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僑聯動態
人民日報海外版:聚僑力,深耕中國不停步
本報記者  嚴  瑜
2020年04月23日14: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期,僑企益海嘉裡(哈爾濱)糧油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面粉車間日夜趕工。
  益海嘉裡集團供圖

春滿神州,萬物繁茂。

看國內,無論是華僑華人資源根深葉茂的沿海省份,還是近年來用心筑巢引鳳的內陸地區,大大小小的僑企忙復工、抓生產、擴投資,有聲有色,不負春光。

看海外,在北美、南美、大洋洲等地區,許多國家的華商搭橋梁、做“紅娘”,力促中外經貿往來“不打烊”,另是一番動人景象。

當中國經濟奮力走出疫情陰影,國內僑企、海外華商也與中國發展脈搏同頻共振,積極貢獻力量。

鉚足干勁,僑企復工蹚新路

益海嘉裡(武漢)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大米生產車間最近晝夜通明。每天,經過除雜、去石、碾磨、色選、拋光、打包等一系列流程,500噸晶瑩透亮的大米從這裡發往湖北各地超市賣場。

“防疫期間,我們對大米生產線進行內部挖潛、技術改造與科學排產,降本增效,成品米日產量比疫情前提高了20%。”談及復工復產,公司貿易部高級經理陳明說,糧源充足,員工心齊,產能提升,“保質保價保供沒問題”。作為中國糧油生產領軍企業之一,僑企益海嘉裡集團分布在全國26個省份的100余家生產企業已全面復產,一句“我在,糧管夠”的承諾,為居民“米袋子”“油瓶子”助力。

各地僑企鉚足干勁,釋放著攢了數月的能量。

浙江寧波,僑(留)企業整體復工率超過95%﹔安徽合肥、湖南長沙等地僑夢苑,超九成僑企恢復正常運營﹔中國僑商聯合會發出“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推動恢復生產”倡議,得到正大、世茂、金光等眾多知名僑企踴躍響應。

疫情沖擊僑企,如何化危為機,踩實邁穩發展步子?

——靠未雨綢繆的“先手棋”。憑借多年國際化經營積累的豐富經驗與敏銳洞察,一些僑企在疫情初期便早做應對,多手准備,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復工復產兩個多月來,作為外貿出口佔90%以上的外向型僑企,浙江泰普森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把2.3億美元訂單守得穩穩的。

“打出提前量”這是董事長楊寶慶的訣竅。提前部署,趕在春節前夕將2500個集裝箱、價值5000萬美元的海外訂單全部發貨,減小后期庫存壓力﹔提前溝通,給各國客戶逐一錄視頻、做直播,告知貨物生產進度,做好線上銷售﹔提前訂艙位、溝通車隊,確保貨物出運通暢。在這場保訂單、抓生產戰役中,泰普森靈活應變,從容不迫,化被動為主動。

——靠求變求新的“巧心思”。疫情之下,新業態、新場景嶄露頭角。一些僑企思路活、點子多、人脈廣,順勢而為蹚新路。

銀川德勝工業園內,剛復工十幾天,寧夏榮光科技集團董事長梁少榮已忙得不可開交,全國各地的訂貨電話一個緊接一個,幾乎都是奔著公司新近研發的小型智能數字化投影儀而來。

疫情催熱“雲課堂”“雲會議”。梁少榮頭腦活絡,很快在“雲端”嗅到商機。他發揮自身僑商優勢,聯手多位國內外專家合力研發,推出一款可與手機智能聯網的護眼小型投影儀。

“新產品已交付的訂單超過5000萬元,剛又初步確定了8000多萬元訂單。”梁少榮向記者感嘆,創新力是硬功夫,打開“腦洞”,總能從陰霾中尋得陽光。

——靠細密周全的“保障網”。連日來,一系列優惠政策密集出台,給僑企解煩紓憂﹔各級涉僑機構頻繁走訪調研,對僑商問寒送暖。

浙江多地僑聯提供“保姆式”精准服務,發布優惠政策匯編材料,安排車輛接回外地員工,協助僑企化解“招工難”﹔江蘇省僑聯主動穿針引線,協調各方,讓僑企不再為物流運輸受阻、供應鏈不暢等犯愁﹔海南省委統戰部開通“雲端熱線”,建立多個微信群,收集僑企訴求,及時回應解決。

英國經濟學家阿富塔布·希迪齊認為,疫情過后,中國經濟動能將會快速反彈。而在中國經濟加速恢復的這波大潮中,僑企身影躍然其間,展現著別樣風採。

牽線搭橋,經貿往來漸升溫

3月下旬,巴西聖保羅,一場線上新聞發布會如期舉行,擁有590萬家中國供應商的“中國制造網”亮相巴西市場。

屏幕這端,巴中經貿交流中心總裁方激點開“中國制造網”葡文網站及手機客戶端界面,用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語,生動介紹頁面呈現的產品信息,尤其是巴西市場青睞的電子產品、裝修建材﹔那端,一批巴西企業及政府部門代表,紛紛被這個中國B2B跨境電商平台圈了粉。

“真誠邀請你們來巴西的科技中心再做推廣。”聖保羅州坎皮納斯市政府代表當場向方激拋出“橄欖枝”。會后,“中國制造網”南京總部的后台數據顯示,葡文網站來自巴西的訪問量增長45%。

“這是我們與巴中經貿交流中心首次合作。海外華商憑借對當地市場需求的精准把握和積累多年的深厚資源,可以為中國制造業、中國供應商深入海外市場提供很大幫助。”“中國制造網”買家運營總監李婉月告訴記者,這樣的“內外聯動”未來會更頻密。

