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福建僑聯防抗疫情快訊(188)一場跨越國界的愛心接力
2020年02月27日16:10  

三明僑聯(陳志忠)訊:2月7日,風和日麗,中午時分,一輛貨運卡車,載著十萬隻口罩風塵仆仆從深圳趕運來三明,在市體育館倉庫門口停下,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張引立刻帶領幾位機關干部充當裝卸工快速地把這批口罩卸到倉庫。這一批價值15萬元的醫用口罩是由新加坡學冀國際集團捐贈給三明的抗擊疫情物資。在短短的一周時間從印尼首都雅加達迅速過關運抵三明,支援三明人民抗擊疫情。這批捐贈貨物既承載著新加坡學冀國際集團對三明人民的深情厚誼,也凝聚著海內外僑胞的一片愛心。

口罩從得知訊息到運回三明,投放抗擊疫情的前線,背后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接力故事。

(一)

1月31日,正值大年初七,市領導得到一個資訊:新加坡學冀國際集團正在海外籌措三十萬隻口罩擬捐贈福建,幫助抗御疫情,學冀國際集團答應支持三明十萬隻。如何快速從海外運回這批口罩成了關鍵,三明抗擊疫情口罩缺乏嚴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市委統戰部主要領導得到這個訊息后,即刻把涉僑部門領導叫來,逐個交代任務,部署分段交接,進行人員分工,抓緊實施落實,並親自給印尼三明商會會長邱少華撥了電話:“是邱會長嗎?新加坡學冀國際集團擬捐贈一批十萬隻抗疫情的口罩給三明,貨物在印尼雅加達倉庫,你馬上與新加坡學冀集團駐廈門代表林小姐取得聯系,組織印尼三明僑胞到雅加達學冀國際集團的倉庫把這批口罩運回三明,時間緊任務重,有沒有問題?”邱少華會長一聽有十萬隻口罩,且市裡正急需這批物資,立馬表態“國家有難,華僑應當沖鋒在前,我馬上組織布置印尼三明僑胞行動起來。”

可這個時候,廈門新加坡學冀集團代表林小姐來電告訴邱少華會長,說這批口罩正派人在雅加達採購中,沒有那麼快,2月4日下午3點貨才會運到雅加達指定的倉庫,等貨物採購齊了,統一運回廈門再分發十萬隻給三明。邱少華把林小姐的電話內容告訴了市委統戰部主要領導,“這個辦法不妥,時間會拖的很長”。領導一再交代:“這個時候全球僑胞都在幫助中國採購口罩,貨源口罩價格天天看漲,市場變化莫測,情況千變萬化,必須用我們的方案,先把這批貨提到你們商會自己的手裡,及早運回三明”。

(二)

邱少華理解統戰部領導的心情,立馬給印尼的三明商會秘書長蔣華煊發去了微信,“蔣秘書長,市裡交給咱們一項任務,有十萬隻口罩必須盡快拿到手。4日下午3點正你要快速派人去雅加達學冀國際集團倉庫取貨,然后想方設法運送回三明,三明人民急需這批物資,抗擊疫情要用!”

2月4日中午十點,蔣華煊按照邱會長的要求,組織了2名員工租賃一部貨運卡車,抄小路直奔雅加達城邊的學冀國際集團指定的倉庫去提貨。但此時學冀集團從新加坡派來的人員因是華裔過不了新加坡機場的安檢。新加坡學冀集團臨時從印尼萬隆分部派了三個工作人員趕到雅加達與三明僑胞對接,因為一路塞車,兩個小時的車程開了足足九個小時候才到達,三明僑胞可是提前2小時到達倉庫。

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跨國空運口罩的接力賽拉開了帷幕。

蔣華煊急家鄉三明人民之所急,派去的員工也行動敏捷,下午3點就把十萬隻口罩,共五十個箱子提到了手,運到雅加達國際機場倉庫。可這個時候,印尼政府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到印尼,停飛了中國所有航班。沒有空運,怎麼把這批口罩快速運回三明?

