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國蔓延,全球戰“疫”正酣。在這場全人類與病毒的戰斗中,有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是旅居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僑華人。
年初,廣大海外僑胞自發組織起來,以各種方式和渠道伸出援手,助力祖(籍)國抗擊疫情。當前,海外疫情告急,他們又馬不停蹄,沖鋒在前。“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擰成一股繩的“僑力量”,正向世界各國民眾傳遞著溫暖、信心和勇氣。
為展示這支大愛無疆的“僑力量”,浙江省僑聯聯手《浙商》雜志共同推出“心心相連 守望相助”僑胞海外抗疫特別報道,今天推出第12篇——巴中國際經濟貿易促進會總會會長蔣菊英的故事。
“我身為僑領,就應該起引領作用,團結僑界力量抗擊疫情,守望相助共度難關,身為僑領,留守巴拉圭是我的責任所在。”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巴拉圭這個位於南美洲中部的內陸國家也未能幸免。在巴拉圭旅居26年的蔣菊英,是當地家喻戶曉的華人女企業家。
疫情暴發這3個月以來,她所有的精力幾乎都圍繞著“戰疫”二字。“一天隻睡4、5個小時是常態,僑界許多人都說我是在‘打仗’。”雖然相隔12個小時的時差,越洋連線採訪那頭,蔣菊英在電話裡的話語還是充滿了干勁。
馳援祖(籍)國,義不容辭
“當時獲悉國內疫情暴發,真是著急啊,當時就隻有一個念頭:想盡一切辦法,聚集僑界力量。比如我們以“獎勵制佣金”請代購,將自己工廠員工派去口罩工廠協助包裝等,我們做了很多事情來採購醫用口罩。馳援家鄉,馳援祖(籍)國,我義不容辭”。那段時間,蔣菊英像上了發條的“永動機”,找渠道、跑工廠、跨境買,幾乎使盡了渾身的解數,最終不計成本,1月29日以高出平時十二倍的價格在越南採購到防護物資。
口罩有了,但運輸不易。尋找托運顧客、尋找清關代理、聯系航空公司、辦理捐贈手續……這是一場愛心接力。“當時心裡隻有一個想法﹔就是必須馬上將口罩運送回國,為抗戰在疫情前線的戰士們的安全搶時間。”蔣菊英反復說,“在這個過程中,巴拉圭僑界僑團空前團結,越是在非常困難時期越展現出“僑”的力量。”最終,在浙江省僑聯幫助下,330多萬個醫用口罩飛行16000多公裡,輾轉多個國家和地區運抵中國。蔣菊英說,一路上總擔心會在哪個機場轉機的時候掉貨。當愛心落地,奔波忙碌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蔣菊英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
中國作業值得借鑒
3月,疫情開始在南美地區蔓延,一種“無形”的壓力落在了蔣菊英的肩頭。早在1月25日,蔣菊英攜蔣翔等人設立臨時義務“督查組”,每天敦促返程僑胞必須居家隔離14天,前瞻性防控防疫工作堅持了40天。在中國“一罩難求”期間,蔣菊英還為堅守在巴拉圭僑胞的國內家人贈送口罩。蔣菊英說:“為僑服務‘務實、求真’是僑領必備的情操”。
在巴拉圭政府決定“封城”之前,蔣菊英就呼吁當地僑胞主動取消聚會,減少出門,戴上口罩,做好防護,幫助僑胞代購醫用口罩,酒精、肥皂等,在封城前期,“僑胞之家”為當地民眾贈送醫用口罩,一直堅持派送到封城。3月中旬,她又從上海、浙江購買蓮花清瘟膠囊、病毒測試紙,測溫儀等防疫物資到巴拉圭。
作為巴拉圭僑胞的“大家長”,蔣菊英操心的遠不止這些。封城期間宅家隔離,“我們每天會通過微信給僑胞傳遞國內僑聯的信息,安撫僑心,讓大家感受到僑聯(娘家人)的關懷關愛。同時,積極宣傳正能量的故事、科學防疫的相關知識,並積極對接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為僑胞保駕護航。”
疫情在巴拉圭蔓延后。蔣菊英派企業總經理(常務副會長蔣龍)第一時間前往首都亞鬆森,以中國企業家的角度“站位”,通過總統府政治部建議巴拉圭總統盡快採取隔離措施和借鑒中國抗擊防控疫情的成功經驗。3月11日,巴拉圭總統迅速採納,並下令關閉全國學校、公共娛樂場所等,取消聚集活動。3月18日,巴拉圭全國“封城”。
與此同時,蔣菊英以僑團名義倡導巴拉圭僑胞居家隔離,稱其是最有效的防疫“法寶”,並呼吁大家一起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作為僑領,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必須帶好頭,以身作則,果斷推遲10多位在中國探親的技術人員返程巴拉圭。安撫他們“非必須、不遠行”,工資會照發,待到疫情穩定后再回巴拉圭工作。”在蔣菊英看來,目前巴拉圭疫情防控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這和借鑒中國經驗密不可分。
“愛心包”溫暖當地社會
“在封城一個多月后,巴拉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期間,市場關閉,一些人出現了缺糧的現象。”蔣菊英再次以企業名義發起援助,購買了12.6噸食物,有大米,面,油、鹽、糖、餅干、豆類等,這些“愛心包”每份20多公斤,共准備了630份。
4月17日,由企業總經理蔣龍親自攜公司義工派送到巴拉圭東方市聖羅莎Caacupemi唐博斯科公墓的周圍地區、東方市聖米格爾1號定居點、東方市聖米格爾和洛斯奧利沃斯等三個地區,幫助那裡的兒童和老人度過難關。
“一份'愛心包',一分情,這是僑領應該有的擔當”。在蔣菊英看來,回饋當地社會是僑界對當地抗擊疫情的真誠奉獻,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廣大海外僑胞要運用自身優勢和條件,積極為住在國同中國各領域交流合作牽線搭橋,更好地融入當地和回饋當地社會,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作出新貢獻”的科學實踐。
“我們之所以贊頌勇氣,是因為人類總是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面對疫情,世界各國既是命運共同體,也是抗擊疫情的責任共同體,疫情之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留守巴拉圭的蔣菊英,正在譜寫一曲海外僑胞回饋當地社會的大愛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