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新聞特寫 | 發光發熱的“洋面孔”!
2020年03月03日17:30  

疫情當前,不分國籍。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在滬的外國朋友沒有選擇返回自己的國家,而是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們與社區志願者們一起,共同守護小區居民健康安全,成為特殊時期裡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閔行:捐贈500隻口罩的“巴鐵”

說到阿米爾·汗的祖國,大家更喜歡用一個親切的稱呼——“巴鐵”,足見中巴友誼之深厚。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后,家住閔行華漕的巴基斯坦人阿米爾·汗覺得自己同樣“疫”不容辭——他立刻向自己的海外朋友尋求幫助,希望他們能幫忙“代購”口罩。

當這500隻口罩飄揚過海送到阿米爾·汗手上,他在第一時間就給自己所在的美鄰苑居民區送了過去,並告訴居委干部:“這只是第一批口罩,今后我還會想辦法買更多的口罩,希望能幫助到華漕的朋友!”

在送上口罩的同時,阿米爾·汗還穿上了“綠馬甲”,當起了社區防控志願者。

在華漕社區的防控一線,還有不少外籍志願者,他們和阿米爾·汗一樣穿上“綠馬甲”。

“華漕所有小區都在門崗設置了檢查點,志願者逐一檢查每位居民的體溫。”來自巴西的Christina說,在看到華漕的努力后,她就覺得自己應該站出來,成為一名普通志願者,在守好“小家”的同時,也守護好社區這個“大家”。

Christina會一些簡單的中文,這讓她在門崗志願工作中游刃有余。而來自新西蘭的Ianessa基本不會說中文,但這並沒有妨礙她開展服務——直接用體溫計上的數字來說話,同樣具有說服力。

據了解,這群外籍志願者由華漕金豐國際社區發展促進會和鎮文明辦共同招募。到目前為止,共有十幾位外籍朋友願意或已經成為志願者,共同為華漕抗“疫”加油鼓勁。作為國際友人與當地政府的溝通橋梁,華漕金豐國際社區發展促進會還積極配合居委,引導外籍友人配合社區防疫工作,並發布了華漕外籍人士對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措施的社區調查報告,希望借助國際智慧為社區抗疫出謀劃策。

崇明:共同抗“疫”無國界

疫情發生后,居住在崇明區城橋鎮明珠社區的外籍教師卡莫格洛,立即找到居委會。她表示,自己從南非來到崇明工作已經有6個月了,這段時間她交到了許多朋友,也得到了許多幫助。尤其是這段時間,她看到社區裡有許多穿著綠馬甲帶著紅袖章的鄰居不怕疫情危險一直在幫助他人,她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一起支持明珠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盡管語言有所不通,但“90后”的卡莫格洛在其他志願者的配合下,用標准的動作、規范的標准、熱情的笑容,出色完成了首次小區門口的管控服務。在結束志願服務時,她說:“能幫大家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我非常高興。如果可以,我願意繼續參加志願者活動!”

連日來,在東江社區的入口處,出現了幾個“特別”的身影——來自克羅地亞的TONI、法國的GILDO,以及來自韓國的金曉伸和李暻重在東江社區的號召下,穿起“黃馬甲”做起了志願者,為小區疫情防控助力加油。

晚上6點,這4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友人准時站在社區的入口處,開始了他們的志願服務——監測體溫、查驗証件、核實信息……他們個個一絲不苟、認真嚴格。會講中文的兩位韓國朋友還和居民們友好地招呼著,克羅地亞和法國的朋友也用笑容把自己融入了這片家園。

同樣是來自南非的查爾斯,目前在愛貝國際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任教。近日,他在海島居委會的招募下申請加入志願者隊伍,並將在明月苑門崗開展志願服務。他表示,3月6日自己會來社區錄制視頻,向城橋各村居的外國人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臨時因事而無法參加志願服務的德國工程師Timo Ernst,也通過視頻的方式,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他說,“我們是一家人!”

來源:上海僑聯

(責編:蔣琪、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