在機場接力這批口罩的是印尼三明總商會副會長魏志強,今年49歲的僑胞魏志強是三明永安人,精明能干,出國已有十余年,走過美國闖過新加坡,目前在印尼從事海運空運業務,做物流是他拿手好戲,他業務熟、人脈廣。邱會長把這個環節的任務交給了他,魏志強表示再大的難關也要闖過去。

在蔣華煊搶運口罩的同時,魏志強也啟動空運的聯系工作。他了解到,印尼到中國大陸的所有航班雖然都已停航,但飛往中國香港、澳門、台灣的國泰和鷹航還在飛,也就是說這批貨隻能通過香港再輾轉三明。

2月4日下午3點,印尼雅加達國際機場貨運廳。魏志強早已備好三個當地員工。一個負責做單証﹔一個負責提供公司資料文件﹔一個負責報關。一環接一環,以最快速度辦好入關手續,做好貨物通關登機,累的三個印尼籍員工滿頭是汗。最后確定最快的一個航班,是當日凌晨1點10分印尼鷹航一班飛香港,次日早晨7點抵達香港。魏志強當機立斷掏出自己的銀行卡支付相當於人民幣1.6萬元的運費,搶到了貨運艙位。把這批貨物從倉庫運到機場再裝上飛機,魏志強和他的員工共用了九個多小時,魏志強全程參與,親自坐鎮指揮,當辦完這批口罩航運手續后,已是深夜12點了,雅加達的街道依然是華燈璀璨,人聲鼎沸。魏志強他開著車返回自己的家,一路並沒有感到一絲的疲憊,他心想,能為三明人民抗擊疫情出一份力是十分驕傲的。

這批捐贈物資到了香港機場,由誰來接?這個任務落在了分管港澳的三明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張引身上,此時香港也在鬧疫情,租車叫人都十分困難,加上年關,許多同胞回大陸過年,找誰來接這一棒合適呢?張引手機不停的打,打了近百個聯系調度電話,手機都打欠費了。張引拔通了香港三明聯會候任會長劉西目的手機“喂,是西目嗎?三明有一批十萬隻的捐贈口罩從雅加達要途經香港再運回三明,你是不是組織力量幫助去香港機場提貨一下,送到深圳,我們再派車去接運回三明。”張引既是指揮員又是聯絡員,劉西目不假思索,一口答應“我一定盡力千方百計把貨送到深圳”。放下電話,劉西目想去租約一部貨車明天去機場拉貨,可是,偌大的香港,年關加疫情肯去香港機場的拉貨的車子一部也租不到。

2月6日上午,十分無奈的劉西目便動員妻子一起開著公司的貨車直奔香港機場去提貨。昔日繁華擁擠的香港街道,此時格外冷清,渺無人蹤,車到了機場,等待很久才辦理好貨物出關手續,程序十分繁瑣。花了半天時間才辦好出關憑証。機場沒有裝卸工,劉西目夫妻自己搬運,兩人一箱一箱地抬到車上,來回兩個車程把這批加急貨物運到深圳文錦渡口岸,順利地完成了香港站貨物交接任務。此時香港其它5個口岸均已關閉,劉西目深深地舒了一口氣“終於完成了任務”。

(三)

在深圳海關一側等待的一輛由由三明市政府駐廈門辦事處派去的貨運卡車,早早地等侯在那裡,貨物出關后立馬裝上卡車辦好交接手續,此時已是6日傍晚18點36分,車主司機梅先生說:“運送抗疫情物資我十分樂意,人家不敢跑,我跑能為文明城三明人民運貨物我感到自豪”。汽車連夜加速趕往目的地三明。為了保証這批貨物一路暢通無阻,張引副部長還特意提早一天到有關部門開具了一張沿路通關証明傳給司機,保証這批口罩一路暢通安全運抵三明。

這批物資從異國他鄉提貨到快速的通關運回三明支援抗擊疫情,隻用不到四天時間,歷經了三道海關,動用了八波人員,晝夜兼程,馬不停蹄,跨國接力,凝聚了三明各方的力量,調動和發揮了海內外各僑團僑胞、同胞的積極性主動性,才得以圓滿完成。尤其是海外僑胞、香港同胞和三明干部心系祖國,情系三明,通力合作,勇於擔當,善於吃苦的精神激蕩成歌,值得傳頌。

來源:福僑世界總網

(責編:閆楓、蔣琪)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