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擴散,目前除南極洲外六大洲均有確診病例。據世衛組織發布的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5日23時(北京時間3月6日上午6時),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98067例,死亡3281例。中國境外共78個國家累計確診17637例。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採訪了意大利、韓國、日本、美國和法國的華人華僑,通過他們的視角了解各國情況。
意大利米蘭:超市主動關門,以安全為重
朱金亮在意大利米蘭“淘金”20多年了,目前經營著餐飲和食品超市,還有另一個身份——米蘭工商會秘書長。
他告訴記者,“現在米蘭華人企業基本都停業了,大家都在家自我隔離。情況一天比一天糟糕,3月2日又出現幾位華僑華人感染病例,醫院床位不足,很多輕症感染都是居家治療。”
“疫情擴散前期,我們企業都是自己主動關門的,損失肯定有,但現在要以安全為重。”朱金亮說。
意大利華人企業發出的告示
意大利華人企業發出的告示
雖然疫情洶涌,但米蘭民眾的生活並沒有完全被打亂,部分當地人經營的商店被要求控制客人流量,超市大多數正常營業。“大家剛開始有些恐慌,出現囤貨採購的現象,現在平靜些了。針對現狀,意大利官方頒布了最新的防疫措施,博物館和電影院也已經陸續關門。但是肯定做不到像國內一樣傾全國之力。”朱金亮說。
他直言,在意大利人的文化觀念裡,生病的人才戴口罩,他們認為對付病毒還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為主。所以在街上戴口罩的還是少數人,而且當地口罩等生產物資和原材料還處於緊缺狀態。
韓國釜山:不少企業實行居家辦公
截至當地時間3月5日0時,韓國較4日0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38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達5766例。目前,韓國國內累計死亡病例達40例。
張莉莉是韓國釜山國立釜慶大學的一名老師。“我生活的釜山地區確診者持續增加,已經超過了80人。現在韓國在抗擊疫情上遇到的問題和國內初期遇到的問題相似,醫療物資設備短缺, 特別是對重症患者的床位等不足,其次是口罩供應不上, 民眾在指定場所買口罩也要排幾個小時的隊, 還不一定買到。”她說。
她介紹,當地政府對疫情十分重視,通過各種方式不斷提醒國民正確防御應對病毒,並提出”사회적인거리두기(保持社會距離)”活動,韓國部分企業也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不少企業實行一段時間居家辦公來支持政府的倡議。市民們自覺配合倡議,減少外出,生活必需品大部分轉為網購。
“國內對此次疫情的防御工作做得還是很有力度的,很多方面值得韓國政府學習。比如嚴格做好人員檢測並採取隔離手段,有效控制城市間和鄉村間的人員流動等方面。” 張莉莉說。
日本大阪:有些人不把疫情當回事
“受這次疫情影響,我公司的進口業務受到很大的沖擊,從中國上海、韓國等地過來的貨都不能如期抵達,員工復崗這塊也受到一定阻礙。”在日本大阪發展的廣東籍僑商何玲青有些無奈。
他以留學生的身份來到了日本,2001年成立了一家國際物流貿易公司,目前同時擔任日本關西中華總商會會長。
疫情發生后,何玲青所在的商會舉行了兩次大型義捐,已經分二批將物資捐贈給武漢的醫院。他說,“要是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未得到有效控制,日本現在醫院的數量根本無法滿足救治的需求,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前段時間,許多口罩捐到中國去了,現在日本也很難買到口罩。日本人不是特別重視新冠肺炎疫情,有些人沒當回事。目前日本的疫情形勢比較嚴峻。日本沒有辦法做到像中國那樣及時進行區域管制、阻止病毒傳播,如果大家依然像往常那樣出門,又沒有任何防護,是很危險的。” 何玲青的語氣中透著擔憂。
同時,他對中國政府採取的相關措施表示肯定和贊許:“相信經此一役,西方國家也會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在抗疫上交出的答卷會進一步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舊金山華人反歧視活動
美國舊金山:拒絕歧視,理性抗疫
當地時間2月29日下午,多家華人團體在舊金山聯合舉辦反歧視游行。作為舊金山灣區中國統一促進會副會長,陳兆進也參與了此次游行。他出生於廣東廣州,2005年隨母親前往美國定居生活。
據陳兆進介紹,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出現以來,當地華人華僑的經濟生活和社區治安環境都受到了很大影響,尤其以餐飲業和旅游業為主。在西方一些不良媒體的夸張報道下,出現美國人避開華人生活圈,拒絕進入華人經營的餐館,甚至發生暴力舉動等情況。
他坦言:“現在街上戴口罩的人不到1%,有的華人也不敢戴口罩,怕戴了以后受到不合理的歧視。因為在部分老外眼裡,他們認為病毒來源於中國。這也是我們游行反歧視的原因。”
舊金山唐人街餐廳
陳兆進說,最近一周,在美國的一些大城市,比如西部的舊金山、洛杉磯、拉斯維加斯,東岸的紐約和華盛頓,一些美國民眾開始搶購物資,囤積糧油米面。“搶購物資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我和身邊的朋友是做食品和日常用品批發的。我們在多個渠道了解過,目前市場上各類物資是充足的。我們去到華人社區,呼吁大家不必去搶購囤積大量物資,提醒他們應該關注官方公布出來的數據。”
美國舊金山。
法國巴黎:面頰禮改為招手禮
方顯秋,是一位居住在法國巴黎的老華僑,也是法國番禺富善社創社人之一,現任第十二屆社長。他說,收到大使館的通告后,我們僑社立馬取消了2月16日慶祝庚子年春節聯歡、24周年社慶暨第十二屆就職典禮的300多人宴會活動,以及巴黎13區春節嘉年華大游行。其余很多社團也都取消慶祝春節活動。
法國街角
繼意大利、德國之后,法國成為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歐洲國家之一。在方顯秋看來,法國防范疫情的力度略顯不足,目前還有人在舉辦個別團體聚會和小型活動,街上戴口罩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法國人一般認為生病或有呼吸傳染病患者才戴口罩,在超市、商場或者電影院等人數眾多的公共場所,都沒有人戴口罩。如果自己戴了出門,好像有些另類,當地人對戴口罩的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他略顯無奈地說。
病毒無情,隨著確診病例的增多,方顯秋觀察到法國人見面時打招呼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以前朋友間慣用的面頰禮 、擁抱、握手現在都全部簡化為招手禮。
方顯秋告訴記者 ,隨著疫情的發展,許多活動紛紛改變原有計劃:一年一度的農業博覽會提前一天結束、原本應在嘎納舉行的房地產博覽會則推遲舉行。近日,盧浮宮也臨時閉館。
“看到中國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疫情,我對祖(籍)國打勝這場疫情阻擊戰是充滿信心的。尤其是短時間內建造醫院和籌備醫護設備等,在法國與人談及這情況時,外國友人都贊不絕口。”方顯秋表示。
來源:粵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