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今日時政
好日子是干出來的
程煥 溫素威
2020年01月25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好日子是干出來的(總書記來過我們家)

黨中央十分關心廣大農民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促進農村發展。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如果鄉親們笑,這就是好政策,要堅持﹔如果有人哭,說明政策還要完善和調整。好日子是干出來的,貧困並不可怕,隻要有信心、有決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習近平

冬日午后,黔北山村寒意漸濃。走進貴州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一戶名為“紅色之家”的農家樂裡爐火燒得正旺,鐵茶壺“咕嚕咕嚕”冒出熱氣。老板王治強打起了盹。

天不亮就開始忙活,這會兒總算能消停片刻。但沒瞇多久,他就被屋外一陣歡笑聲鬧醒,又一隊游客找上了門。

2015年6月16日下午,就在王治強家的這座小院裡,習近平總書記和老鄉們拉家常時,提出“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

如今,4年多過去,“紅色之家”又發生了許多可喜的變化,王治強的笑容越來越燦爛。

奮斗創造幸福生活

“總書記來過花茂村以后,我把二樓和后院都改成餐廳,腰包也跟著鼓起來了。趕上了好時代,越奮斗越幸福,苦日子早就熬出了頭。”

聽老人們講,1935年的時候,王家小院裡曾住過一小隊紅軍。王治強便為農家樂取名“紅色之家”。

剛開張時,他和媳婦黃國琴尚能應付,沒承想生意很快紅火起來。“總書記來過花茂村以后,我把二樓和后院都改成餐廳,腰包也跟著鼓起來了。趕上了好時代,越奮斗越幸福,苦日子早就熬出了頭。”

夫婦倆招架不住,王治強就想把在城裡打工的兩個兒子叫回來幫忙,可哥倆誰都不情願。直到2017年,經不住軟磨硬泡,小兒子王豪帶著未婚妻回到了花茂村。

“有能耐的都往外跑,我卻窩在家裡給人端茶倒水,面子上挂不住。”可沒過幾天,王豪發現情況比想象的要好,村裡的旅游業日漸興旺,開民宿、做文創產品、搞觀光農業的,都是一群熟悉的“小伙伴”。他看到了留在花茂村的希望。

每天早上5點半,王治強兩口子就要起床生火,然后去鎮上採購一天所需的食材。旺季時,家裡常常有兩三百人吃飯,黃國琴手腳麻利,又燒得一手好菜,自然要守在廚房裡張羅。王治強性情溫和,加上知名度高,許多游客點名找他合影,前院迎來送往的差事非他莫屬。

老兩口忙得團團轉,小兩口也沒閑著。王豪整天開車到處跑,從各家旅行社把一個個團隊接到自己家。未婚妻腦子靈活,又懂計算機,收銀台上的賬算得明明白白。

兩個兒子,一個在村裡經營農家樂,一個在城裡開汽修店,這讓王治強感到欣慰:不管在農村還是城市,孩子們憑著各自的努力,都過上了美滿的生活。“好日子是干出來的,這話一點兒不假。我們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鄉愁點亮村庄魅力

“總書記說在這裡能找到鄉愁,當時我還有點聽不大明白。現在想清楚了,吃地地道道的農家菜,也是一種鄉愁。”

到“紅色之家”吃飯,通常不需要客人自己點菜,后廚會根據人數統一配菜。但盬子雞這道菜是個例外,不僅價格最高,還要提前預約。當天宰殺的林下雞,用瓦罐蒸煮6個小時以上,肉香湯清,讓人垂涎。

花茂盬子雞是當地傳統美食,也是黃國琴的招牌菜。遇上性急的客人,火候不到就催著上菜,黃國琴總要出來做做工作。若是客人實在執拗,黃國琴會征得對方同意,再搬出高壓鍋“提速”。

“我最拿手的就是農家菜,來家裡吃飯的客人都夸好吃,也有的說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總書記說在這裡能找到鄉愁,當時我還有點聽不大明白。現在想清楚了,吃地地道道的農家菜,也是一種鄉愁。”如今,黃國琴做菜更用心。

這些年,花茂村把鄉愁作為文化來經營,融合農耕文化、土陶文化和古法造紙等元素,打造了一條農旅文示范帶。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為了讓“紅色之家”保留更多老味道,王治強沒少下功夫。他花了10多萬元把舊房子改造為傳統民居,再在小院前后種上花花草草,與周邊田園風光交相輝映。

而今,院子裡的青石板已被踩得發亮,小椅子和木茶幾也有些斑駁,香樟樹、桂花樹、土枇杷都已長高,屋前還有半畝池塘和一片菜地。王治強說:“看到客人用手機拍個不停,我心裡樂開了花,就為他們在這裡找到了鄉愁。”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剛回村時,我想換掉幫工的家庭婦女。爸爸堅決反對,他說隻顧自己賺錢,不帶動老鄉們致富,就辜負了總書記的期望。”

從小家裡窮得叮當響,16歲就出去討生活,王治強吃盡了沒手藝、沒學歷的苦頭。如今即便冬天生意清淡,“紅色之家”也堅持全員上崗,多為大家創造領工錢的機會。“自己的條件好了,也該想著讓老鄉們少受點苦。”

現在每年涌入花茂村的游客接近200萬人次,村裡的農家樂、民宿、小吃店如雨后春筍,不少在外打工的人也回到家鄉找活干。隻要有人找到王治強,他都會很痛快地應下來,就算“紅色之家”消化不了,也會想辦法向其他店鋪推薦。

在“紅色之家”務工4年多,54歲的鄭思群發福了,體重增加到130斤,她說這是自己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我也是上班族了,每月有近3000元收入,抵得上以前在地裡忙活一年。”下班遛個彎就走到家,鄭思群一邊掙著錢,一邊把家裡料理得井井有條。

“剛回村時,我想換掉幫工的家庭婦女。爸爸堅決反對,他說隻顧自己賺錢,不帶動老鄉們致富,就辜負了總書記的期望。”王豪的計劃落空了,“紅色之家”沒有裁撤一位員工,更沒有轉型為酒店式餐廳,長年在這裡打工的婦女反而增加到了12位。

跟著父親學了近3年,王豪准備去周邊景區再開家分店。這次他打算復制“紅色之家”的經營模式,食材從農業合作社採購,用工就招村裡的老鄉。

聽著王豪的盤算,老王兩口子會心一笑,感慨兒子終於長大了。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25日 01 版)

(責編:趙亮、李慧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