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海外行動
湘籍華僑華人留守住在國:與祖國心手相連 同心抗“疫”
2020年03月23日17:11  

1月下旬,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當地的華僑華人主動籌集了一批醫療物資,運往國內醫院。

從3月中旬開始,阿德萊德超市裡,大米、面粉、白糖、意大利面等部分物資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回中國還是留當地?成為了近日擺在許多華僑華人面前的一道選擇題。

現居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湘籍華僑彭維(化名)是當地一家航空公司的職員,從疫情發生以來,他就一直高度關注中國疫情的發展,並積極參與、聯絡運送醫療物資,助力祖國的疫情防控。而如今隨著海外疫情發展態勢逐漸趨於嚴峻,經過反復權衡考慮,他和朋友們主動選擇了“按兵不動”,留守住在國,盡可能地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能遵守的約定

“中國嚴格的疫情防控舉措讓人很安心,但不想回去給祖國添麻煩。”今年是彭維來澳大利亞的第八年了,每年一次回家省親,成為了他和遠在湖南的家人心照不宣的約定。

如今,距離上一次和家人見面,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彭維本打算忙完工作,今年4月底休假回國省親。可面對國外日趨緊張的疫情局勢,他割舍下心中的思念,3月初時,在兩難的境遇下,做出了暫不回家的決定。

為了減少家人的不安與擔心,每天晚上,彭維都會准時打開微信,和家人進行視頻。“別擔心,我在這邊很好,看,今天我又自己下廚做了辣椒炒肉……等疫情過去了,我就會立即回來看你們。奶奶、爸媽,你們也要照顧好自己……”這些看似普通的話語,卻飽含著彭維對家人深深的思念。每天睡前,他都會拿著手機,來回翻看家人的照片,以此來緩解自己內心深處的鄉愁。

半球另一面的生活

工作之余,彭維還繼續“經營”著家中小院裡的菜地。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道,截至澳大利亞東部夏令時間3月21日下午2時30分,澳大利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一千例。彭維坦言,“看到確診病例持續增多,還是會有些擔憂。在澳大利亞,官方對勤洗手、打噴嚏進行遮掩、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等防護措施,進行了廣泛宣傳,但當地並不提倡全民佩戴口罩,特別強調了如果你沒有生病,不用佩戴口罩。隨著澳大利亞確診病例增多,自己還是做足了個人防護措施:每天盡量少去人員聚集的地方,如若有特殊情況,要去人流量大的地方,自己也會佩戴口罩,回家馬上消毒殺菌。”

“如今,這邊商場和餐館仍然是正常開放,大家還是可以自由去買東西、出去玩、吃飯,只是海關邊境關閉了。在超市裡,從3月中旬開始,大米、面粉、白糖、意大利面、廁紙、洗手液、消毒水等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肉也基本上被搶購一空,而像雞蛋、牛奶都進行了每人兩份的限購,但是尚未出現排長隊的場面。值得一提的是,超市為了照顧老年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每天早上會開放一小時的特殊時間供他們選購。”據彭維介紹,3月18日,最近一次去當地超市,人流並沒多大變化,秩序井然。

除了每周定期去超市採購軟骨、豬裡脊、蝦仁、牛舌、雞翅等食用物資外,工作之余,彭維還繼續“經營”著家中小院裡的菜地,辣椒、白菜、空心菜等最近有了一點“收獲”,這讓他覺得挺開心。

心手相連的情誼

談及現在自己在國外的心情,彭維說,還是比較坦然、平靜的。在澳大利亞,還有許多和他一樣選擇留守當地的華僑華人,無論身處何處,大家始終都未曾忘記自己的祖(籍)國,把這份心手相連的情誼深埋心中,並默默付諸於行動。

時間的指針撥回至2個月前,1月下旬,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一時間成為了國內的緊俏品,了解到這樣的情況后,阿德萊德當地的一些華僑華人,主動籌集了一批醫療物資,積極對接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的醫院。“我們航空公司了解到情況后,便積極協調、承擔起了這些物資的運送工作,有定點接收醫院的,我們完全免費幫忙運往國內。沒有定點接收單位的,我們適情況減免運費。雖然跨越了7000多公裡的距離,但我們和祖國同胞的心始終連在一起,祖(籍)國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深的依戀。”

“如今,隨著澳大利亞疫情的蔓延,我和身邊的朋友、同事們,收到了許多來自國內自發寄來的口罩,每天也會有許多親朋好友發來關心問候的信息,這真的讓我們覺得十分感動。雖然身處異鄉,但我們知道:自己並不是孤軍奮戰,我們身后,還有許多牽挂祖國的同胞。”

談及疫情結束后的願望,彭維發來了一個燦爛的笑臉,他說,“打算早點回來見見家人和朋友,去吃碗熱氣騰騰的米粉,陪家人去爬爬山。”

來源:紅網時刻客戶端

(責編:閆楓、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