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愛心同盟,因新冠肺炎疫情誕生。如今,從“為武漢募集醫療物資”發展到在網絡上搭建中國醫生與全球醫生的交流平台,從支持中國抗疫到支持全球抗疫,武漢愛心同盟,這個海外華僑華人組織,在抗疫中為世界添加溫暖。
團結海外 支持中國
1月23日,武漢採取管控措施的消息傳來不久,武漢部分醫院開始陸續在網上求助,宣布醫療物資告急。這些消息牽動著北美加州武漢大學校友會和北美加州華中科技大學校友會會員們的心。
華中科技大學校友龔義濤彼時還在美國,手機上的新聞讓他越來越揪心。他聯合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兩大北加校友會,共同發起成立了“武漢愛心同盟”。
為了用最快速度籌集到醫療物資,龔義濤帶著他的團隊迅速制定方案。龔義濤說:“就在武漢採取管控措施的當天,我們就確定了和美國大型慈善機構、跨國公司合作,向中國捐贈醫療物資的方案。”
1月25日聯系到第一批物資之后,武漢愛心同盟的志願者們不舍晝夜地翻譯外文合同。他們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准確無誤地完成所有手續。1月31日,這批來自大洋彼岸、重達2.5噸的醫療物資送抵武漢協和醫院。
武漢愛心同盟還聯系組織了“百萬口罩大運送”行動,“武漢愛心同盟一共向中國的10多個城市的60個醫院、8個兒童福利院捐贈以及協助捐贈35噸醫療物資。”龔義濤說。
齊心協力 全球抗疫
疫情在全球蔓延,武漢愛心同盟成員一直關注著。
為了讓更多醫生了解更多一線防疫經驗,武漢愛心同盟搭建起一個網絡平台,組織武漢的醫生和全球醫生分享抗疫經驗。
4月5日,一場特殊的兒科醫生視頻連線會議開始了。由武漢愛心同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兒科共同舉辦的“新冠病毒流行期間兒科患者診治”的在線英語交流會,收到了來自45個國家超過3000名醫生的注冊報名。
在互動問答環節中,各國兒科醫生踴躍提問。當地時間凌晨3時,剛結束醫院值班的意大利醫生克勞迪亞·瓜爾迪參加了交流。原定2個小時的線上會議延長了50分鐘。
美國亞特蘭大的兒童急症科主任大衛·古說:“我們收治了第一批確診新冠肺炎的兒童病患,有些兒童已經接受了氣管插管。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得到來自武漢兒科醫生的一手信息。”
共克時艱 搭建橋梁
面對這場全世界共同的災難,武漢愛心同盟努力搭建起世界抗疫一線醫生之間的溝通之橋。
“武漢愛心同盟收到了很多來自抗疫一線醫生的支持,武漢協和醫院兒科的金潤銘主任、吳小艷教授、李蕾教授和感染科的趙雷教授,還有很多參加過國內抗疫的醫生都很樂意在我們的平台上分享經驗,希望能為世界上正在與新冠病毒戰斗的醫生提供一手信息。”龔義濤說。
武漢愛心同盟的志願者們最初是30幾位來自北美加州武大和華科的校友,為了支持中國國內抗疫而相聚在一起,團隊中很多人用自己的語言優勢對接國內國外,迅速准確地翻譯通關文書和相關合同協議。
現今,武漢愛心同盟的隊伍正在壯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包括華僑醫生。
“我們與武漢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和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學院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未來,武漢愛心同盟將繼續致力於搭建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公共衛生交流平台。”龔義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