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於8日解除離漢離鄂通道。在“暫停”76天后,這座城市逐漸恢復往昔的“煙火氣”,荊楚大地春意在望。
“解封”背后離不開所有人的付出。自疫情暴發以來,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沖向一線、志願者們熱血逆行、基層工作者堅守崗位……身居海外的華僑華人也以各種方式伸出援手,與江城休戚與共。
過去的兩個多月,海外僑胞的義舉歷歷在目。在武漢醫療物資緊缺之時,他們迅速行動,捐款捐物並千方百計把物資運到武漢。這其中,“人肉”接力運回口罩、包裝箱上留下的“中華兒女”簽名、98歲的美國老華僑為武漢捐款后第二天遺憾離世等新聞讓人聞之淚下。可以說,海外僑胞的關心和捐助伴隨著武漢從“至暗時刻”走出的每一步。
據湖北省政府僑務辦公室統計,截至3月26日,已有52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向湖北捐贈資金15276萬余元人民幣及大批口罩、護目鏡、酒精、防護服等物資。這為打贏湖北保衛戰發揮了積極作用。
武漢“解封”亦讓海外僑胞感到欣慰與鼓舞。德國法蘭克福僑胞王文曾在當地踴躍募捐,採買口罩等防護物資運回武漢。她說:“熟悉的武漢又回來了,人們又可以早起鍛煉、江邊漫步、吃一碗熱干面了。”她祝願武漢百折不撓、生生不息、活力無限。
“看到武漢‘重啟’,生活逐漸走向正軌,深感欣慰。”法國僑胞黃冠杰說,欣慰於自己為今日的“重啟”伸出過一隻手,捐贈的物資保護了一些生命。“我們希望在經歷了這樣一場前所未有的戰‘疫’后,大家都明白眾志成城的重要性。”
“封城”已成過去,武漢人的生活將逐漸歸於尋常。但隨著疫情在海外持續擴散,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影響全球200個國家和地區,許多海外僑胞聚居的國家成為了疫情重災區。網上有人稱,這場戰“疫”,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海外僑胞打全場。
此話雖是網上“段子”,卻也真實反映出一些海外僑胞當下的艱難處境。在中國疫情得到遏制之際,海外僑胞對祖(籍)國戰“疫”的貢獻不應忘記﹔在一些海外僑胞面臨防疫物資緊缺、生活遭遇困難等難題時,我們更要主動施以援手,同舟共濟渡過難關。
武漢已在行動。考慮到海外僑胞的問診需求,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自3月19日起在醫院官方APP和微信公眾號開通了海外專區——“海外發熱門診”。僑胞們可在此平台向該院抗“疫”一線的專家進行圖文咨詢。雷神山醫院在院專家3月28日與歐洲、亞洲29個國家近600名華僑華人遠程連線,分享防控新冠肺炎建議。
中共湖北省委統戰部(湖北省政府僑務辦公室)首批募集而來的112萬隻口罩、7萬副中藥制劑等愛心物資正陸續發出,將援助澳大利亞、法國、德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日本等國的僑胞。相信這將幫助海外同胞們緩解防護物資緊缺情況。
“‘解封’離不開海外同胞的一份幫助,作為武漢人我心懷感激。”家在武漢硚口區的向女士說,同胞之誼血濃於水,希望海外同胞能早日走出疫情陰霾,武漢人與大家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