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州華人華僑,與祖(籍)國心連心——他們與祖國血脈相連,對祖國一往情深。他們的勤勞朴實,聰明智慧,樂善好施,早已得到了澳洲當地社會的認可與贊許——他們為促進澳中友好關系發展的使者。
筆者幾十年來親身見証了他們的優秀品質——為親身經歷者,亦為見証者。
——ACTV編者題記
1月29日,澳大利亞新州支援武漢抗疫籌委會成立並召開新聞發布會 凌永雄攝
2020年初 ,武漢發生新冠肺炎,嚴重威脅了人民群眾的健康與安全,也牽動了海外華人華僑的心。
澳大利亞各界人士及各社團的支援抗疫活動立即展開。一些社團已經捐款並購買抗疫物資快速發往中國。
1月29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支援武漢抗疫籌委會成立並召開新聞發布會,陳星惠醫生主持發布會。
周光明、吳昌茂、李國興、林盛、杜榮、沈鐵、陳日坤、馬小龍、張震、劉娜心、洪永裕、林錦珊、余俊武等籌委會成員及多位僑領先后發言,他們一致表示: 澳洲華人華僑是有著光榮傳統的愛國愛鄉群體。在中國發生東北火災、華南水災、四川震災、海南風災的時候,都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奉獻愛心。
此次肺炎疫情面前,澳洲華人華僑更是為善不甘人后。海南同鄉會、總商會等多個社團購買了大批抗疫物資運往中國。
各位負責人強調,相信在中國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有全國人民的支持,有海外華人的愛心,一定會勝利度過難關。同時倡議各華人社團、工商企業及個人盡己所能,表達愛心,支援祖籍國人民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
與會各社團負責人也紛紛表示: 將大力呼吁社會各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與疫區人民並肩攜手,共克時艱!
陳星惠醫生和吳昌茂醫生在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時均表示:要積極支援中國抗疫工作,發動社團大力捐款捐物。
新聞發布會還請到新州衛生廳首席衛生官Kerry chant 博士,介紹新州新冠病毒的疫情。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她強調: 此次疫病正確稱呼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而非某些傳媒所講的"中國病毒","武漢病毒"。
新聞發布會后,各社團更加開足馬力,不但積極捐款,還多方尋找抗疫物資,並以最快捷的方法運到中國。
澳洲中華經貿文化交流促進會(華貿會)除會裡捐出十萬澳元之外,創會主席林輝源捐了2萬,其他成員也紛紛解囊,總計捐105萬澳元。
澳大利亞宋慶齡基金會、澳華交流中心捐出100萬人民幣及1萬澳元。
澳大利亞華人團體協會(華協會)捐贈1萬澳元,吳昌茂主席除個人捐1萬外,還組織多個海南社團捐出4萬,加上其他屬下社團華協會共計38萬多。
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和統會)榮譽顧問、潮州同鄉會董事局主席周光明捐1萬,李國興會長捐5千,並發動兩個會共捐10萬多。
澳中商業峰會捐16萬多,福州同鄉會與總商會及閩南商會共5萬多,福清聯誼會約4萬5千多,華星藝術團4萬多。此外還有眾多社團及個人分別捐出幾千到幾萬不等的金額,不一一列出。
各社團及個人捐贈的抗疫物資包括防護服、口罩、手套、護目鏡、頭套等等。
2月3日,周光明、陳星惠、林盛、沈鐵、林我宏等籌委會成員在華貿會召開工作會議。
他們表示: 在電視中看到習近平主席多次主持召開重要會議布置抗疫工作,李克強總理到武漢視察一線防治工作,給了海內外華人以極大的鼓舞。
在接受中文媒體採訪時,他們強調: 在中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關鍵性的2020年,海外華人華僑一定盡全力支援祖籍國的發展建設,特別是當前,要帶領華人社團做好支援抗疫工作。
會議主要研究了關於加大推動捐贈力度的問題,商討匯款匯物最快方式及渠道,增補籌委會人員以發動更廣范的支援工作,加強正確及時統計捐款金額及捐物數字等問題。當時統計捐款及捐物折款己超過100萬澳元。
最近幾天,從國內也傳來不少振奮人心的消息: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僅用10天時間就高質量建成並投入使用,解放軍及各地方醫護人員緊急馳援武漢,一些病人已經痊愈出院。而中國政府和人民在大疫面前顯示了泰山壓頂不彎腰的大無畏氣概,舉國上下全力抗疫,令全世界都看到中國人民的堅強勇敢與團結,多國政要紛紛發表講話,贊揚並支持中國的抗疫工作。
新州籌委會的成員們連續作戰,廣開門路,聯系抗疫物資,打通物流通道,令各類疫區急需品源源不斷運送到位。籌委會領導層更是夜以繼日,組織、聯絡、溝通、統計 、接電話、發微信、寫報告、出報表,10幾天來幾乎每天要忙到夜間1點多鐘。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捐贈數字節節上升。
