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和22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相繼召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遠在匈牙利的僑胞、匈牙利中歐經濟文化研究發展中心會長柯海嘯密切關注兩會,遙祝祖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
2020年,我們面臨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和“十三五”規劃收官的歷史任務。今年已過去近5個月,時間緊、任務重,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形勢下,中國怎麼干?全國人民、海內外華僑華人都充滿了期待。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意義不同。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20頁的篇幅,基本沒有修飾詞,但是亮點頗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是一份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報告,重點是保發展、保民生。政府工作報告中,哪個詞被提到的次數最多?應該是就業,共提到39次。穩就業是今年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成就所在,穩住就業就保住了基本民生。它表明中國領導層決心繼續致力於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進步,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報告直面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和民生熱點,處處彰顯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折射出濃厚的“民生情懷”,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氣。深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政府工作報告給我們的感受是:“一是祖國去年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祖國強盛海內外華僑華人為之振奮,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將會走向新的輝煌。二是報告反映了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偉大實踐,凝聚人心、鼓舞士氣。一次疫情讓海內外華僑華人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為中心的黨和政府周圍,全球華人共同抗疫,共克時艱。三是報告對疫情前考慮的預期目標做了適當的調整,堅持了為人民,依靠人民,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充分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彰顯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不變初心和使命擔當。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公共衛生事件。對於我們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而言,能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但是我們也付出了巨大代價,一季度經濟出現負增長,生產生活秩序受到沖擊,這是必須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價,充分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上升,再疊加疫情影響,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難度更大。在疫情期間,線下實體餐飲、零售、文旅、服務等活動皆受到明顯影響,也催生了這些行業企業線上化、數字化的自救行動,現在疫情得到控制,經濟生活逐漸恢復,而人們回到線下的同時,在疫情期間形成的線上消費習慣還會延續,線上+線下兩棲行走會成為商業和消費者的共識。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開展互惠互利合作、深度落實推進“一帶一路”讓中國的產品和企業走出去、引入海外優質產品和技術是突破西方國家對中國遏制的有效手段。海外華僑華人在后疫情時代面臨傳統行業大蕭條,更應該積極投身於“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所在國僑胞自身優勢,在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添磚加瓦的同時也讓自身轉型升級。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這是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國家安全風險日益凸顯時的必要之舉和治本之策。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不能無限期拖延下去,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不能長期處於不適應、不健全、不到位狀態。必須有力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和進行分裂、顛覆、滲透、破壞活動,懲治極少數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的“港獨”分子和暴力分子,方能切實維護好國家長治久安和香港繁榮穩定,方能讓絕大多數遵紀守法的香港市民重獲安寧,更好享有和行使法定的各項權利和自由。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面臨嚴峻形勢且無法自行完成立法的情況下,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必要、緊迫,正當、合法,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治本之策。立法可表明全國人民和中央政府對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定意志,也反映了國家對香港的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