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防護服、口罩短缺?邵東僑企出手了
2020年03月02日16:10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對企業來說是一場大考,物流、人流、資金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沖擊。在湖南,各級僑聯組織指導僑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有力有序組織員工返崗和復工生產,廣大僑企創新思路方法,克服種種困難,確保企業有序平穩運行。2月18日起,紅網將陸續推出系列報道“復工復產 僑企行動”,聚焦生產一線,展現企業作為。

防護服生產線。

“如果一切順利,口罩生產設備這個月底就會到貨,有助於緩解目前口罩緊缺的現狀。”2月20日,在邵東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泰國湖南商會會長、隆源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純鷹向記者介紹起園區醫療物資產能情況。

實際上,熟悉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的都知道,這家主要以生產皮具箱包、服裝、顯示屏為主的園區,並沒有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劉純鷹本人也一直從事箱包服裝的生產和銷售生意。

疫情暴發以來,劉純鷹快速實現了“角色轉換”:向邵東捐贈了價值45萬的防疫物資,通過各類渠道替政府代購防疫物資價值200余萬元。面對醫療物資緊缺的現狀,他開始從園區內部“挖潛”:今年2月14日,他迅速成立了湖南葆利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進入醫療行業。在相關職能部門的幫助下,相關審批手續經由防疫物資生產許可應急審批“綠色通道”,迅速獲得了一類、二類防護服的生產許可。

工人正在作業。

邵東熟練的產業工人為公司順利投產提供了人力保障。短時間內100多名工人迅速到位,投入緊張的生產。僅僅4天后,第一批醫用防護服試產成功,日產量達到1000套。

“共設計了6條生產線,全部達產后日產能可達到2000套。”劉純鷹說,公司還新購置了口罩生產設備,預計在2月底抵達廠區,無塵車間的配備、消毒,原材料的聯系購買等前期准備工作均已完成,日產量將達到10萬隻。

據了解,目前入駐隆源中小企業創業園的企業開工率已達到近70%,未來兩天將達到100%。

企業在短時間內復工復產,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創業園所在的邵東市,在做好企業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採取有序、分類的方法穩步推進全市生產企業的復工復產,免費提供消毒液、紅外線測溫儀、口罩等物資。

邵東外貿加工企業多,出口訂單受到波及。邵東市及時出台政策,對今年2月至4月實現的出口額,給予一定財政獎補,同時加快企業出口退稅審批,原則上3個工作日內辦結全部退稅事項,大大鼓舞了企業投產復工熱情。

來源:紅網時刻公眾號

(責編:閆楓、蔣琪)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