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王俊霖正在清點一批口罩,將免費發給在韓留學生。韓國疫情“紅色預警”期間,他和同事們搭起一條特殊的防疫物資運輸線。
今年33歲的王俊霖是韓國奮韓網聯合創始人,該平台擁有260萬注冊會員。2月中旬,韓國疫情暴發,單日峰值增長近千例,多地陷入“口罩荒”。官方規定,以出生年份尾號為准實行口罩“限購”,加入國民健康保險者每周可買兩隻平價口罩。
但王俊霖和同事發現問題——諸多中國留學生未加入韓國醫保、無法購買平價口罩。在韓國就讀的中國留學生近7萬人,疫情期間近一半人在韓國。
資料圖:3月20日,中國政府向韓方捐贈的110萬個口罩等防疫物資,從仁川機場向韓國各地發出。圖為韓方人員清點物資。中新社記者 曾鼐 攝
如何解決留學生口罩難?奮韓網於3月初發布倡議,呼吁中國企業在有余力前提下,向海外留學生捐助口罩。
倡議很快得到一批愛心企業響應。王俊霖記得第一個聯系自己的是韻達韓國公司,不僅免費運送物資,還捐贈1.2萬隻口罩。
網友留言更讓王俊霖感到“累得值”。既有在評論區主動要求捐贈口罩的,也有小朋友為爸爸申請的,還有成功申領口罩后的答謝……
3月中旬,中國政府向韓方捐贈的防疫物資陸續抵達,一份份“健康包”向海外學子發出。據王俊霖介紹,截至6月初,累計向超過3萬人、發放逾80萬隻口罩,其中自籌近13萬隻、其余均為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的“健康包”。
信息採集最耗費精力。“很多人的電話、地址會填錯。”核對信息、聯系國際通關……忙到深夜是王俊霖的常態。自2月起,團隊從未休假,按他所言:“全部精力投入了抗疫”。
很快,“感謝祖國健康包”的留言刷屏網絡,諸多在韓留學生、僑胞晒出“健康包”。王俊霖覺得這些感謝背后是祖國作后盾,有種踏實的自豪感。
資料圖:3月20日,中國政府向韓方捐贈的110萬個口罩等防疫物資,從仁川機場向韓國各地發出。圖為韓方人員在中國捐贈物資前合影。中新社記者 曾鼐 攝
疫情期間,旅韓僑胞獲取信息更是難上加難。
這讓王俊霖回憶起10多年前到韓國讀書時,正因信息不暢、屢受挫折,才和朋友創建了奮韓網。面對疫情,他和團隊再次為“打通信息傳遞最后一公裡”而努力:增設抗擊疫情特別板塊,梳理韓國政府報告,制作中文版的韓國疫情報告書等。
6月,韓國疫情態勢趨緩,但聚集性感染頻發。“疫情不結束,免費發口罩就會繼續。”王俊霖說。
回顧中韓持續數月的抗疫工作,他注意到:“兩國在各領域抗疫交流很多。”他稱,韓國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也在一定程度上與加強國際合作有關。
中韓樹立了抗疫國際合作的典范。在中國疫情的“至暗時刻”,韓國各界對中國抗疫給予鼓勵。韓國總統文在寅稱“助鄰即助己”。韓國疫情嚴重后,中國又向韓國伸出援手。雙方在全球率先成立了聯防聯控合作機制,並於5月開通便捷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保障重要商務、技術服務等人員往來。
“疫情正體現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王俊霖認為,中韓合力抗疫增進了友誼,相信在很多領域會有新突破。“更加看好未來中韓經濟合作。”他說。(記者 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