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了九州大地,來勢洶洶的病毒讓大家猝不及防。延長的春節假期考驗著國民經濟的承載力。面對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雙重需求,江蘇省僑聯迅速響應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組織發動各級僑聯力量,多措並舉,聯合聯動,積極推動僑企分批復工。
深入發動 一線調研吹響僑企復工“沖鋒號”
作為僑胞僑眷的知心人、貼心人,僑企的復工需求僑聯人感同身受。2月8日以來,省僑聯多次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僑企復工工作,先后下發通知要求各設區市僑聯做好復工服務工作;向省僑商總會、省僑聯新僑創新創業聯盟、省僑聯僑界專家聯合會的會員企業發放網上調查問卷3512份,梳理匯總全省復工僑企名錄; 依托省僑聯、省僑商總會微信公眾號持續推送復工熱點法律問題咨詢、“抗疫”財稅線上專題講座,及時宣介相關支持政策措施。為摸清底數、號准脈搏,省僑聯領導分批次走訪調研天奧、泉峰集團、天加、誠邁科技(南京)等6家一線僑企,全省各級僑聯干部走訪對接僑企213家,傾聽企業呼聲,了解復工需求,摸清困難問題,掌握僑企防控和復工復產第一手情況,並形成《僑情專報》上報中國僑聯和省委省政府。2月14日,省僑聯指導所屬有關平台聯合發出《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有序推動恢復生產的倡議書》,號召全省僑企在加強疫情科學防控的同時,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有序推動恢復生產,為打贏防疫阻擊戰、順利復工復產統一號令、凝聚力量。
多措並舉 牽線搭橋彈好解難紓困“協奏曲”
面對企業具體的復工復產需求與遇到的實際困難,省僑聯結合前期調研情況,督促各級僑聯發揮自身優勢,靠前服務保障,甘作僑企與政策制定者的牽線人,演繹多重角色,全力當好輿論導向宣傳員、惠企政策分析員、復工復產服務員、社情民意採集員“四員”,助推僑企快速復工。針對僑資企業申報的增列“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復工融資以及擴大產能等多方面需求,與省工信廳等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深入交流對接,積極做好協調工作。2月13日,省僑聯接到僑企南京天奧醫療儀器制造有限公司協調解決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復工困難的請求后,迅速聯合南京、揚州、常州、泰州等市僑聯共同發力,在當地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短短3天內推動上游11家配套企業復工。當得知僑企金光集團物流運輸受阻的消息后,省僑聯第一時間聯合鎮江、蘇州市僑聯,主動向當地政府、園區有關部門反映協調,推動問題解決。而在基層一線,無錫市錫山區僑聯建立微信群解答問題、“點對點”聯系服務、民意採集報送等機制,睢寧縣僑聯通過“線上+實地”方式提供員工招聘、技術指導等服務,海門、東台、高郵等市縣僑聯跟進做好緊缺防疫物資定向採購捐贈……在這場雙向戰役中,各級僑聯堅持防控防疫與經濟發展全省一盤棋,協同發力,統籌推進僑企復工復產,真正做到“兩手抓、兩不誤”。
科學規范 落實落細擰緊疫情防控“安全閥”
目前雖然江蘇的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復工復產所帶來的人員聚集以及與之而來的防控風險加劇依然不容忽視。面對風險壓力,省市僑聯持續敦促各僑企主動作為,因地施策,依法規范,積極組織人員編寫復工防疫工作方案,准備防疫物資,排查員工情況,落實防控責任,為企業復工復產筑起防護牆。南京海昌中醫藥集團、中德美聯公司等企業以及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生產企業,疫情發生后,迅速成立防疫小組,做好全方位消毒防控,聯系上下游企業,同時向主管部門提出復工申請,組織現場驗收,第一時間恢復生產,保障一線物資需求。賽特斯、無錫微研、國合環境高端裝備制造基地等僑企釘釘每日健康打卡及企業消殺,微信平台防疫提醒、口罩發放、人員登記、錯峰就餐……一系列舉措做在前、落在實,杜絕內部隱患。而更多企業雖然有復工需求,面對仍然不容鬆懈的防控形勢,積極開展遠程聯系、線上簽約等多種安全辦公方式,提高企業運營與社會經濟發展活力。
截至目前,江蘇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總數4.45萬家,復工面99%。這一成果取得絕非易事,其中也有僑企的一份擔當和貢獻。但復工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全省各級僑聯將始終與僑企站在一起,攜手同心,共克時艱,當好保駕護航的“店小二”。我們堅信,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困難終會過去,勝利即將來臨。飛雪迎春,水邊的迎春花依然笑容綻放。
來源:江蘇省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