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海外華僑華人持續馳援祖(籍)國
再難,也要把醫療物資運回國
2020年02月19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月三十日,韓國首爾,阿裡巴巴採購的醫療物資正在裝運,准備運往上海浦東。
  (來源:菜鳥網絡)

圖為志願者團隊合影。
  (Wuhan United 供圖)

圖為蓉子(左)在物資倉庫。
  (蓉 子供圖)

圖為荷蘭青田同鄉會代表合影。
  (舒延平供圖)

圖為阿聯酋廣東商會成員。
  (張欽偉供圖)

“我們要團結更多力量支持湖北”

劉小依

北京時間1月31日,2.5噸的醫療物資直接從舊金山送抵武漢協和醫院,這是武漢宣布封城9天之后第一批大批量的民間捐獻物資。武漢愛心同盟(Wuhan United)的志願者親手將物資交付給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

疫情第一時間就積極響應的武漢愛心同盟,於2月4日才正式在美國注冊成立為非盈利機構。機構創始人龔義濤是華中科技大學1988級校友,他激動地說:“硅谷的華僑華人都十分關注武漢的情況,在得知武漢封城的消息之后,我們覺得必須要為湖北馬上做些事。”隨后,得到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校友的廣泛關注,一支囊括硅谷科技工程師、大學教授的志願者隊伍迅速集結成立。 

如何能馬上籌集到國內最缺的醫療物資?龔義濤馬上想起了曾在支援2008汶川地震時認識的Direct Relief(國際直接援助組織),“他們資源多,質量硬,於是我們馬上表達了援助意願,隨即在武漢封城的第二天就確定了合作意向。”

美西時間1月25日下午,在篩選出亟需的醫療物資之后,“武漢愛心同盟”收到國際直接援助組織的回復,“1月27日有一架貨機從加州起飛,可以免費運輸支援武漢的醫療物資,詢問我們能否協助完成所有的相關手續”,龔義濤回憶說。志願者們晝夜不停,加班加點翻譯外文合同,盡可能地以最快速度,准確無誤地完成所有手續。

1月27日,援助協和醫院的醫療物資離開倉庫,准備前往機場,然而此時,國內海關的清關手續還沒有完成。志願者們隻能在飛機抵達前的21個小時內完成所有手續。1月29日,在飛機降落廣州白雲機場前,志願者們終於完成了所有電子通關手續。30日,2.5噸醫療物資運往武漢。

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跨洋接力賽”,在志願者們的努力下,終於在1月31日下午,順利將救援物資送到武漢協和醫院。此時正是美西時間午夜12點半,美國北加州的志願者們激動的通過視頻直播收看了整個交付過程。目前“武漢愛心同盟”還在繼續行動,已有3批醫用物資抵達湖北防疫一線,更多的物資正在路上。龔義濤說,“武漢是我們的家,在海外的我們此時要團結更多力量來支持湖北!”

“中國有難,能做什麼趕緊就做了”

段興漢

2月15日晚,隨著最后一批物資到達廣州,新加坡華人作家蓉子的心終於放下了。“四批物資共299箱,再加我一籮筐的情意和眼淚,也算湊足了300件,希望迎來大地回春,人人歡笑!”蓉子說。

1月22日,她的兒子兒媳從中國回到新加坡,全家團聚過年,同時來的是國內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蓉子當即決定,發動兒子兒媳,全家齊上陣,分頭採買防護衣、護目鏡和口罩。

“炎陽當空,33度的天氣,外面走一圈都要暈﹔搭計程車,戴上口罩,帶著一包餅干、一罐水,真有流浪的感覺。”蓉子說,“這把年紀,已經多年沒這麼獨自行動了。想到中國的疫情,想到那些感人肺腑的報道,我又一邊眼淚流不停,一邊堅強起來,傷了腳也繼續往外跑!”

一個月內,他們陸續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買回了一批防護服、護目鏡和口罩,物資總價值超過40萬元人民幣。

“前3批貨物發出后,我以為就等著受贈方接收后來喜信了!誰料后來才知道全卡在海關。”蓉子說,“后來,我找了新加坡的相關部門,我邊哭邊說,你們前幾天還來問我,給中國寄了什麼物資,讓我上報,可又為什麼不讓出關?”當地官員特事特辦,同一天就傳來喜訊:同意出關!

蓉子的第一批物資原定搭乘2月4日的航班飛往杭州。然而由於之前該航班曾經出現旅客感染新冠肺炎的情況,去往杭州的唯一一架班機被取消了,蓉子的貨又被卡在機場。於是,協助蓉子運送物資的阿裡菜鳥綠色通道緊急聯系上海海關以及相關慈善機構,緊急實施從上海入境的方案,這批物資才順利從上海落地,輾轉運至杭州。

“中國有難,我想都不用想,能做什麼,趕緊就做了,這是很自然的事。新加坡和中國,兩邊都是我的家!”蓉子說。 

“一定等到你們來,我們才下班”

張曉潔

當地時間2月14日,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機場倉庫裡,貼有“支援中國,疫情防控”標簽的紙箱碼放整齊,等待著第二天被運往湖北、浙江等地。

這是荷蘭青田同鄉會會長舒延平經手的第7批醫療物資,包括口罩、防護服、護目鏡、醫用手套、消毒液、紅外線體溫計等。保守估計,多批物資加起來有30噸重。

如今,物資籌集完便能及時運送。半個多月前,運輸卻是令舒延平頭疼的問題:“第一批物資在倉庫裡放了一周才通過南方航空運到目的地。”他意識到,需要盡快打通更加便捷的物流渠道。

