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僑界
“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北京僑界在行動”特別報道之十二
2020年02月03日14:35  

1月23日中午12點58分,亞運村街道華西社區工作群裡發了一條微信,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第1號):自1月23日10時起,武漢封城了!看到這條消息,北京市僑聯委員、中共黨員、印尼歸僑聯誼會的副會長,朝陽區亞運村街道僑聯秘書長社區副主任黃河清意識到庚子年的這個春節一定不同尋常。

一石驚起千重浪,社區(辦)馬上進入到了戒備狀態:一是全體社工在家待命,隨叫隨到。二是保持通訊暢通,隨時接聽。三是外出戴口罩、做好自身防護,保証隨時能夠出動。黃河清多年基層工作和僑務工作的經驗,告訴她將要來臨的“黑天鵝”不可小視,需要全力以赴。

但1月24日除夕之日,一切仍然遠遠超過她原來已經很充分的估計。全體社工在大年三十早八點集結整齊,書記給每個人發了2個口罩,這是僅有的防護用具。任務是:今天10點左右要完成所轄2790戶居民問詢工作:是否有從武漢回京人員?是否接觸過武漢回京人員?有咳嗽發熱跡象嗎?11點之前問詢結束,12點之前報表上報,分秒必爭的措辭一個字一個字敲擊著黃河清的心靈。疫情如火,使命如山。

華西社區的27棟居民樓,大都是老舊的磚式結構,有電梯的高層樓11棟,11棟中每層都有直達電梯的6棟,其余15棟都是沒有電梯的6層矮樓,全靠社工的兩條腿爬上爬下,14個人要面對2790戶8900多人,隻有2個多小時的完成時限,不拼不成。黃河清負責的華嚴北裡12號樓有11個樓門,312戶居民,同天負責20號樓的社工沒走完就病了,她256戶的剩余部分黃河清也一起擔了起來,568戶居民是總戶數的五分之一強。2人一組從16層開始逐層下行,到一層后再換一個樓門,重新乘電梯上樓,如此循環往復、逐門逐戶問詢。手敲破了,腿走腫了,嗓子全啞了。終於在十一點前完成了全社區的摸排,對外出不在家的人員數量、需要隨訪監測人員的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把控。

回到社區辦公室的黃河清剛解下口罩,想喝口水鬆口氣,緩緩緊張的情緒。一名居民就找上門來,他們夫婦二人是1月17日從武漢回京,特向社區報備一聲。一聽到武漢兩個字﹔黃河清和在場所有人心裡那根弦瞬間繃緊了。交待完登記、隔離、報備等必知內容其實也就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但黃河清卻覺得像跑了一場馬拉鬆,不是害怕病倒,而是害怕病倒后會丟掉自己的陣地。她要求在場同志立刻、馬上戴上口罩,盡量不摘口罩……如此近距離的接觸,讓所有的人意識到:疫情就在身邊,戰斗就在眼前。黃河清向大家講到,病毒、疫情看不見、摸不著,春節人潮流動,茫茫人海不知道誰是宿主,這樣一場天時、地利都不利我的遭遇戰、阻擊戰,身為社工隻有戰,沒有退!守土有責,因這腳下就是自己的家園﹔退無可退,因背后都是我們的親人。

講完這些,黃河清想起來,口罩,家裡80多歲的老媽還沒有口罩呢,可這時商店和藥店裡的口罩、手套、酒精早被搶購一空。除夕到初四,發給大家的兩個口罩戴了4天,沒有橡膠手套,每次入戶回來就隻能用香皂反復洗,多洗幾次,洗的時間長一點、再長一點……。黃河清和她的同事們七天七夜的執著堅守,逆向前行,盡一身之力為社區筑起攔截疫情的人牆,用行動踐諾了:守土有責,我是社工!守土盡責,我在社區,奮力前行!

大年初七的早晨霧霾散盡,黃河清和她的同伴們出來透透氣,不知道從那扇窗后傳來一陣歌聲“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大家的手緊緊挽在了一起,一齊跟著“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此走上繁榮富強”,熱淚與歌聲齊飛,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來源:北京市僑聯

(責編:皮博、高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