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僑”說
有一種付出叫奉獻,有一種力量叫堅持!非常時期,蘇州僑界群眾眾志成城,愛心投身抗擊疫情!“僑家平凡人”系列專題,將通過他們的“戰疫小故事”,帶大家認識這些——最美身影。
採訪手記
為生命堅守,為使命而戰,蘇州的醫護人員從來都是好樣的!面對疫情,他們以滄海橫流顯本色,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為我們鑄就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銅牆鐵壁。
二十多年的傳媒工作歷程,已經很少有機會讓我從內心為之動容。但這次採訪蘇州市第八次僑代會代表、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收治醫院之一)副院長張建平,卻讓我始終熱淚盈眶。
張建平
蘇州市第八次僑代會代表
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副院長
提起五院,大家這幾天印象最深刻的或許是一名又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愈出院。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月10日,我們對新冠病毒尚未形成一定高度認知時,蘇州的白衣天使們就已經警醒地戒備起來了。
對蘇州乃至江蘇省的第一例確診病例,張建平至今記憶猶新。1月10日從其他醫院轉來蘇州五院的這位發熱患者,是從武漢回來的。盡管患者臨床表現與症狀都像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但檢測結果卻偏偏是陰性。從當時的標准來看,這並不符合新冠肺炎的收治標准,但五院的醫護人員們並沒有因此掉以輕心。他們清楚地知道,如果病人自由活動,一定會給社會造成嚴重后果和影響!
作為醫生,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張建平如是說。於是,他們沒有簡單地讓病人回家,而是毅然決然地向市衛健委進行了匯報。此后,在市衛健委的支持下,他們組織專家進行了進一步的檢查,最終這位患者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讓張建平印象深刻的故事還有很多。在社會尚未形成統一認知之時,廣大醫護人員們以高度的專業敏銳和極端負責的工作態度杜絕了一個又一個“漏洞”。武漢來蘇旅游的一位老先生,起初並沒有什麼症狀,只是有點渾身酸疼。檢測結果確認為陽性后,患者根本不相信,不願意被隔離。面對危險,蘇州五院醫護人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把患者送上負壓車隔離。此后這位病人病情加重,一度轉危,又是白衣天使們和死神展開搏擊,終於使這位老先生脫離危險並一點點好轉。
採訪中,張建平說,面對這場戰役,全國一盤棋、全市一盤棋的優勢十分突出。每一位患者得到的都是全市各醫院最優質的醫療服務資源。比如,一位懷孕30周+2的孕婦,入院次日夜間就發生了危急狀況。醫院第一時間提請市衛健委協調調用全市醫療資源,集呼吸、重症、產科、麻醉、新生兒等專業團隊20余人,展開一場攻堅戰,成功實施負壓手術室剖宮產術,並在負壓隔離病房對早產新生兒進行呼吸機支持治療,目前母子平安。
抗擊疫情的過程中,蘇州五院還及時開展了對一線醫護人員的心理輔導和關愛。張建平說,他們在日常輔導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和廣濟醫院的心理輔導合作,利用雲平台等新媒體技術和24小時心理熱線電話等措施,保障一線人員的心理健康和情緒穩定。
作為一位醫療戰線的僑眷,張建平通過《“蘇小僑”連線》再次向僑界的朋友們發出提醒:外出一定要帶口罩,把洗手當成一種習慣,勞逸結合注意休息。他同時倡議蘇州僑界的朋友們,以蘇州人的包容和大度,正確對待並關心身邊來自湖北武漢和其他地區的同胞。
此外,張建平在連線中還特別提到,蘇州五院目前依然缺少N95口罩和醫用防護服等醫用物資。僑界的朋友們,如果有資源和能力,歡迎大家積極提供幫助。
致敬,張建平醫生!
致敬,蘇州五院!
致敬,所有抗擊新冠病毒的白衣天使們!
來源:蘇州市僑聯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