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93歲的菲華庄垂楷先生(右三)在長子、長媳與次子的陪同下來到了駐菲使館領僑處,將300萬比索(合41萬人民幣)的支票,交由大使館董洪亞領事(左二)轉交武漢同胞。 駐菲使館供圖
93歲菲華捐三百萬菲幣養老金支持武漢:“我隻有捐款了才能安心。”
中新網馬尼拉2月7日電 (記者 關向東)“我是一個老僑民,今年九十三歲,名叫庄垂楷,我剛從澳大利亞回來,探知武漢同胞遭受大難,想撥出部分養老金捐給受難的武漢同胞!捐獻時用先父留傳下來的別名青陽庄氏一老人。”
2月6日上午,駐菲使館領僑處收到菲律賓老華僑庄垂楷的這條短信。
庄垂楷說:“我隻有捐款了才能安心。” 駐菲使館供圖
當天中午,庄垂楷先生就在長子、長媳與次子的陪同下來到了駐菲使館領僑處,將300萬比索(合41萬人民幣)的支票,交由大使館轉交武漢同胞。庄垂楷說:“我隻有捐款了才能安心。”
“從言談舉止可以感受到,這個基層華僑之家朴實無華,和藹善良,雖不是大富大貴人家,但心存愛心,且不圖名利,難能可貴!”駐菲使館僑務領事董洪亞向中新網記者介紹說:“我們問庄老先生,您想當面將捐款交給駐菲大使,還是總領事?老先生回答說:知道你們都很忙!不用打擾了,隻要有人接收就了我心願了。我這麼老了,不用記錄、不要宣傳。”
據介紹,庄垂楷老人生於1927年,14歲從福建晉江來到菲律賓,在菲艱苦打拼開枝散葉,年輕時做服裝生意,所養育五個孩子各有所成。
庄垂楷對中華文化孝道傳統格外看重,去年出資印刷一萬本《弟子規》,並送給菲律賓華教中心五千本,望能在菲華校使用,寄往菲華下一代傳承好中華文化,做中菲友誼的民間橋梁。駐菲使館供圖
盡管在故鄉隻讀了小學就下南洋了,但庄垂楷老人對祖(籍)國、對中華文化念茲在茲,年輕時為中菲交流做了不少工作,自學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他對中華文化孝道傳統格外看重,去年出資印刷一萬本《弟子規》,並送給菲律賓華教中心五千本,望能在菲華校使用,寄往菲華下一代傳承好中華文化,做中菲友誼的民間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