國城的商戶,也有在倫敦其他商圈經營餐廳的中餐業者,還有一些是尚未獲得政府允許開門的中式自助餐餐廳從業者。面對困境,他們在擔憂的同時,也有信心渡過難關。

倫敦中國城中餐業者:先看看情況

錦裡餐廳在英國共有四家分店,其中兩家位於中國城的餐廳中,明天隻有中國城老店會開門。

錦裡總經理Martin告訴《華聞周刊》,作為一家深受中國留學生喜愛的中餐廳,他們的客源以中國留學生為主。“最近學生回國比較多,所以我們目前先看看情況,如果生意好,再開中國城的旗艦店。”Martin坦陳。

封鎖前,顧客在倫敦中國城的錦裡老店門口大排長龍。 (受訪者提供)

“封鎖期間,中國城的旗艦店沒有營業,我們每周大概賠3000鎊-5000鎊。但其他三家錦裡依然堅持營業,進行外賣服務。”Martin說,“盡管食材漲價了10%-20%,但是我們堅持不漲價,而且還給學生提供了10%的優惠。”

7月4日開業之后,錦裡將採取在門口量體溫、注冊客人信息、進門前讓客人用75度以上的酒精洗手液洗手等措施。

此外,他們還將使用一次性餐具和菜單,並且採取隔一張桌、坐一桌客人的方式保持社交距離。“我們中國城的老店有三層,本來最多可以容納100-120人,現在隻開一層和二層,大概可以容納40人左右。”Martin說。

錦裡准備的一次性餐具。(受訪者提供)

米齊臨在中國城也有分店,米齊臨合伙人熊鵬對《華聞周刊》說,米齊臨計劃4日下午重開堂食,並且繼續堅持外賣。“我們的台桌分布會盡量分散一些,對於沒有口罩的客人,我們也會給客人提供免費口罩,並且鼓勵顧客用手機掃碼點餐,這樣可以盡量減少顧客和樓面的接觸。”熊鵬說。

同時,為了盡量保障提供的外賣安全衛生,米齊臨還要求送餐公司的人員在接餐時要非接觸性取餐,並且鼓勵一些附近的客人到店自取。

其他倫敦中餐業者:“有信心會慢慢變好”

除了倫敦中國城的餐廳要在明天重啟之外,倫敦其他商圈的中餐業者這幾天也都在忙著重開事宜。

快樂小羊火鍋店位於倫敦大英博物館的商圈。接受《華聞周刊》採訪時,快樂小羊英國分公司經理李文靜正忙著進行員工培訓和開業前的各種准備工作。她興奮地說,7月4日門店重開是個“大日子”,“我們等了很久了。”

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遜早在6月23日就宣布,餐廳在7月4日可以開門營業。李文靜表示,起初她聽到消息時,是抱定了開門的決心的。

但在這兩天,經歷了萊斯特封城以及聽到周圍一些中餐館從業者不打算開門的消息之后,她也有些猶豫到底要不要開。一直到6月30日,李文靜和她的同事還是決定“要開!”

封鎖期間,快樂小羊也經歷了困難時期。(受訪者提供)

“為什麼開?服務顧客唄,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我們管理層在餐廳開會。短短兩小時的會,已經有好幾個客人打電話過來問,我們什麼時候開。封鎖期間,也有好多客人通過私人渠道來問相同的問題。還有好多學生因為疫情被困在倫敦,他們都悶在宿舍很久了,也想出來開開葷。”她笑著告訴華聞君。

“重開后,我們的營業時間基本恢復到封鎖前的時間。想先試一周看看,我們在國內也有二十多家分店,一開始也是生意不好,慢慢來唄。”她補充道。

雖然臨開業隻有短短幾天時間准備,但他們在3月臨封鎖前,已經囤了很多小瓶免洗洗手液和口罩。

決定重開之后,他們又緊急購買了獨立的免接觸式洗手液感應機,“價格比原來了貴三分之一,而且很多地方都沒貨了,我們訂的這個也是前天剛送到。”

快樂小羊在門口設置了獨立免接觸的感應式洗手液,並貼了地貼進行引流。(受訪者提供)

李文靜還告訴《華聞周刊》,他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應對解封后的新政。為了防止客人在門前聚集,他們設置了客人的進門注冊系統。“在顧客較多的情況下,可以掃二維碼排隊,這樣可以通過手機短信提前通知客人就餐,避免了顧客在前門聚集等待的情況出現﹔萬一有疫情出現,我們還可以根據這個系統聯系客人,採取相應的措施。”