荷蘭中國貿易促進會會長周建波請纓分憂。作為佳成國際物流荷蘭分公司股東,他提出,公司會保障物資陸地運輸,並承擔荷蘭和目的地的倉儲清關費用。然而,空中運輸問題依然存在。

焦急之時,中國駐荷蘭使館經濟商務參贊張國勝的一通電話了卻了舒延平的心事。在使館的安排下,航空公司免費運送捐贈物資。

2月6日的夜令舒延平最為難忘。“機場倉庫晚上8點關門,可是這批物資各項手續還不齊全,物流公司無法及時趕到送貨。”情況緊急,舒延平趕忙和同事一起租了兩輛大貨車,將12個托盤共3噸多重的貨物裝車。兩人親自駕駛貨車,火速趕往機場。到了機場,一看表:8點01分,舒延平忐忑不已。幸好,負責對接的地面工作人員走了出來,其中一位中國人對舒延平說:“一定等到你們來,我們才下班。”

“聽到‘等你’這句話,我心裡一股暖流就涌了上來。災難面前,中華兒女真團結。”舒延平感慨。他希望,政府部門不斷協調,醫護用品工廠加大生產,治療藥物盡早研制,“阻擊疫情,需要集結更多智慧和力量。”

“我們已經‘調整’到國內時間了”

李治宏

2月5日,土耳其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在伊斯坦布爾薩比哈·格克琴機場滑出跑道,機體嚴重損壞,折成三截。得知這一消息,張欽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當時第一反應就是,我們的貨不會就在這架飛機上吧!”張欽偉是阿聯酋廣東商會會長,他說的“貨”,是855箱運往國內救急的N95口罩,這是當地僑胞捐贈的第二批物資。

從1月27日開始,阿聯酋廣東商會就發起了支援國內抗“疫”的行動。作為會長,張欽偉給大家分了工,有人負責捐款,有人負責採購,有人負責運輸,有人對接國內了解物資需求,還有人實時傳達國內抗擊疫情的最新進展。

“大家的反響非常熱烈,一下子就行動起來了。”張欽偉回憶說,從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巴林到阿曼、敘利亞,僑胞們火速採購,1月27日、28日採購的第一批物資,30日就運抵國內了,“每一天都在行動,沒有斷過。”

可第二批物資的運輸就一波三折了。先是在沙特航空、阿聯酋航空、土耳其航空之間多次輾轉,期間還滯留在機場數日。如今又遇到土耳其客機滑出跑道的意外。

“了解到物資安全后,我們稍稍舒了口氣,但緊接著又擔心機場會不會暫緩開通或者封鎖起來,耽誤了物資運輸。”回憶當時的心情,張欽偉一連用了三個“很著急”來形容:“我們其實一直都在密切關注國內的情況,現在物資緊缺,真的很想早一點把這些口罩送回去。”

2月8日,載有第二批防疫物資的飛機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緩緩降落,張欽偉懸著的心也總算落地了。

隨即,這批物資被發往湖北、廣東等多家醫院。“可以好好睡一覺了。這個春節其實僑胞們基本都在熬夜,以前我們的生活作息是看迪拜的時間,現在我們已經‘調整’到國內時間了。”張欽偉笑道。

“親身經歷過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海外僑胞發自內心的深情。”張欽偉感慨道。目前,他一方面繼續通過商會號召僑胞支援抗“疫”,一方面以個人名義開始了第三批捐贈,物資已經在2月15日通過快遞運抵國內。

“盡早將這些物資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尹 琛

接通電話的前一秒,李先秋正在與航空公司溝通,爭取能盡快將新一批的防護物資運送回國。這是大半個月來李先秋一直忙碌的事情。

“物資從德國運回,需要在北京清關。之后又如何運往湖南呢?”德國湖南同鄉會暨德國湘商總會會長李先秋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提出了捐贈遇到的難題——物資運輸。

此前,他曾協調了多批在德醫療物資運輸回國,並將這些物資定向捐贈給長沙市第一人民醫院、湘雅醫院等地,解了當地物資匱乏的“燃眉之急”。這背后,是李先秋及在德華僑華人的不懈努力。

“一開始,我們找乘客“人肉”將物資帶回國。”李先秋回憶,運輸第一批物資回國時,他發動了同鄉會幾百人的力量。最后找到一名從德回國的長沙游客,讓他以行李托運的方式將物資帶回國。但問題來了,普通乘客在飛行中隻能攜帶一件行李,這麼多物資該如何托運呢?

為此,李先秋找到了一家中國航空公司的朋友,向他請求“特事特辦”。為保証這批物資順利上機,朋友拿著相關証明向總部申請了一個多小時的航班延誤。最后通過這樣的方式,50多箱防護物資順利運抵湖南。

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李先秋在處理后續物資運輸的問題上順手了許多。

但是,沒多久,前往中國的航班停航。這下難倒了李先秋,積壓在德國的大批醫療物資該怎麼運回國呢?

幸運的是,國內有關部門在得知該情況后,協調了一架包機派往德國,專門負責運輸這批物資。

包機來德的消息一夜之間傳遍了整個歐洲。“那天晚上我一點不敢眨眼,生怕錯過相關來電。”李先秋作為包機的總聯絡人,回憶起當晚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法國、荷蘭、羅馬尼亞、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時、匈牙利......各個國家的華人華僑都聯系我,說他們那裡有急需捐贈的醫療物資,希望搭這架包機運回國。”

“平日裡交往不多的眾人因為捐贈、運輸物資走到了一起,大家都隻想著盡早將這些物資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李先秋如是說,“中國人的團結一心最為可貴。”這些天來,他曾熬過了許多不眠之夜,但“隻要物盡其用,再辛苦也是值得的”。目前,還有一批醫療物資等待從德國運回,李先秋仍在為此奔波中。

(責編:蔣琪、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