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僑在戰疫︱游子心 赤子情——淮安僑界四海聚力共抗疫情,愛心行動持續進行!
2020年02月11日09:45  

連日來,嚴峻的疫情時刻牽動著億萬華夏兒女的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僑心,匯聚僑力,淮安市各級僑聯組織自覺行動起來,主動呼吁,發出倡議,廣泛動員海內外僑界群眾及僑社團,溝通供需信息,協助聯系捐贈事宜,凝聚起萬眾一心、共同奮戰的強大正能量。

1月29日,淮安市僑聯兼職副主席、市紅光慈善基金會發起人陳紅光和他領導的淮安沭陽商會,迎著扑面春寒,來到淮陰區公安分局,為奮戰在防控一線的公安干警送來1萬隻口罩、60箱消毒液、260副護目鏡等防控急需物品。陳會長本人,不僅發起沭陽商會同仁捐贈活動、帶頭捐款5萬元,而且還以紅光慈善基金會名義向淮陰區紅十字會捐款10萬元。

羅馬尼亞《歐洲僑報》社長高進,因為早年從醫,看到有關國內新冠病毒疫情的報道,便敏感地意識到國內可能專業救護器材緊缺。於是他立即與專業人士磋商,迅速確定採購目錄,親帶員工,走上街頭,分頭購買。在他的高效組織下,2月3日來自羅馬尼亞的首批援助物資:6000隻prima醫用口罩,1000missennayi醫用手套,50副醫用防護鏡等順利發到國內。

加拿大江蘇商會會長吳衛東先生,聽說國內發生的嚴重疫情后,立即聯系了加拿大愛心慈善基金會、加拿大江蘇、南京、淮安、揚州同鄉會的多位在加僑領,在微信群廣泛動員,發起捐款倡議。經過三天不眠不休的緊張工作,募集到善款30多萬元人民幣,並協商制定了科學的捐贈方針:一要謀合作,勠力同心,克服困難,共同打響幫助祖國家鄉抗擊疫情防控阻擊戰﹔二要謀速度,與時間賽跑,迅速行動起來,不計成本、加班加點,第一時間把募集到的醫療用品向國內輸送﹔三要謀精准,迅速與國內互通情況,千方百計購買國內最緊缺的物資,提供最急需的幫助。2月3日,第一批捐贈物資順利抵達國內,2月4日,第二批抵達……共5批急需物資為抗“疫”一線提供了“及時雨”。中國駐加拿大使館鼓勵僑胞們:要向第一個行動起來的吳會長學習!

捷克華商會會長陸漢斌,本來准備今年春節陪伴母親在國內過年的他,在傳來新冠疫情嚴峻,國內物資緊張的消息后,毅然在除夕離開母親回到捷克,開始緊張的醫療物資募集工作。在購買到第一批醫用口罩,准備運回國內時,捷克與中國的航班已經全部停航,陸會長動員所有關系,千方百計聯系東航和各大物流,終於在2月3日將捷克第一批醫用物資從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輾轉運回國內﹔聽到物資抵達國內的消息,陸會長並沒有停下累日疲憊的腳步,不僅遠程捐資,請在淮安老家的親友無條件地向群眾派發口罩,更多方面想辦法、找關系,將在德國購買1萬隻口罩運往淮安,他還請車橋鎮服裝𠂆胡愛群女士加工口罩,送到家鄉分發。

菲律賓江蘇商會會長譚志,在了解到祖國家鄉人民抗擊肺炎疫情的情況后,立即投入到籌措醫療物資的行動中來,急家鄉之所急,發揮商會“資源平台”的人脈和信息優勢,第一時間購買募集了kN95口罩45000隻,並合力打通關卡,保障物資盡快安全運往國內。2月6日下午5時,當盱眙縣人民醫院院長干文武拿到這批N95口罩時激動地說:現在醫院抗疫一線最最缺乏的就是N95口罩了,這批口罩就是雪中送炭啊!

江蘇華龍無紡布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為口罩、一次性防護服等防護用品提供原材料的僑資企業,疫情發生后,該公司積極響應1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迅速組織疫情防控物資企業復工復產的緊急通知,於1月31日迅速將一百余名工人召回,六條生產線全面開足馬力,加班加點進行生產,每天的產能達到40多噸。截止2月7日,該公司已為下游生產口罩的企業提供原材料300多噸,據統計,一噸原材料可以生產口罩38萬隻,有效緩解了有關口罩生產企業的原材料緊缺問題。該公司還向洪澤區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捐贈口罩共計四萬隻,捐款一萬元。

洪澤區僑商會會員單位井源水務(洪澤)有限公司向洪澤區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捐贈3M呼吸閥口罩1000隻,醫用防護服100套。

淮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發起募捐並委托市僑聯全權轉交捐款。目前已收到淮安盛世龍翔供應鏈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仲海原先生、江蘇澎翼工程有限公司、淮安祥辰置業有限公司的捐款共1500元。

淮安市淮安區僑聯兼職副主席駱稚平,募集醫用物資,籌集到N95口罩300隻,解淮安區中醫院燃眉之急。淮安僑聯常委邱以鈞向市淮商慈善基金會捐贈5000元,專門用於購買口罩。

有一種心叫“萬眾一心”,有一種情叫“患難真情”,正如僑胞們常說的,“隻要祖國需要,我們竭盡全力。”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仍處在關鍵階段,但是我們堅信,有著廣大海內外僑胞情系桑梓、報效國家的馳援和沖鋒,有著億萬中華同胞同甘共苦、攜手共進的堅守和奮斗,我們就沒有迎不來的春天!

來源:江蘇省僑聯

(責編:皮博、蔣琪)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