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連續多年飽受著瘧疾、埃博拉疫情的困擾,如今蔓延的新冠疫情,為這塊大陸又增添了更多不安定的因素。中國“硬核醫生”張文宏曾坦言,如果非洲疫情大流行那將會是人類的災難?那麼到底“風暴前夜”的非洲情形如何呢?在這裡數以百萬計的華僑華人處境如何?
北京時間2020年4月18日下午4時,由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主辦的“海外華商談抗疫”在線觀察系列活動連線非洲。本場活動邀請中非民間交流與合作促進會會長南庚戌、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主任李新鑄、中埃友誼促進會會長黎馨馨、南非宋慶齡基金會會長陳清,分別就非洲的疫情發展,疫情下非洲各國的舉措、華僑華人面臨的考驗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張春旺所長為本次活動致辭,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龍登高教授總結發言,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曲娜主持本次會議。
張春旺所長在致辭中表示疫情的蔓延令人心焦,非洲的整體經濟和社會環境更令人擔憂。非洲僑胞即使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仍同世界各地的僑胞一樣支援國內、關心祖國,期間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這正是“血濃於水”的深情。張所長真切的希望了解非洲疫情的真實情形,包括非洲經濟、社會治安、僑胞抗擊疫情的情況,但是他更牽挂非洲僑胞的安危,他特別表達了請非洲華僑華人在積極抗擊疫情的同時務必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護工作。
南庚戌會長首先介紹了非洲疫情的總體情況。因為非洲大部分國家醫療資源短缺或檢測手段不足造成的大部分人不會被檢測,造成了數據的失真。所以疫情在非洲的發展看似緩慢,但可能戰線會很長。他列舉了非洲部分國家抗擊疫情的情況,各國對疫情高度重視,紛紛採取系列舉措。但是疫情的沖擊和影響,勢必會直接影響到中非在“一帶一路”方面的合作,不過他表示還是要樂觀面對。針對中非摩擦,他也指出由於各個國家對華的友好程度和國家的制度不同,所以不能直接上升為“排華”,需要用理性的態度去看待,做好釋疑解惑的工作。其次,南會長以自身環球廣域傳媒集團和非洲華文傳媒集團為例,講述華文媒體為當地的疫情防控做出的貢獻和努力。最后他總結說,“中國打前半場,世界打后半場,華人華僑打全場”,而“非洲打加時賽”,希望各國能夠攜手共同抗擊疫情。
李新鑄主任在介紹南非的疫情后,詳細講述了南非30萬華僑華人,“至今為止零感染”。在南華商們自覺佩戴口罩和手套,並給員工發放口罩和手套,進行不間斷的消毒。商家們無怨無悔,各大中國商城把“兩不一要”編成微信和公告,通知到每一個商戶。然后,李主任重點指出南非華僑華人除了做好各種自我防護,努力做到零感染以外,還積極參與抗擊疫情。從初期紛紛籌備防疫應急物資支援國內到為南非提供各種醫療物資的援助、全力宣講和引導南非人民做好防疫工作,南非華僑華人正全力支持抗擊疫情。最讓我們感動的是,李主任所在的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在“封城”期間,還調配了多名武裝保安,為當地遇到困難的僑胞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華僑華人、中資機構和留學生提供生活和安全的保障。
同在南非的陳清會長介紹了開普敦華僑華人抗擊疫情的情況。1月底,國內的疫情牽動海外華人的心,南非華僑華人積極響應,為祖國捐款捐物。南非宋慶齡基金會也積極捐助,並得到了開普敦總領事館的大力支持。3月祖國和涉僑部門為南非伸出援手,還為南非僑胞開通醫療咨詢平台。陳會長表示,祖國是海外華人最堅強的后盾,接收到的防疫物資也將轉給開普敦的貧困地區。目前,南非宋慶齡基金會已經對“國際兒童村”進行捐助,接下來將會有更多行動。
黎馨馨會長動情的講述了“中埃友誼患難見真情”的感人故事,她從中埃的歷史基礎、先鋒部隊、中國加油、埃及疫情、旅埃華人、埃及民情六個方面分享疫情下中埃抗擊疫情的合作。她講到中埃守望相助是有重要的歷史基礎和合作的前提。而駐埃及大使館作為先鋒部隊,在國內疫情初期就採取積極的行動應對疫情,通過大使館官方網站宣傳防疫常識,做了重要而基礎的工作。對中埃關系的高度重視,埃及政府也採取了積極行動支持中國。提到埃及的疫情,她說中國為埃及提供了醫療物資支持、防控救治經驗交流,同時派遣中國抗疫專家組來埃,兩國共享醫療研究成果、進行聯合科研攻關。埃及政府為民眾提供了專業的防疫措施,但對於具有1億人口的埃及任務仍然是艱巨的。不過,在經歷了海灣戰爭、地震、政壇革命后,她相信“不造謠、不信謠”,萬眾一心,埃及一定可以度過疫情。最后,黎會長認為疫情后,海外華人的角色應該進行反思,我們應該重建信任,加強民間外交、融入主流社會,不斷實踐社會責任。
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龍登高教授做總結發言。他提到非洲的疫情是一場高風險的持久戰,而且是一場加時賽。龍教授對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在非華僑華人表示欽佩,他們白手起家打開新的天地,將中國的商品遠銷非洲市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非的華僑、社團也採取積極有效的防疫措施,而且還針對非洲特殊情形創立新的社團,實屬積極抗擊疫情的有益舉措。在談到中非友誼和“一帶一路”建設時,龍教授指出在非的華僑華人在對中非的民間相通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不能因為民族主義的煽動和文化的優越感影響中非關系。對於多元化的文化沖突和心態,我們充滿信心。最后,龍教授祝願疫情早日得到控制,華僑華人平安度過疫情的沖擊。
世界華人研究學會主席李明歡教授、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張秀明副所長、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周建波教授,暨南大學陳奕平教授、中國非洲研究院姚桂梅主任、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副主任劉鷹教授、中南財經大學王年詠教授、歐洲華商聯合會戴小璋會長等在線參與討論,中國僑聯《海內與海外》雜志社副社長楊秀波也參與連線。李明歡教授特別提到應該多講講這類振奮人心的故事,得到了與會人員的共鳴。
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全球抗疫合作達成共識。海外華商談抗疫的系列觀察活動也得到了全球各界人士的支持,截止目前,“海外華商談抗疫“在線系列觀察已經舉辦六場。2020年4月24日我們將繼續連線東南亞著名僑領和僑界知名人士,分享疫情之下的感人故事與理性思考。此外,法國、俄羅斯等海外華人抗疫專場將陸續推出,敬希垂注。
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 曲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