他們在前廳增設了人手引導客流,客人在進入餐廳就餐前也需要測體溫。此外,他們打算把門口的兩道門都敞開,減少客人接觸大門的幾率。

原來,快樂小羊餐廳最多可以容納150人,現在為了保証大家的就餐安全,重開后最多隻能接待75人左右,並且他們會對客人進行限流。

“我們餐廳本來就有一些隔斷的設計,現在還在找人裝新的餐廳隔斷。這幾天大家都在找做隔斷的,所以會花多一些時間。有些地方的座位離得比較近的,我們會隔一桌、坐一桌。”

此前,英國政府把社交隔離的距離從2米調整到1米以上,針對這一變化,快樂小羊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在牆上貼“注意一米隔離距離”的指示。

在洗手的地方,他們還會貼如何安全進行洗手的指示。“我們洗手間的洗手池之間靠得比較近,我們會關閉一半的洗手設施。”她說,“本來洗手間是半小時清潔一次的,現在也改成每20分鐘清潔一次。”

快樂小羊准備的“防疫三寶”:噴洒客人身上的消毒噴霧、體溫檢測儀和一次性菜單。(受訪者提供)

李文靜進一步表示:“我們也不提前擺台,顧客來了再擺台。並且使用一次性紙質菜單點菜,用完就銷毀,筆也集中消毒。吧台的椅子也移走了,吧台區域是不能逗留,也不服務客人的。”

除了對餐廳的就餐環境和秩序進行調整外,他們還要求所有員工戴口罩,並且要求前廳人員和后廚人員分開吃飯,吃完飯要對就餐地點及時消毒,並且在廚房的五個“檔口”也都放置了小瓶洗手液。

“每名員工來上班都會測體溫,要簽無症狀責任書。來送貨的員工要記錄人員和公司信息,所有送來的貨也都要先消毒。”李文靜表示。

雖然在隔離期間,快樂小羊一直處於關門歇業的狀態,但是租金、電費、安全費、網絡費等各種費用還是照交不誤。“其實從3月開始,生意已經很不好了,我想很多中餐館面對的情況都是一樣的,會經歷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

李文靜說,他們也考慮過做外賣,但覺得顧客體驗不好,所以沒有做。“我們還是有信心的,覺得會慢慢變好的。我們一說要開門,大多數員工也都願意回來上班。”她說。

中式自助餐從業者:“生意不忙就得倒貼”

這場疫情,不僅讓中餐廳面臨著生存挑戰,也使不少英國餐廳陷入困境。一些英國連鎖餐廳還沒等到解封,就已經處於破產邊緣或直接宣布破產。

就在昨天,擁有CaféRouge和Bella Italia等連鎖餐飲品牌的休閑餐飲集團(Casual Dining Group)進入了破產清算程序。

雖然英國的餐飲業在7月4日即將解封,但自助餐餐廳卻被排除在外。在英國,有不少經營自助餐廳的華人從業者,慶龍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訴《華聞周刊》,按照政府的規定,目前自助餐廳在7月4日還不允許開門。他也認同政府的做法,自助餐是“外露的,容易感染”,不適合營業。

即便政府允許自助餐廳開門,慶龍說他也不打算開門:“自助餐不像點餐,來幾個做幾個,自助餐一做就做上百人的餐,生意不忙就得倒貼。再說,盡管餐廳營業后,社交距離已經從2米降到了1米以上,但和原來餐廳的容量相比,還是少了很多,所以現在開門一定虧本。”

此外,據慶龍觀察,目前開門營業的餐廳也面臨著以下挑戰:“整體來說,民眾口袋裡沒錢,僅有的生活費隻夠到超市買菜回家煮,自然會減少到外面用餐的頻率﹔而且,目前還沒有推出新冠疫苗,很多人還是沒膽量在餐廳裡吃飯。這些都是導致客流量減少的客觀因素。”

慶龍還告訴《華聞周刊》,他經營餐廳中的一些分店已經開展了外賣業務,但是由於外賣平台抽取的提成比較高,而且他們是從堂吃臨時改外賣的,“情況也不太好”。“當然,我們是希望一切往好的方面發展,這樣是最好的,但誰又能知道解封后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所以他目前的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

另一位經營了四家連鎖自助餐餐廳的華人老板李先生(化名)也告訴《華聞周刊》,他也和慶龍持相同的觀點:“現在沒人會去餐館的,除非英國沒有新冠病例了,否則大家怎麼有信心去吃飯?開了賠更多。”

李先生向《華聞周刊》表示,雖然現在餐廳不開門營業,但該交的房租和服務費一樣不少,他隻能咬牙繼續關門,“打算等到年底再開門營業”。(文:彭琳 攝影:彭琳/高晨曦)

(責編: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