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海外行動
香港“41位印尼華僑小英雄”為三明獻愛心
2020年03月19日15:53  

3月17日,三明市紅十字會賬戶收到一筆2.0843萬元沒有署名和說明的捐款,經過工作人員的認真核對,最后確認是旅居香港的“41位印尼華僑小英雄”所捐。據了解,這筆善款歷盡十多天才從香港銀行匯到了三明,是一份遲來的愛,為三明人民抵御疫情增添了一份力量。

“41位印尼華僑小英雄”是一個集體名字,是三明僑界的一張亮麗的名片。1960年開始,印尼境內接連發生了一系列反華排華暴行,大批華僑流離失所。1966年10月10日,居住在印尼棉蘭華僑中學“收容所”的難僑和華僑青少年,為了維護祖國榮譽和民族氣節,與前來挑舋的印尼軍官特務進行了面對面的斗爭。11月18日,經過中國政府反復交涉,印尼當局被迫釋放了41名華僑青少年。第三天他們便和第二批難僑共1076人登上中國派去的“光華”輪啟程回中國。1966年12月27日,41名華僑青少年乘火車到達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被稱之為“41位印尼華僑小英雄”。1967年4月3日,41名華僑青少年被安置到寧化泉上華僑農場安家落戶,從事生產勞動。從80年代初到1992年,他們先后到香港定居,繼續為祖國改革開放做貢獻。

如今這些年逾古稀的昔日印尼華僑小英雄們,時刻關注著第二故鄉三明的發展變遷,得知三明人民全力以赴投入抗擊疫情缺乏醫療用品時,他們十分著急,就匯聚在一起,商討如何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三明做點貢獻。何德榮、鄭仙彩、廖彩玲、譚微笑、吳招安、王金銘等帶頭你五百我五百,大家紛紛獻出愛心,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已故的“小英雄”余亞州太太、香港著名社團領袖陳聰聰女士攜其兒子余剛也加入了獻愛心行列﹔已故的當年回國時年齡最大“小英雄”黃順才的遺孀,今年90歲高齡的趙月蟬也委托女兒黃女嬈捐了五百元,其女兒在微信中留言:“我和媽媽可以列入41名團隊捐款嗎?沒有別的意思,盡心而已。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繼承我爸對祖國的熱愛!感謝給我們機會”﹔“小英雄”黃富良也在微信中表示﹔“過去,我們以美麗的青春,用自己的鮮血,保衛祖國的尊嚴﹔如今,我們將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不給祖國添亂,讓祖國母親早日康復”。“小英雄”蔡強霖在微信中說:“捐款我們是微薄的,但愛心是真誠的,願三明人民平安幸福”;“小英雄”何德榮來電表示:“看到了三明傳來的市紅十字會捐贈証書,我們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溫馨和親切。這是我們一份小小的心意,這是我們一份小小的情義。是這份心這份情,把我們與三明緊緊的連結在一起!

短短幾天,就收到34位成員捐款2.3萬元港幣,雖然數額不大,但情誼是沉甸甸的,對這些在香港靠退休金生活的“小英雄”們,此舉更是表達了“小英雄”們心系祖國,心系三明的殷殷之情。大家把善款匯集起來到銀行兌換成人民幣,經過五進香港銀行,才把這筆善款匯到了三明市紅十字會。

來源:福僑世界總網

(責編:閆楓、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