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4月7日電 近日,日本《中文導報》發表社論,在疫情蔓延的嚴重時期,人不一定見面,心卻總是連在一起。每個人都不是孤島,而是社會網絡和社群共同體中的一員。
全文摘編如下: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從美日中來看,三國正在經歷各自防疫抗疫的不同階段。根據約翰•霍普金斯醫科大學的統計,美國的確診病例已超過31萬例,全國有9個州確診病例超過1萬。全美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確診感染超過10萬,紐約州長表示在7天內疫情可能會達到峰值。
日本正處於扛住風險與放縱疫情互相拉鋸的“忍者之戰”的關鍵時刻。4月5日,日本疫情最嚴重的東京都連續兩天確診感染人數超過百人,東京都的公共醫療體系面臨嚴峻挑戰。
中國在4月4日清明節舉行了全國公祭。各地下半旗志哀,民眾肅立默哀,共同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達深切哀悼。中國全境基本控制住了病毒蔓延,各地感染病例不斷減少,正在逐步清零。全國每天新增病例穩定在兩位數,大都是境外輸入型。曾經的疫情中心武漢預定在4月8日解封,標志著中國的抗疫之戰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全球疫情彌漫的4月,中國經歷大災大難之后走在復工復產復學的道路上。
目前,全球疫情蔓延,尤其是歐美疫情的暴發,使得海外華僑華人和留學生面臨嚴峻形勢。據統計,中國海外留學人員總人數有160萬人,目前尚在國外的大約有142萬人。所以,確保留學人員的健康和安全,成為重要任務。目前,海外華人多以穩在當地防疫、減少移動風險為主,但他們並不是信息絕緣體,更不是疫情狂瀾中的孤島。他們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當地得到了使領館的關愛,還有僑團僑社、企業協會等社群的幫扶。
據悉,中國外交部已向留學人員比較集中的國家調配50萬份“健康包”,包括1100多萬個口罩、50萬份消毒用品及防疫指南等物資。同時,還派出醫療專家組、工作組,為境外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人員提供科學專業的疫情防控指導。目前,已派往8個國家的10支醫療專家組,不僅積極協助當地抗擊疫情,還與留學人員、中資企業、中國公民開展當面或視頻交流,科普防疫知識。
日本的情況比較特別。3月末、4月初,正值畢業季、就職季、新年度開始等大變動時期,客觀上少不了應酬往來和人員流動。在日本約有11萬中國留學人員,部分應屆畢業生住房租期行將屆滿,又遇到了短期難以回國的問題。事實上,人員頻繁流動是造成交叉感染的一個重要原因,國內已發現多起回國途中受到交叉感染的確診病例。所以駐日大使館呼吁大家本著科學理性的態度,既要重視疫情形勢發展,做好自身防護,同時也要注意避免盲目出行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
針對更為廣大的在日華僑華人,在呼吁個人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和接觸以外,更建議發揮僑團社團的作用,廣泛聯絡同胞,了解情況,傾聽訴求,給予關心,建立聯系,同時進一步擴大僑團影響力、感召力,凝聚力,多措並舉,關愛幫扶,穩定人心,增強信心。
眼下,在日僑團響應使館號召,落實工作重點:
1、幫助僑胞從正規渠道獲取信息,引導大家客觀冷靜看待形勢,疏解恐慌情緒﹔2、按照省籍對口原則,積極聯系家鄉政府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在日同胞提供口罩等防護物資支持﹔3、積極推介使館公布的網上健康咨詢平台,廣泛動員僑界醫務工作者,特別是調動中醫資源為同胞提供健康咨詢和預防服務﹔4、不舉行大型活動,減少聚會聚餐、見面等活動,加強日常防護﹔5、使館將在廣大僑胞支持下,進一步做好領事保護與協助工作,幫助同胞解決困難,保障患病同胞得到及時有效救治,維護同胞合法權益。
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在央視連線節目中強調,無論形勢如何發展,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他本人以及各總領館,都會始終陪伴在大家身邊。
的確,在疫情蔓延的嚴重時期,人不一定見面,心卻總是連在一起。每個人都不是孤島,而是社會網絡和社群共同體中的一員。僑團建立防疫聯絡小組、校友會分發愛心口罩、網絡連線醫療咨詢、直播銷售報團取暖、媒體傳播准確信息,口述征文傳遞友愛、信心和正能量……這一切讓華僑華人身在海外而有所依持,更加堅強。越是非常時期,越顯示社會共同體的重要性,隻有攜手防疫彼此幫扶,才會共迎黑暗盡頭的曙光。(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