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有一顆心,叫萬眾一心
2020年02月27日16:47  

“慷慨解囊抗疫情”。北京市僑聯副主席、鑫橋聯合金融服務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然在市僑聯倡議發出當日捐款100萬元,用於購買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設備,支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她說,大疫當前、抗疫有我。

“響應號召我當先”。北京市僑聯常委、中國國畫研究院院長陳忠洲第一時間響應僑聯號召,他捐助的物資成為基金會收到的第一筆物資,他說:“作為市僑聯常委,我必須要做點什麼,僑界向來有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的優良傳統,每當國家有需要,海內外僑界一定會第一個響應”。目前,他已累計捐出了價值50余萬元的6萬個口罩,捐款12萬元人民幣。

“積極捐贈獻愛心”。北京交通大學僑聯主席閻學東,妻子張帆帶頭通過微信組織捐款。東城東四街道僑聯主席陳慧華拿著10000元現金交到東四街道黨群辦,用於購買口罩酒精等物資。74歲的緬甸歸僑東直門街道僑聯主席庄毅表示:我捐1000元人民幣給東城區僑聯,請東城僑聯安排送給奮戰在防御病毒一線的勇士。多位僑聯委員和老歸僑紛紛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常委律師普法忙”。僑聯常委陳旭明律師團隊,從勞動與人力資源角度,發揮專業優勢,及時對北京、上海、廣東等十三個省市關於如何處理相應的勞動關系所出台的新政策進行了歸納整理,對疫情期間假期管理、工資發放、返崗復工、勞動關系調整、平等就業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解讀,並提出建設性意見,為務工人員提供了法律參考。

“舌尖安全助抗疫”。大興區僑聯常委王冬是陽陽餐飲集團董事長。疫情爆發后,王冬馬上從國外返回公司,立即成立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一方面確保公司防疫措施到位,另一方面迅速調撥各項物資和食材,為向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提供愛心餐做好准備。2月1日開始,陽陽集團開始為大興區各個街道的30多個社區、隔離點、醫藥物資生產企業,每天送去約800份安全、美味、有營養的餐食。2月11日開始,為大興區人民醫院、廣安門中醫院南區、仁和醫院的發熱門診送去500份免費的愛心餐。

“公益宣傳樹信心”。蒙古歸僑屈稚量創辦的北京海逸風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時間自發成立了應急小組,與全國的廣告人一起投入了抗擊疫情的公益宣傳行動,利用自身分布於全國各地四十個城市的媒體資源普及防控知識,引導大家堅定信心、提振士氣,用實際行動支持抗擊疫情。

“舍身小家為大家”。朝鮮歸僑王莉華女士,除夕夜從美國到達北京后,顧不上和家人團聚吃年夜飯,搶抓時間和機遇,當天晚上就聯系到了用於贈送抗擊疫情防控前線的KF94醫用口罩17萬個、測溫器7000個、一次性口罩10萬個以及防護服、醫用手套、防護眼鏡等防護用品,充分彰顯了赤子之心和愛國情懷。

“八旬老人獻僑情”。日本歸僑聯誼會名譽會長陳富美已年過八十五歲,在這場疫情中她不僅給在京的老歸僑打電話,還主動給在武漢、上海、廣州等地區的數十位日本老歸僑打電話一一進行問候,一句句貼心的話語,溫暖著每位老僑胞的心。一條條無線的電波,傳遞著僑與僑間的大愛至誠;83歲的安貞街道安外社區僑聯主席翟明義看到社工們挨家挨戶地走訪,大年三十都沒回家,這幾天又在小區外面登記檢查,不光勞累,聽說口罩也很緊張。她看在眼裡,念在心上,聯系孫女立馬從網上買來2大盒共200個口罩。收到口罩后第一時間把200個口罩和500塊錢交給了社區書記。她說:“如果再年輕點兒,我一定要求上一線。”89歲的印尼歸僑譚祝堂委托女兒為東城區捐款,表示:我年紀大了,干不了具體工作,捐1000元為抗擊疫情做點個人的努力。

“夫妻攜手忙戰疫”。北京市僑聯青委會副秘書長鄒以席、北京梅州人海外聯誼會副秘書長鐘碧珍是一對僑界夫妻。歸僑妻子積極募捐,發動全球閨蜜,僅僅在一周就搜集46萬余元的醫療物資火速送往武漢﹔醫生丈夫“不甘落后”,向單位主動請戰,強烈要求奔赴戰“疫”第一線。世人都說,愛情無法定義,他們卻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詮釋了愛情最美的樣子。

來源:北京僑聯公眾號

(責編:閆楓、蔣琪)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