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怡海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琳達連續奮戰六天六夜,通過多方資源聯系購得3萬隻口罩。怡海公益基金會第一時間將這來之不易的3萬隻口罩捐至疫情前線,為抗戰疫情盡綿薄之力。這如同冬日的陽光,溫暖了每位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者,也更堅定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抗擊疫情 萬眾一心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開始以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成了最緊俏的商品,一些有愛人士當起了“保護人”,免費捐贈口罩和消毒水,成為了全國疫情防控一線一道靚麗而暖心的風景。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期,具有防護功能的口罩成了最緊缺的物資。早在疫情防控工作初期,王琳達主席就想為防控疫情獻出一份力量,因為不是醫生沒有資格沖鋒陷陣,因為不是科研人員沒有能力研制抑制病毒的藥劑,因為不是記者無法沖到第一線帶來一線消息,極具社會責任感和愛心的她為此著急上火。“疫情防控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每天從新聞上看到一線人員因防疫物資短缺而惆悵,希望這些口罩能解一線醫務人員的燃眉之急,希望醫護人員加強防護,保重身體,打贏防控疫情這場硬仗!”這是王琳達主席的心願。
3萬隻口罩 為數不多但卻來之不易
為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作為一名僑資企業家,王琳達主席能做的就是聯系動員國內外的各種資源,隻要有一線希望,她就不放棄。白天對接國內的朋友,黑夜要抓緊和有時差的國外朋友取得聯系。這段期間,手機不離手是王琳達的工作常態,擔心稍不留意就會錯過購買機會。但在疫情在多國蔓延傳播的當下,口罩的購買渠道、運輸途徑異常緊張,國內各省口罩缺乏,因疫情傳播已蔓延到國外,從國內外購買口罩也變得異常困難。
王琳達在多方尋購口罩卻因貨源緊張短缺並沒有購買成功,內心十分著急。她深知N95口罩、外科口罩每天的消耗量非常大,隨著確診患者數量的激增,如一線的工作人員無法得到充足的防護物資,被感染的風險很大。王琳達為此事徹夜難眠,在資源緊張的當下,她沒有輕易放棄,六天六晚沒睡好覺,繼續以實際行動繼續不斷發動周邊所有的資源力量購買生命防護罩,就為支持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的廣大工作人員。
在得到購買資源的那一刻,王琳達激動不已,“聯系上了,太好了,抓緊將這三萬隻口罩運回國內抓緊送去前線!”一顆石頭終於在她心中落地。
形式依然嚴峻 越是艱難越要有人挺身而出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自疫情發生以來,王琳達主席就沒有睡好一個整覺,作為怡海集團董事局主席,她高度重視,帶領著怡海集團認真落實政府有關部門疫情防控相關工作要求,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多次通過視頻電話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帶領全國上下的怡海人團結一致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役”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好怡海的“大門”。
春節期間,包括大年二十九、三十和初一,王琳達主席多次到綠園超市、怡海物業公司、怡海社區檢查防護工作落實情況。為了提高一線員工自身防護能力,王琳達為一線員工准備預防病毒的湯藥,發放到每個一線員工手裡。同時每天在各小組至少分享20幾條知識信息,經常凌晨半夜分享防護疫情小知識和看到的最新疫情動態分享給大家,為各小組召開不少於兩次的電話會議,結合政府發布的疫情信息和各地情況,及時調整怡海應對策略,會議經常是開到凌晨2-3點鐘。由於抗擊疫情資源緊張,王琳達還通過國內外各種渠道包括僑胞資源多方聯系,積極尋找抗災物資,為武漢災區捐款捐物,支援武漢抗擊疫情。
為了保障社區居民在家,安心隔離,保障物業、商業等一線服務員工有基本保障用品,怡海各部門積極出主意想辦法,聯系採購物資,與時間賽跑,1月21日,集團採購部第一時間安排人員採購口罩、消毒洗手液、一次性手套,免洗洗手液、體溫槍等防護物資,為社區防疫做好基礎工作。直至目前,各公司的防疫工作持續有序,依舊在為戰勝疫情而努力奮戰!
堅定信心戰勝疫情 嚴冬過后是陽春
“口罩有價,生命無價。作為一名企業家,必須挺身而出,扛起責任,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盡點綿薄之力。”王琳達主席擲地有聲地這樣說。她用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企業家的責任與擔當,用愛心詮釋怡海精神和力量。
目前,怡海所轄社區疫情防控整體平穩,居民生活祥和有序,有條不紊。大災當前,怡海集團在王琳達主席的帶領下快速反應、不懼困難、團結一致、勇於擔當,敢於奉獻,承擔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充分體現了怡海人的“家國情懷”。怡海集團是一個有著30年歷史的企業,怡海一直聽黨話、跟黨走,以大愛行天下,面對疫情,怡海依然要不忘初心和使命,相信黨,相信國家,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帶領下,全國人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防控疫情,我們同在
嚴冬過后是陽春。
怡海人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