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賽得利員工在為產品做物檢。 |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發展”。疫情發生以來,為抗疫情、保生產、穩物價,廣大僑商會員企業紛紛響應中國僑商聯合會關於“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推動恢復生產”的倡議,在做好防控的基礎上復工復產。
復工保供 為民生保駕護航
發動專業採購團隊,去各大市場採買生鮮蔬菜﹔派車直抵廠家倉庫,提貨完畢后第一時間分發到各門店﹔貨品打包,無接觸配送至小區門口……疫情發生以來,正大集團旗下北京卜蜂蓮花超市從未中斷營業。
“‘保質量、保物價、保供應’是北京卜蜂蓮花超市對消費者的承諾,而‘保供應’的關鍵在於備貨和配送。”新業態發展部負責人孟慶鬆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
同樣為消費者持續供應民生商品的還有正大優鮮。“疫情期間,蔬果銷售量漲至平時的4-5倍。”正大集團正大優鮮負責人劉騮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單個門店每天可能都要銷售出上噸的蔬果。”
如此龐大的銷售量意味著不可小視的風險。進店前測量體溫、控制店內顧客人數不超過10人、收銀處專人引導顧客排隊間隔1米以上......嚴格的消毒防疫措施是門店正常運營的必要條件。
與此同時,大批工人也走進工廠,在生產線前為民生商品保供奮戰。據悉,除湖北之外,正大集團的種植、養殖、飼料、屠宰、食品加工等企業都已復工,生產能力已基本恢復。
除了肉菜蛋奶,米面糧油也不可或缺。2月4日,位於武漢的益海嘉裡(武漢)糧油大米加工廠正式開機。作為糧油生產企業,益海嘉裡在特殊時期發出了“糧管夠”的積極信號。
“糧油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該集團公共事務部負責人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疫情期間,民眾曾大量囤積糧油,益海嘉裡意識到復工生產刻不容緩。
該負責人提到,由於各地採取了隔離措施,一些員工無法及時返崗。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當地員工親屬及經商銷伙伴積極申請支援一線,幫忙打包裝箱。截至目前,益海嘉裡集團分布在全國23個省市的50余家糧油生產企業已全面復工。
科學調度 醫療衛材穩定生產
正月初一,中翰盛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接到浙江省衢州市人民醫院的電話,對方在電話裡提出需要Jet-iStar3000免疫分析儀及相關試劑。該公司董事長周旭一意識到,昨晚才停產的工廠恐怕又要忙碌起來了。
2月6日,公司正式復產,數百名一線生產工人、設備工程師、技術研發人員紛紛到崗。“為了保証設備正常裝機使用,我們有70多名客服工程師分布在全國各處,隨時待命。”周旭一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該分析儀已在全國350多家疫情定點醫院中用於新冠肺炎患者和發熱病人的快速篩查與診斷,檢驗全程不開蓋,保護檢驗人員免受生物安全風險,”
醫療防護衛材生產供應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國內無紡市場三大供應商之一,賽得利致力於為包括醫療衛材在內的無紡布生產提供原材料。然而,由於上游開工不足,硫酸鋅等原輔料短缺,給工廠復工帶來困難。
“供應鏈部門想方設法開辟新的供貨渠道,政府也幫助協調採購了其他企業的閑置原輔料。大家都各司其職,為盡早恢復滿負荷運營出力。”該集團九江地區企業資訊經理甘怒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在各部門的努力下,賽得利集團5家工廠於2月10日全面復工,不間斷地生產和供應無紡纖維。
送人溫暖 全力做好生活保障
在武漢世茂錦繡長江社區裡,有一群人抱著蔬菜冒雨奔波於各樓宇之間。“70棟的業主請注意,我們已經將蔬菜運到70棟樓下了,馬上就挨家挨戶給你們送上去。”武漢城市公司客服主管肖英在業主群裡發出這條消息。這是一次免費派發蔬菜的活動,活動覆蓋了武漢世茂旗下的四個社區。76噸蔬菜,兩天內被派發給了8732戶家庭。
“我們擔心業主蔬菜儲備不足,影響正常生活,所以想盡快將這些菜送到他們手上。”負責本次活動的武漢城市公司物業總經理周曦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希望能緩解業主的壓抑情緒,給他們關心和信心。”
在艱難時刻,給予他人溫暖彰顯了世茂人的赤誠之心。與這類似的還有武漢世茂希爾頓酒店的工作者。
凌晨4點,徐亮就起床了。他是武漢世茂希爾頓酒店的副廚師長,酒店在疫情期間接待了馳援武漢的解放軍醫療隊。“醫護人員們清晨5點半就要趕往醫院,所以我們必須在5點前把早餐准備好。”徐亮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提到,廚房每天要准備600多份盒飯。徐亮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忙碌,從大年三十到現在,他已經在崗位上工作了一個多月。“我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別人過來幫助我們,我們自然要把人家招待好。”徐亮說。
像徐亮這樣的廚師,該酒店目前有十幾位。加上前台、客房等人員,共有40多位員工正在崗位上,為入住酒店的援鄂醫療隊提供安心的后勤保障。
春意漸濃,各僑企以最好的狀態投入生產。從民生商品、醫療衛材到后勤服務,無論是負責決策調度的僑企負責人,還是一線的員工,都在為抗疫復工做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