2月13日,籌委會高層周光明、吳昌茂、陳星惠、沈鐵、林我宏、陳日坤召開第二次會議,進行小結。據不完全統計,至截稿時,第一階段所捐及認捐金額(包括物資折款)己達2,435,919.80澳元,沖破240萬大關,相當約1000萬元多人民幣。其中1,278,191·80澳元己經到位。其余額中,多宗物資在購買或運輸當中,款項亦在落實之中,籌委會在收到相關收據后再予以確認。(具體捐贈單位、個人及相關資料見統計表)。相信后續數字還會不斷增加。
參加此次捐贈工作的社團有:
(排名不分先后)
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澳洲中華經貿文化交流促進會
澳大利亞華人團體協會
澳洲潮州同鄉會
澳華交流中心
澳大利亞宋慶齡基金會
海南社團總會
海南同鄉會
海南師大澳洲校友會
文昌中學校友會
西區海南同鄉會
璞樂農業投資公司
海南邦威律師事務所
平潭同鄉會
平潭總商會
天津同鄉聯誼會
深圳聯誼會
新州各民族中老年聯友會
無錫總商會
無錫同鄉會
悉尼為武漢物資捐贈群(暨天津鄉親)
國際文化交流協會
Ausia Limand
Group
國際兒童婦女總會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協會
悉尼西區華人協會
澳洲東方歌舞團
Bendigo 大金山中華公會
陽光演藝機構
大同中文學校
悉尼國劇社
上海同鄉會
黃河合唱團
雲南同鄉會
雲南總商會
澳中精英女企業家協會
華僑大學澳大利亞校友會
澳華文聯
悉尼華星藝術團
北京之聲合唱團
聖喬治合唱團
福建會館藝術團
宋慶齡基金會藝術團
海之夢藝術團
中國民族藝術團
紫藤藝術團
華人民族歌舞團
西華合唱團
楓葉紅藝術團
喜洋洋民樂團
華人歡樂合唱團
華人腰鼓藝術團
楓之韻藝術團
新州和統會
澳中商業峰會
河南商會
悉尼青年商會
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會
lrionfish 亞太集團
GigaPing悉尼印刷
河南同鄉會
億嘉國際澳洲分公司
澳大利亞華人集團
中國醫師聯合會
澳洲東莞同鄉會公義堂
澳洲莞商聯合會
澳順聯會澳順商會
廣府人聯誼總會
晨光日用百貨店
長樂商會
福清同鄉聯誼會
福州同鄉會
福州總商會
閩南商會
閩南同鄉會
福建鄉情聯誼會
澳洲成峰高教集團
澳大利亞-新西蘭山西會
澳大利亞河北同鄉聯合會
澳大利亞內蒙古同鄉會
澳大利亞陝西總會
澳大利亞甘肅同鄉總會
澳大利亞寧夏同鄉會
悉尼上海商會
Pink Elite Club
CPG Group、Diana Du 律師事務所
澳洲精武會
東澳商會
悉尼內西區華人商會
悉尼東區華人商會
悉尼青年華人商會
中澳文化聯合總會
東北總商會
在中國國內捐贈的企業有:
王福官先生的安華美博集團屬下公司重慶市中博置業有限公司
薛水華先生的龍旺集團屬下同元龍旺文化古鎮
薛水和先生的匯融集團
林盛先生的盛澳集團
捐贈單位還會增加。
參加捐贈的還有成百上千位華人華僑,恕不一一列名。
上述所列社團、企業及單位名單隻包括籌委會內的,其他未在籌委會內的不在統計之列。
2月18日,籌委會主席周光明博士收到悉尼市長於2月6日寫給武漢市長的信,全文如下:
周先旺先生
武漢市市長
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人民政府
尊敬的周市長:
聞悉從2019年12月起,武漢和中國其他地區都在與新型病毒斗爭。
悉尼市政府和人民的心和思緒都與武漢以及被病毒影響的人民牽系在一起。
在兩地群眾和企業的大力支持之下,作為友誼城市,悉尼與武漢情感和聯系非常深厚。
我們能理解和體會武漢和中國人民在這一特殊時期經歷的困難,尤其是在春節期間。通常這是人們合家歡樂慶祝新年的日子。
在此,我謹代表悉尼致以我們最真誠的關切和問候。我們由衷希望武漢和中國能盡快度過難關,期待人民生活盡快回歸正常。
悉尼市長
克勞馥 摩爾
籌委會向所有參與支援抗疫工作的社團、企業、公司、單位和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華人華僑支援武漢抗疫籌委會
主席:
周光明 林輝源
聯席主席:
吳昌茂 王福官 李國興
執行主席:
陳星惠
榮譽主席:
黃炳文 董明光 杜 榮 林 億 薛葉光 薛水華 薛水和 吳飛鵬 卓新榮
名譽主席:
郭耀文 林 盛 吉兆智 劉娜心 祝敏申 董威萳 林錦姍 林巧雯 鄺遠平 楊東東 彭小仕 胡恵群 劉笑呈 施祖能 洪永裕 高炳仁 鄭輝立
常務副主席:
沈 鐵 林我宏 馬小龍 陳日坤 張 震 余俊武
秘書長:
沈 鐵 (兼)
林我宏 (兼)
副主席:
黃 茵 黎 珍 沈啟華 朱立芳 般若方丈 田飛 姜長庚 陳少偉 王庭坤 洪文淵 康小紅 周照坤 姜建新 施旭成 林秉陽 李 梅 董健生 陳天紅 章 琳 王允先 胡鯤鵬 張海美
委員:
仰曉萍 葛英蘭 鐘 穎 劉鐵軍 陳素蓮 陳成章 黃永聰 原 野 馮爍菲 邢福獅 邢福正 張學豐 周麗玲 何向前 李鬆石 鄭麗莉 陳惠蓉 王蜀芬 馮 靜 黃武燕 陳序桑 李春燕 王和春 陳升義 徐甘明 程 杰 劉 丹 江 萍 金 華 魏景宏 蘇莉華 羅發祥 胡慶芬 葉小華 彭 炎
隨附悉尼市長克勞馥 摩爾(Clover Moore )2月17日所書信函原件。信函內容可謂情真意切,充分表達了作為武漢友好城市的悉尼,其市政府及人民,對武漢、湖北及全中國早日戰勝疫情,恢復正常秩序的期盼,從中折射出澳中友好關系的牢不可破﹔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廣大的居澳華人華僑對澳大利亞貢獻的被認可度及其對積極促進澳中關系友好發展的重要作用。
來源:澳華電視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