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江門僑資企業復工進行時:加大補貨供貨 轉危為機開拓市場
2020年03月03日14:54  

近日,除湖北外,中國其他省市的企業已陸續復工,其中也包括我市的各大重點僑資企業。自2月10日以來,位於我市的廣東盈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等僑資企業已逐步復工復產。

復工后,僑資企業如何確保員工安全?產能是否因疫情受到影響?近日,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我市部分僑資企業負責人,試圖了解我市僑資企業當前的復工情況。

△廣東盈驊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抓緊復工復產。

困難,沒有想象中大

廣東盈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廣東盈驊”)是一家生產集覆銅板、IC載板用(類)載板板材等電路板材料的中外合資企業,也是我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首批復工復產的江門企業。

在疫情發生初期,廣東盈驊的董事長施堅寧便成功借鑒了自己留學日本時學習到的災害防控經驗,通過安排企業提前採購口罩、消毒液、酒精等物資,組織企業員工按編碼隔行入座就餐,嚴格實行生產園區封閉管理,制定企業疫情防控手冊等方式,確保了企業復工復產的順利進行。

“過年期間我們通過微信召開了多次高層會議,並在年初二就備齊了充裕的防疫物資。所以在收到復工復產的通知后,我們企業就立即提出了申請,成為了江門首批申請復工復產的企業。”據施堅寧介紹,廣東盈驊已於2月11日開始正式復工復產,目前員工到崗率70%,已恢復產能70%。

據施堅寧介紹,由於受供應商停工等因素影響,該企業目前原材料庫存處於偏低水平,而這也影響了企業的訂單量。“韓國三星半導體用得比較多,高端在日韓,中低端在國內,所以本次疫情對我們整個行業的出口外銷影響都是較大的,包括我們產品在歐美的出口訂單也都下調了。”施堅寧如是說。

但疫情的到來,也讓上下游合作企業間產生了更多互助相惜之情。為此,廣東盈驊與上下游合作企業間加強協商交流,例如加大採購原材料,維持產品供貨,利用線上線下資源,靈活疏通供應鏈上下游,確保疫情期間各個型號產品在運輸、供給等環節的暢通等等。

在施堅寧看來,疫情對供應鏈、產業鏈的影響只是階段性的、短期的,他堅信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重要地位並不會因為疫情影響而改變。“其實困難沒有想象中大。我們企業也會積極開展自救,爭取在有限的人力和物質資源條件下盡快恢復原有產能,全力以赴保障復工復產。”施堅寧說道。

政策,比想象中給力

“如何確定外來員工的身體狀況?”“復工審批流程要走多久?”“流動資金緊張怎麼辦?”春節過后,想到公司復工這件大事,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達昌擔心的問題還有不少。

黃達昌告訴記者,復工復產文件下發的初期,疫情情況還不明朗,市場端還未恢復,原材料端還不能保証及時供應,員工防疫也不敢保証萬無一失。“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開門,稅款繳納、電費水費、員工防疫等一系列問題都可能給企業帶來重重考驗。”

正當企業猶豫不決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支持企業復工復產30條”。允許企業延期補辦補繳“五險一金”﹔對企業所支付對未能返崗的湖北籍務工人員工資待遇給予延遲復工補貼﹔對符合延期繳納稅款條件的企業依法延長不超過三個月的稅款繳納期限......黃達昌說,這一系列暖心政策和服務,都為企業的復工復產提振了信心。

2月21日是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的復工第一天,當時的員工到崗率僅在60%左右,而如今,企業員工到崗率和產能恢復率均達到了90%。與諸多復工的華資、僑資企業一樣,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安排員工錯峰上班,部分員工遠程辦公,設置臨時應急隔離場所,鼓勵員工分散用餐,多措並舉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在抓緊復工復產的同時,廣東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還成功轉為危機開拓了國內市場。

早在疫情來臨之際,公司便無償向承建河南“小湯山”醫院建設項目的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武漢市各大醫院和新會區經濟開發區防疫指揮中心捐贈了一批醫用標准特效生物殺菌消毒除臭液,產品效果得到一線抗疫部門廣泛認可並順勢打開了市場。

“近期,我們還計劃在國內率先推出一款新型殺菌涂料,希望能得到有關部門的協助,幫助我們企業更好地完成產品上市審批流程。”此外,黃達昌還表示,該公司計劃在今年新建石墨烯產業項目,急需招納2名與該專業相關的博士人才,他希望市人才工作局等部門能協助企業解決相應的人才引進問題。

對此,亞太森博紙業(廣東)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透露,盡管受疫情影響,目前公司仍存在部分上游企業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問題,但他堅信疫情也將倒逼企業改革創新,對企業結構性調整以及生產經營模式的改變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我相信,隻要市場剛性需求還在,那麼我們僑資企業就一定會有一個光明的發展前景。”

△無極限(中國)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捐款捐物,彰顯企業擔當。

形勢,有挑戰更有希望

早在復工之前,李錦記食品有限公司便選擇了加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三保”(即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行動中,承諾將根據市場所需,加快恢復生產、保障產品質量)保持價格穩定等。

在李錦記食品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看來,這次來勢洶洶的疫情,對企業來說既是沖擊也是考驗。2月10日復工后,李錦記食品有限公司開始積極組織貨源,維持產品出貨,利用線上線下的資源優勢對接各大超市,確保疫情期間調味品市場的規范經營和運輸、供給等環節的暢通。

不僅如此,為確保一線員工健康安全,李錦記食品有限公司還嚴格恪守“100-1=0”的品質管控理念,強化工廠、食堂的消毒,加強工作人員衛生意識,每天測體溫、申報身體狀況,要求員工分散就餐,並在疫情期間臨時新增設了一線員工食堂,將一線員工和后勤員分開就餐,防止交叉傳染。

面對當前面臨的防疫物資短缺問題,李錦記集團旗下的無極限(中國)有限公司選擇了與供應商進行協助,提前規劃,發動員工開辟多渠道採購,協同解決﹔隨后又成立了專門的物資管理小組,防疫物資按人員數量、班組每日登記領用,每天檢查庫存情況,節約使用。

“我們會盡量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解決現有問題,不給政府添麻煩。同時,我們也會密切關注疫情的發展,響應政府部門的號召和社會的需求,為疫情防控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無極限(中國)有限公司媒體事務總監張前表示,關鍵時刻,企業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得到了認可,給了企業貢獻力量的機會。員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表現,則讓企業看到了未來的希望。“疫情給企業帶來了挑戰,但也蘊含著機會。不斷適應社會變化、適應新的挑戰,就能找的新的發展機會。”

“目前我市的僑資企業都在積極復工復產,用實際行動助力祖國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市僑聯主席林春暉表示,隨著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等級下降,企業復工率正逐步提高,截止到2月底,我市約有85%的僑資企業均已復工復產。他們合理配置資源,創新生產方式,優化投資結構,千方百計復工復產,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重點任務貢獻著僑資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來源:廣東省僑聯宣傳文化中心

(責編:閆楓、蔣琪)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