面對挑戰,國內僑企積極謀變,勇於突圍﹔海外華商同樣各施其能,想方設法牽線搭橋,幫國內企業打通“出海”通道。

對內傳遞信息,讓中國企業把握國外市場變化,出口更合國際需求——

“3月,美國電商平台上,服飾品、餐廳與酒吧用品零售額大幅下跌,食品與飲料、個人護理用品零售額大增25.6%……”近來,美國華商蔣勇和同事定期將eBay、亞馬遜等美國各大電商平台發布的銷售數據,通過微信群分享給國內中小外貿企業。

2016年,蔣勇參與創辦了一家電子商務平台,為中國中小企業出口美國提供銷售、物流、客服等咨訊。疫情暴發后,美國市場需求疲軟一度讓這些企業非常焦慮。

因勢而謀!蔣勇利用身在美國的信息優勢,為國內合作伙伴送上“錦囊”。在受疫情影響嚴重的美國消費市場,哪些貨走俏,看看蔣勇分享的各大電商平台一手數據,中國商家心中就有了底,備貨自然有了方向。

對外傳遞信心,向國外企業宣介中國消費活力,激發更多合作火花——

前不久,一場萌芽於第二屆進博會的合作“結果”了。新西蘭億貝通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思維與新西蘭唯一國有食品公司蘭德農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向中國消費者輸送新西蘭優質有機奶源。

“疫情發生后,我們依托中國分公司,迅速進行摸底調查、梳理消費渠道,並將中國政府的防疫舉措和實際成果告知合作伙伴。”王思維說。及時准確的信息溝通增強了新西蘭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也推動合作順利落地。

這兩周,王思維還在忙著將另一款新西蘭果糕品牌引入中國市場。作為一名“80后”華商,他對近來國內大火的短視頻、電商直播、社區團購等線上銷售模式躍躍欲試。“防疫期間,中國的線上市場井噴式發展,我們也打算為這個果糕品牌做兩場線上社區團購。初步估計,兩個貨櫃的產品在1小時內就能賣空!”受疫情影響,品牌商無法來華實地考察,但王思維對中國市場新業態、新機遇的描述,讓他們心動不已。

“作為中國與世界各國發展經貿關系的一座橋梁,海外華商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發揮對中國與住在國都較熟悉的優勢以及自身在海外長期經營的經驗,在推動中外經濟互利互惠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說。

擴大投資,同心同行更堅定

最近,得知中國銀行汕頭分行發放的1500萬元貸款已全額到賬,僑企宏俐(汕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優勝立馬開始了一輪“大採購”。

宏俐生產的高精密多層線路板,廣泛應用於醫療器械領域。自復工復產以來,國內外訂單爆滿,這讓回鄉投資10多年的張優勝又喜又愁:訂單排到了5月下旬,生產已處於滿負荷狀態。可是,沒有充足的流動資金,哪來錢買更多原材料?

“現在,有了真金白銀,我的膽子就大啦!”張優勝打算把這筆貸款全部用於購買原材料,同時投入資金買設備,加快實施企業的智能智造改造升級項目。“不但要把一季度產能在二季度補回來,更要擴大投資,乘勢而上。”

近期,一系列項目“雲”上簽約,許多僑企加大在華投資,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有增無減。

為什麼?因為感情深、信得過!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廣大僑企投身中國經濟發展,是參與者、貢獻者,也是受益者。

“益海嘉裡在華投資超過30年,一直快速成長。母公司豐益國際集團能從早年的一家小型貿易公司,壯大到躋身世界500強行列,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在集團的全球布局中,中國板塊已成為一個標杆。”益海嘉裡集團總裁穆彥魁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前,集團就已制定在華擴大投資計劃,未來3到5年內的新增投資額將超過以往30年的投資總和。

“原先計劃不變,而且正在考慮擴大投資!”穆彥魁表示,經過這次疫情,企業再次感受到中國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及經濟調控能力。“大家都覺得,信心比以往更足。”

還因環境優、利好多!

回望僑企新加坡金鷹集團在華投資20余年歷程,金鷹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趙勇很感慨,他們能夠放開手腳發展,離不開中國各級政府一直給予的大力支持、創造的寬鬆環境。

“這次疫情發生后,相關部門出台措施減稅降費,地方政府也落實落細中央關於減輕企業負擔的各項政策。”趙勇表示,政府的暖心與給力,讓金鷹集團擴大在華投資的腳步更堅實。目前集團旗下多家子公司在江西、廣東等地投資的多個項目已有序“開張”。

商務部出台20條舉措,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地方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密集推進﹔各地“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入……利好消息接踵而至,僑企在華投資意願愈益強烈。

更因市場廣、空間大!

投入1.5億元人民幣,建設國際標准的口罩生產線﹔再投1.2億元人民幣,研發、制造高速全自動口罩機。僑企德邁國際信息產業集團董事長施乾平向記者透露,這些只是一個“鋪墊”。

“等疫情過去,我們打算分別在口罩及口罩機生產線的已有基礎上,再投近4億元,轉型生產醫療器械和工業機器人。”施乾平將今年定位為公司的加大投資年,瞄准大健康、智慧農業等領域,並已吸引多國的華商“合伙人”。大家的想法不謀而合,“困難是暫時的,中國市場與消費者購買力的潛能是無限的,中西部及農村市場的潛力尤其值得挖掘。”施乾平說。

“僑企已全面融入中國經濟肌體,留下深刻烙印。如今,疫情帶來挑戰,也蘊藏機遇,僑企持續擴大投資,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活力,也將從中獲得更好的成長。”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龍登高說。

同心同行,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每個重要階段,廣大僑企、華商從未缺席,表現始終搶眼。疫情終將結束,中國經濟有韌性,風雨無懼﹔僑企華商有信心,深耕不輟。

(責編:邱王紫藤、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