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洲時報》編譯報道,近期,意大利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意大利中國城正逐步重新開放,托斯卡納地區近日授權普拉托地區紡織企業部分恢復運營活動,雖然尚無法進行實際生產銷售,但可以進行設備維護等恢復生產的准備工作,這也是為在疫情“第二階段”企業恢復生產奠定基礎。
托斯卡納大區主席恩裡科·羅西(Enrico Rossi)簽署的行政令最初涉及的是通過“動植物原料”進行生產的企業,目的是防止原材料變質。隨后應普拉托市市長馬泰奧·比福尼(Matteo Biffoni)及相關工商界人士要求,范圍擴展到了普拉托的紡織行業。該決定涉及到2000余家企業,相關企業必須遵守政府法令規定的措施。羅西表示,“允許企業進行維護工作的決定有兩個目標:防止動物和天然織物腐爛,並防止廢物污染生產場所”。
安莎社報道,普拉托衛生部門相關人士表示,當地華人與主管部門積極合作,開展了疫情防控工作,而這也是托斯卡納地區感染率遠低於意大利平均水平的原因。
總部位於普拉托的歐洲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對恩裡科·羅西的決定表示贊賞,協會成員Lorenzo Wang說,“通過部分恢復運營,相關企業可以對紡織材料和設備進行維護,以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同時,隨著夏季訂單的取消,秋冬季的訂單可能會陸續到來,這對企業恢復生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疫情的原因,當地華商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但我們仍然要保持樂觀。”
此外,Lorenzo Wang對5月4日恢復運營保持謹慎態度,“目前意大利疫情仍然嚴峻,復工復產潛在風險較高,因此,我們建議政府更謹慎推進恢復生產。”
據悉,自疫情在意大利暴發后,除了停止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外,當地許多華商及華人義務協助政府進行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建立相關網絡聊天群,傳播疫情防控必要信息。
馬泰奧·比福尼表示,“許多人給我寫信說,他們從中國鄰居那裡收到了口罩作為禮物。”他說,“這種舉動給當地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為遏制疫情做出了重要貢獻。”
外媒也發表文章稱:“自疫情開始以來,華人社區起到了示范作用,為抗擊疫情做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