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泰國華文媒體發揮自身影響力和凝聚力,自覺擔當社會責任,在抗疫中發揮獨特作用。
泰國《星暹日報》社長郭穎橋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播發新聞是媒體的首要職責。疫情之初,《星暹日報》就專門辟出抗疫報道版面,隨著疫情全球蔓延,又開辟“國際疫情”專版。現在,抗疫相關新聞每天佔據了絕大部分版面。
她表示,加油、鼓勁是《星暹日報》抗疫報道的主基調,希望通過報道凝聚社會力量,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
在傳遞抗疫資訊的同時,《星暹日報》也展開愛心捐助行動。郭穎橋告訴記者,中國發生疫情后,報社通過有關渠道捐贈抗疫物資,並向讀者發起愛心捐助倡議,所得款項物資全部送往中國抗疫一線。“同樣,在泰國出現疫情后,我們也迅速組織物資捐贈給泰國有關方面,助力抗疫。”
她說,中國卓有成效地控制了疫情,這是全世界的福音。《星暹日報》不僅加強中國防控疫情經驗的報道,還把相關內容翻譯成泰文發給當地友媒、政府機構、醫院、企業等,以資各方借鑒。
“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需要全世界協力面對。”郭穎橋認為,中國積極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經驗,向包括泰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支持,體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近期,泰國疫情形勢日益嚴峻,全國已進入緊急狀態。郭穎橋說,《星暹日報》在報道方面注重安撫讀者的情緒,引導大家以積極心態面對疫情。另外,報社與有關機構合作,邀請專家舉辦線上講座,為疫情期間居家的華僑華人分析全球經濟特別是中泰經濟的走勢,答疑解惑,幫助他們“積蓄能量”。
在抗疫報道中,泰國華文媒體除了傳統紙媒全力以赴、發揮出色外,以反應快速見長的新媒體也大展身手,令人印象深刻。
泰國亞洲大眾集團董事長、泰國頭條新聞社社長郭蕊說,泰國頭條新聞發揮網絡媒體優勢,及時追蹤報道疫情消息、抗疫舉措等,尤其重視傳遞泰國各界對華友好聲音和善意,介紹中國抗疫經驗。
“辟謠是我們每天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她說,疫情期間,謠言是另一種“病毒”,對社會的危害不可小覷,而廓清真相是媒體的重要責任。
郭蕊表示,泰國頭條新聞也是一個求助平台。“疫情發生以來,許多中國游客和在泰華僑華人打電話來求助和咨詢,我們都盡可能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她介紹,早在今年1月底,泰國頭條新聞就聯絡中泰雙語人才成立每日疫情新聞翻譯志願小組,之后又建立多個微信志願者群,參與者包括在泰中國留學生以及中國高校泰語專業學生等,為讀者提供更多抗疫新聞和政策信息,並為一些住院游客和泰國機構提供口語翻譯服務。
郭蕊說,泰國頭條新聞社不僅在報道中突出各方奉獻愛心、助力抗疫的新聞,也積極籌措抗疫物資分別捐贈給中、泰有關方面。此外,還多次舉辦活動向當地民眾和華僑華人免費贈送數萬隻口罩。她本人也曾專門就泰國疫情發聲,通過視頻提醒大家增強安全意識,做好防護措施。
她告訴記者,作為泰國華文媒體,“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表達與泰國民眾、華僑華人同舟共濟、守望相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