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國薩爾學聯成員在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領取“健康包”。 |
![]() |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學聯成員正在統計申領“健康包”的學生名單。 |
![]() |
留學德國的郭杰洋興奮地展示自己領到的“健康包”。 |
“就像家人給自家孩子發糖,而別人家的孩子沒有一樣自豪。”英國愛丁堡龍比亞大學留學生笛簫驕傲地說。幾天前,當她在街頭收到向中國學子派發的“健康包”時,引來了不少英國本地民眾的好奇圍觀,她將這一幕記錄下來並在社交網站上分享,很快便成為了熱門話題。
連日來,越來越多的海外學子收到了來自祖國的“健康包”。防疫物資逐步到位不僅解了學子的燃眉之急,更給了學子在海外戰疫的底氣——無論走到哪裡,祖國永遠在你身邊。
祖國的牽挂跨越山海
德國當地時間4月2日,薩爾州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收到了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發放的300份“健康包”,這些物資帶著祖國的牽挂,在前一日剛剛運抵德國。
在統計完申領信息、給每一個包裹都貼上了“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的暖心紙條后,4月4日,“健康包”被分發給了薩爾州4所學校內的中國留學生,每份“健康包”包含兩個KN95口罩、20個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一本新冠肺炎防疫手冊和少量消毒濕巾。
“准備‘健康包’的過程中,花費了不少學生的心血。我們開車去法蘭克福領回物資,學聯成員再連夜統計領取信息,最短時間內完成物資配送發放。”薩爾學聯負責人劉楊對本報記者說。“疫情期間出門的確要冒一定風險,但大家仍舊非常樂意來幫忙,為的就是讓這份來自祖國的‘健康包’盡快送到每名中國學生手上。”
與此同時,在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哈勒市的不少中國學子驕傲地“晒”出了收到的“健康包”,隻見在每一份包裹封面上,都印著“祖國永遠在你身邊”的話語,這簡簡單單的8個字,溫暖了學子心窩。
“來領取‘健康包’的路上,我沒找到其它詞匯來形容自己的心情,唯有‘感謝’二字。我真的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正在德國哈勒留學的郭杰洋說。
在英國倫敦,發放給學子的“健康包”同樣在外包裝上寫著“祖國永遠在你身邊”的話語。就讀於帝國理工大學的任敏(化名)在從使領館工作人員手中接過“健康包”時,一個多月來惴惴不安的心像是一下子落了地。“突然覺得,慌什麼呢?你看,祖國就在背后。”任敏說。
更多“健康包”正在路上
在4月13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民用航空局運輸司二級巡視員靳軍號介紹,第一批500余噸、約50萬份“健康包”物資將於4月15日前全部運送至意大利、韓國、日本、法國、德國、美國、英國、俄羅斯等20個國家的59個我駐外使領館,之后再由使領館分發給當地留學生。目前,民航局與外交部密切配合,正在抓緊制定第二批“健康包”物資的運輸方案,擬於近期啟動。
發放“健康包”的過程,劉楊與學聯其他成員也花了不少心思。“德國目前不允許大眾聚集,我們在市內一共設置了10個領取點,安排10名志願者全部分散開,學生可以選擇自己臨近的地點領取。時間上是按照10分鐘內隻能有一名學生領取來安排,這樣可以避免人員聚集,學生能夠安全有序地領取到物資。”
在澳大利亞,墨大學聯正在協助中國駐墨爾本總領館統計申領“健康包”的學生。據墨大學聯負責人譚懿介紹,截至目前,初步統計的申領學生已有近5000人,與此同時,學聯成功地與墨爾本當地的一個志願團隊取得聯系,對方願意免費為中國留學生配送“健康包”。
“學聯成員非常團結。不少成員承擔了統計信息、聯系配送的工作,這一周基本是通宵達旦的狀態。大家有一個共同心願,就是想為戰疫出一份力。”譚懿對本報記者說。
學子間相助傳遞溫暖
物資發放過程中,學子有一個細節讓人感動不已。哈勒學聯負責人唐彬告訴記者,有的同學在登記領取物資之后,收到了家人從國內寄來的口罩,便主動表示要讓出“健康包”名額,留給更需要的同學。
“不少同學在第一批登記的時候選擇不登記,目的是希望讓沒有口罩的同學先領。但通過私聊我們了解到,其實這些同學自己的口罩也並沒有太多富裕,隻不過是勉強維持,但他們還是希望能先讓一個口罩都沒有的同學領到物資。”唐彬說。幾個口罩,成為了海外學子之間守望相助朴素卻深刻的生動詮釋。
有的學生防疫物資非常缺乏,但之前卻因故錯過了“健康包”的登記,哈勒學聯成員在得知情況后,立刻把自己的防疫物資勻了一份出去,而獲知消息的其他同學也踴躍相助。像這樣的例子,在海外“健康包”的發放過程中比比皆是。
“在他鄉的學子之間的感情就像親人一般,遇到困難彼此拉一把義不容辭。離家萬裡,同胞之間的這種互幫互助,也讓留學生涯增添了不少溫暖。”一名不願具名的在德學子對記者說,他正是唐彬所說沒有第一批登記領取“健康包”的學生之一。“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祖國這麼遠寄來的防疫物資很珍貴,口罩我還有幾個,就先讓更需要的同學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