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守記丨線上課堂裡,孩子們的漢語越來越流利
作者:外派教師張鬆文
隨著緬甸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出現,緬甸的防控形勢愈發嚴峻。
3月下旬至4月底期間,緬甸相關部門要求所有學校停課。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對正常教學的影響,老師們決定“停課不停學”,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積極開展線上教學活動。
外派教師在備課。受訪者供圖
許多老師對線上教學比較陌生,但大家都勇於嘗試。從最初的“微信平台”,到“班級小管家”、“釘釘”等軟件,老師們不斷摸索,熟悉線上教學過程。
通過學習、借鑒和比較,老師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教學軟件平台。有的給學生發電子教材鏈接,有的發自己制作的微課和名師微課。
學生們在線學習。受訪者供圖
停課期間,緬甸多所華校也“各顯神通”,用多種方式確保線上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雲華師范學院,學校擬定了線上教學方案,安排好學生居家學習的時間,制定各學科教學計劃,落實技術保障、班級管理、家校聯系、心理輔導等多方面工作,努力確保線上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
緬甸國際教育中心中文學校以教學周為單位,建立了符合網絡教學特點的課程表,組織教師收集網上學習資源,並對全體教師進行了培訓。教師們利用網絡直播、微信教學群等方式授課,保証孩子們在停課期間也能快樂健康地成長。
外派老師王祥在眉苗佛經學校擔任校長。停課前一周,他對全校教師開展了多次培訓,讓老師們掌握線上教學的基本技能,為停課后的教學活動作了充分准備。
多種多樣的線上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受訪者供圖
朗讀錄音、對作業拍照上傳……多種多樣的線上教學形式營造了濃烈的學習氛圍,學生們紛紛“動了起來”,學習興趣高漲,各班反饋的效果也非常好。
緬甸的網絡通訊不是很發達,開展網絡教學更具挑戰性。在這個過程裡,老師、學生和家長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終,看著孩子們用越來越流利的漢語回答問題,用越來越規范的漢語提交作業,老師們心裡都十分欣慰。
在這個特殊的春天裡,外派教師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著,踐行著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為海外華文教育增添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