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歧視的定義是什麼?種族歧視有哪些表現?如何報警和申訴……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條關於僑胞如何面對種族歧視的普法視頻在華僑華人圈廣為傳播。
視頻中,出鏡普法的是英中律師協會會長朱小久。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她呼吁廣大僑胞,遇到種族歧視問題一定要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中國國內疫情發生初期,朱小久在部分華文教育群裡,聽聞了一些華人孩子遭到歧視的情況。“作為律師,我覺得一定要做點事情。”
事實上,朱小久主要從業領域是民事法律,而種族歧視屬於刑法范疇,普法宣傳也不是她的專行。好在,朱小久多年來也積累了一些普法經驗。
過去幾年,中國駐英大使館每年都會在當地舉辦為僑服務講座,朱小久聯系使館和英中律師協會合作向僑胞普及法律問題。“僑胞在當地生活、工作,一定要了解法律法規。”
自2017年2月,她帶領英中律師協會和華人社區中心推出了免費法律咨詢,定時定點提供服務﹔去年還增設一個服務點,給華人資料咨詢中心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經過查閱相關法律條文,朱小久最初寫了一篇教導僑胞如何面對種族歧視的中文文章。后來有僑胞建議制作視頻,為此,朱小久和朋友利用周末完成了視頻拍攝。附帶自己所寫的中文文章,她發送給了當地幾家華文媒體,希望借助媒體的宣傳,讓更多的僑胞朋友受益。
“現在看來,傳播效果還不錯。”朱小久告訴記者,很多朋友都轉發到群聊,華文學校的校長也轉發到家長群裡,還有人打電話給她,咨詢具體案例。
朱小久介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少數僑胞遭到人身攻擊,也有人受到語言攻擊、被喊“中國病毒”,甚至在工作中遭排斥。
“隨著疫情在英國發展日趨嚴峻,當地人對僑胞的怨聲在有意或無意中出現。”她介紹,英中兩國存在民族文化差異。在中國,疫情嚴格防控舉措下,民眾普遍表示理解,認為政府是為了民眾好﹔但英國部分民眾對當地關閉劇場、酒吧、餐館等措施並不滿意,可能會遷怒於華僑華人、中國留學生。
“大多數僑胞面對歧視習慣性的隱忍沉默。”朱小久表示,這是華人應該維權的關鍵時候。如果不報警,警察局就不會記錄在案,僑胞受歧視的行為就不會引起當地政府重視﹔而且英國國會內沒有華人議員發聲,“這可能會損害大家的權益,也會影響到中國的形象。”
“權益受到損害就要維護。”朱小久呼吁廣大僑胞,面對種族歧視,不論大小,一定要杜絕沉默,拿起法律武器維權。
“其實新冠肺炎死亡率並不高。”朱小久表示,要正確對待,不能讓低概率事件影響到心情,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