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疫”中,廣大海外僑胞用拳拳赤子心構筑起了一道眾志成城的鋼鐵長城,共助祖國度過難關。當前,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擴散蔓延,國內高度關注著海外僑胞和留學生的安危。近日,東城僑聯、海澱僑聯紛紛面向海外僑胞、留學生及歸國海外僑胞、留學人員開展暖僑行動。
東城區僑聯
4月10日,向東城籍海外僑胞、留學生贈送“僑愛心健康包”活動儀式在東四郵局舉行。
在北京市僑聯的指導下,在北京市華僑事業基金會捐贈1300盒中藥、5萬副一次性手套,愛心企業北京文達天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捐贈5萬隻一次性口罩,愛心人士東城區政協委員北京電視台新聞節目中心主持人李楊薇捐贈3000隻一次性口罩的強力支持下,區僑聯與區委統戰部、致公黨東城區委,在東城區紅十字會的協助下,啟動此次愛心公益活動,制作500份“僑愛心健康包”。每份“僑愛心健康包”包含一次性口罩50隻、一次性手套100副,防疫中藥2盒金花清感顆粒或3盒連花清瘟膠囊和一封致海外留學生的慰問信。
東城籍直系親屬僑居海外或子女留學海外的,均可憑借有效証件向所在街道申領“僑愛心健康包”1份,申領成功后家屬可通過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北京市東城區分公司郵寄到海外僑胞和留學生手中。東城區紅十字會接收北京市華僑事業基金會、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的捐贈后按有關程序轉贈給本次活動,北京市僑聯黨組書記趙宏生和東城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長湯欽飛在活動儀式現場為申領成功的留學生家長發放了“僑愛心健康包”。東城區政協副主席李鐵生,中國郵政總公司北京東城分公司黨委書記、局長賈軍林參加活動的啟動儀式。
東城區僑聯提醒,申領者應提前與海外收件人聯系,了解當地防疫管控情況,以確保“僑愛心健康包”及時順利郵寄到海外僑胞和留學生手中。
留學生家長代表紛紛表示,在外的留學生得知東城區贈送“僑愛心健康包”這一舉措,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祖國始終在想著他們,感受到強大的祖國始終在他們身后,進一步提升他們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獲得感與幸福感。
海澱區僑聯
4月10日上午,在海澱創業園舉辦 “助僑暖心行動計劃”發布會。北京市僑聯副主席蘇泳、北京市委統戰部二級巡視員、辦公室主任耿朝東,海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周志軍、海澱區僑聯主席石岳出席活動。
在當天活動現場,海澱區委統戰部(僑辦)、區僑聯面向海外僑胞、留學生宣布發放2000份“海僑愛心包”。每份包裹內包含50隻一次性口罩、100隻手套、6盒蓮花清瘟膠囊、致海外華僑華人留學生的一封信(含防疫宣傳)。
海澱轄區居民可免費為海外親屬(留學生、僑胞)申領,通過中國郵政集團海澱分公司特別為僑胞和留學生家庭開辟的“EMS綠色通道”,將愛心包裹郵遞給遠在海外的親屬。發布會上,區僑聯與中國郵政集團海澱分公司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
“在我們僑胞、留學生們最有需要的時候,迎來了這一系列的援助計劃,真的非常及時、貼心!”軟通動力集團執行副總裁孟慧代表受捐海外僑胞、留學生親屬,表達了感謝。
除了送愛心包之外,當天活動的另一大亮點,不僅在於“暖僑心”,還在於“穩僑心”。
海外疫情的快速蔓延,導致許多歸國的海外僑胞和留學人員在學業、工作、生活上面臨極大不確定性,海澱區推出了一項創新舉措——“百企千崗創助行動”,與助推中關村科學城園區企業復工復產、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一方面,我們借助“共享員工”的理念,為在京的海外僑胞和留學人員推薦以實習或合作為主,包括臨時或者長期的工作崗位﹔另一方面通過‘共享’員工或崗位,加強企業的對外合作,推動中關村科學城的國際化建設。”中關村科學城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吳寶華介紹,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將會與區委統戰部(僑辦)、區僑聯、區人力社保局全力配合,做好在京的海外僑胞和留學人員與園區企業的對接工作。
海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周志軍表示,“海僑愛心包”將帶著海澱人民的牽挂和囑托傳遞到遠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手中。華人華僑和留學人員始終是中關村科技建設大軍中的中堅力量,也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寶貴人才資源。海澱將持續立足科創優勢,以“共享員工”的理念,對接需求、穩住僑心,激發海歸人才科技靈感,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做好海外人才儲備,實現多方共贏。
來源:北京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