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海外閩籍青年發揮優勢,主動作為,在做好自身防疫的同時,為家鄉和住在國貢獻力所能及的力量。
“天涯海角隔不開海外僑胞的赤子之心,萬水千山斬不斷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希望家鄉人民和海外同胞們都平平安安。”世界福建青年聯合總會會長吳文侯發動分布在逾40個國家和地區的會員第一時間捐款捐物,克服物資短缺和運輸不暢等難題,用實際行動馳援國內疫情防控和海外鄉親防疫抗疫。他朴素的話語,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醫生的一句話,讓我激動又溫暖”
“我們的心在同一戰線。”當日中青年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福清籍青年翁瑜收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一名醫生發來的感謝微信時,眼眶濕潤了。
1月中旬,翁瑜從協會成員處獲悉,日本一家貿易企業在上海有一批庫存的N95口罩,他輾轉與該企業負責人取得聯系,在協會成員的共同組織下,把協會募捐的採購經費送交過去,這批物資通過多方努力,以最快速度送抵武漢。
對於1989年出生的翁瑜而言,這樣的經歷是頭一回。“我長期在日本生活,雖也有參與給國內貧困地區孩子送物資的公益活動,但這一次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候,在一線醫護人員面臨生死考驗的關頭,千方百計送上急需的物資,激發了我要盡己所能的決心。”翁瑜告訴記者。
此后,安排200件防護服到重慶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給重慶市內醫院,安排200件防護服到四川青年企業家協會捐贈給湖北省隨州市中心醫院,安排250件防護服和一批醫用手套、口罩到吉林省長春市紅十字會捐贈給市內醫院……在翁瑜的倡議下,日中青年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持續支援一線抗疫。
協會成立不到5年,57名成員大部分是中小企業的年輕創業者,來自中國各地以及在日出生的“僑二代”,其中福建籍成員約佔30%。
在支援祖(籍)國的同時,青年們也努力回報當地社會。這幾天,翁瑜和成員們忙著為友好協會青海青年企業家協會捐贈的10萬個口罩聯系接收單位。
“我們聯系了中國留日同學總會,通過他們聯系各個校友會,也在聯系日本民間友好協會,等口罩完成通關送抵后,再落實到接收單位手中。”經歷了這三個月的物資協調、運送和發放,翁瑜已對各個環節爛熟於心。“經歷此‘疫’,更深切感受到了跳動的中國心。”翁瑜深有感觸地說。
“我只是盡了綿薄之力”
“王大哥,你家有口罩嗎?”“王大哥,還有連花清瘟膠囊嗎?”菲律賓華僑華人口中的“王大哥”,是世界福建青年菲律賓聯會會長王榮忠。
4月14日17時,記者撥通王榮忠的電話時,他剛剛步行回家,為所在社區主任送去一批自費購買的口罩,請社區分發給有需要的民眾。“呂宋地區的‘社區隔離’延長至了4月30日,我也要憑出入証才能出門,把口罩委托給社區,更方便發放。”王榮忠說。
1月底,完成為家鄉泉州捐贈防疫物資后,王榮忠本打算今年清明節要回老家一趟。沒想到隨后疫情在菲律賓迅速蔓延。了解到不少鄉親有清明回國回鄉尋根祭祖的打算,王榮忠決定立刻行動起來。3月4日,在王榮忠的倡議下,世界福建青年菲律賓聯會發出了《致同仁們關於清明節暫緩回鄉祭祖倡議書》,倡議書中寫道:“念不在深淺,情不分遠近。在這個特殊時期,首要的是保護好自己,希望大家在疫情解除前暫緩遠行、暫緩回鄉祭祀……”
這份情真意切的倡議書在聯會600多名會員的轉發下,許多計劃回鄉的鄉親取消行程,通過我省“雲祭掃”平台等方式緬懷先輩。
世界福建青年菲律賓聯會是華社救災基金會11個成員單位之一。依托華社救災基金會這一平台,各僑團組織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和動員能力,在支援祖(籍)國抗疫之后,全力投入到菲本地抗疫工作中,先后募捐了1億比索(約合1400萬元人民幣)、5700萬比索(約合798萬元人民幣)等,用於採購醫療物資,幫助菲律賓抗擊疫情。
4月2日,中國駐菲大使館牽頭成立華社救災基金抗疫委員會﹔4月5日,中國政府赴菲律賓抗疫醫療專家組抵達馬尼拉,帶去一批由福建省捐贈當地急需的醫療救治物資……
“華社救災基金抗疫委員會成員們通力協作,醫療專家組帶來了寶貴經驗,還有很多不留姓名的華僑華人出錢、出力,我只是盡了綿薄之力。”王榮忠說,是祖國、家鄉的強大支持和菲華各界的共同努力,安撫了海外游子的心。
“相信通過全球合作,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
“要將物資下沉到街道、社區一線,送到基層工作者手中。”秉持這樣的理念,今年正月初,福州台江區僑聯發出《同舟共濟抗擊疫情倡議書》后,歐洲新僑協會理事長張曉東和合作伙伴中集友集團董事長李明鬆一起,籌集了一批物資,一一送到社區工作者手中。
作為青年僑領,張曉東認為,要發揮“民間外交家”的作用。早在2月下旬,得知歐洲多國出現新冠肺炎病例,張曉東又籌集了一批醫療物資,寄送到荷蘭中國文化中心。此外,他還聯系在法國的一個朋友,請她代為向在法留學生發放。
“盡管疫情一度讓不少在歐洲的中國留學生產生焦慮和恐慌,但在中國政府、中國駐當地大使館的關心下,很快就自發團結起來做好居家防疫。在各界幫助下,物資也有了保障,現在他們都很理解和支持國內的抗疫舉措。”張曉東告訴記者。
經歷了幾個月的戰“疫”洗禮,張曉東正在思考如何應對可能到來的變化。“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但也蘊藏著機會。”最近,法國的合作伙伴聯系張曉東,希望他幫助解決抗疫方案和相關物資,張曉東正忙於赴各地考察,制定供應鏈方案,籌備位於濱海新城的航空物流園項目。
“為了應對挑戰,中央和省裡出台了很多惠企政策,我們也做好了准備,相信通過全球合作,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張曉東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