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聯要聞
榮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中國僑博館舉行揭牌儀式暨“僑愛中華”故事會
2019年12月11日11:14  來源:中國僑聯

12月10日下午,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舉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揭牌儀式,同時舉行首場“僑愛中華”故事會。中國僑聯顧問李祖沛、唐聞生,中國僑聯副主席齊全勝等出席並為基地揭牌,李祖沛、唐聞生、丘益鳴作為僑界嘉賓分別作了故事講述。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於2014年陳嘉庚誕辰140周年落成,現有藏品3.2萬余件(套)。博物館常設華僑華人歷史文化展,內容包括中國人移民海外歷史、華僑華人海外生活篇和貢獻篇、華僑華人與中國發展、中國僑務等。博物館還舉辦專題展覽、講座等活動。今年9月,該館被中宣部列入新命名的39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副館長祁德貴在主持時表示,入選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激勵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繼續大力弘揚華僑愛國奮斗精神,凝聚僑界力量,履行社會責任。

北京市東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建秋致辭,希望僑博以榮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為契機,發揮特色優勢,為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出新貢獻。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與北京社會主義學院、中國致公黨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北京華文學院、北新橋街道工委等簽署了《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合作協議》。

揭牌儀式后舉行了“僑愛中華”故事會。

李祖沛講述了僑博籌建故事。僑博選址於東城區北新橋三條(原“王大人胡同”)是基於兩點因素:一是“王大人胡同”為多家涉僑單位所在地,僑味濃﹔二是該地點靠近雍和宮、國子監,能共同構建東城文化區。僑博採用主體建筑掩映於仿古四合院之中的組合建筑,與所處街區風貌一致。籌建初期藏品寥寥,開啟征集工作后迅速得到華僑華人的大力支持:新加坡華人黃興、陳來華致力於收集反映華僑華人工作、生活的文物,並將畢生收藏捐贈﹔美國華人招思虹及其團隊十多年間先后捐贈藏品兩千余件﹔唐聞生顧問將《美洲華僑日報》40多年間出版的所有報紙一期不落全部捐贈,其中登載新中國成立報道的一期於前不久在國家博物館“行遠同夢——華僑華人與新中國特展”中展出。許多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熱心支持藏品征集,無償捐贈。他表示,僑博入選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既是鼓勵也是鞭策,要求僑博更好地為僑服務、為社會服務。

唐聞生介紹了美國紐約衣館聯合會和《美洲華僑日報》,以及館藏品“在美洲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背后的故事。衣聯會1933年4月成立於紐約,為美國華僑華人爭取平等權益做出許多努力。1937年,唐聞生父親唐明照赴任衣聯會英文干事。“七七事變”后,衣聯會會員除自己捐款外,還設法向美國人民募捐,購買4輛輕便載重汽車並改裝成救護車運送回國,支持抗戰。得知新中國成立,會員們歡欣鼓舞,通過香港《華商報》獲得五星紅旗的設計圖樣和具體尺寸后,委托美國一家老牌制衣公司連夜制作了一面五星紅旗,並不顧反動分子的威脅恐嚇和阻撓,在會館大樓升起了五星紅旗。那是第一次五星紅旗在美洲大陸飄揚,在當地引起了轟動。這面紅旗現在僑博陳列,並曾在“行遠同夢——華僑華人與新中國特展”中以突出位置展出。衣聯會會員和其他華僑集資創辦了《紐約華僑日報》,由唐明照任社長,該報是美國當時發行量最高的華文報紙,也是存續時間最長的華文報紙之一。它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報道抗日前線的勝利消息,鼓舞廣大華僑的抗日救國熱情和信心,促進中美友好,維護華僑的正當權益。僑博已將全部《美洲華僑日報》數字化處理,以妥善保存並供學者研究。唐聞生表示,僑博的文物是豐厚而有溫度的,值得大家前來探尋。

印尼歸僑丘益鳴1957年從印尼回到中國,執教鞭30余年。他分享的主題是“我們為什麼要回國”。丘益鳴的父親丘景華曾參與由當地“抗日大同盟”組織的愛國運動,積極支持祖國的抗日戰爭,母親楊月影參加萬隆華僑婦女會的活動,夫妻一直教育孩子們“我們是中國人,中國是我們的祖國!”在萬隆華僑中學讀書時,丘益鳴讀到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感動於英雄事跡,立志好好讀書,爭取畢業后回國深造,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丘益鳴兄弟幾人先后回到祖國的懷抱。丘益鳴說,作為歸僑的一員,他始終為回到祖國參加建設感到自豪,始終對祖國的發展充滿信心。

齊全勝最后講話,代表中國僑聯和萬立駿主席對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榮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稱號表示祝賀,對三位嘉賓的動人故事分享表示感謝。他對僑博提出三點希望:一是牢記使命,建好基地。以獲得基地稱號為新起點,加強館藏征集、研究和運用,為凝聚僑心僑力同圓共享中國夢以及面向全社會發揮教育功能作出更多貢獻。二是打造品牌,辦活基地。讓文物“活起來”,挖掘展現好捐贈藏品背后的故事,集聚僑界愛國報國的杰出人物和先進典型,持續辦好“僑愛中華”故事會等活動。三是聯手各方,共建基地。加強與社會各相關單位的合作交流,不斷擴大僑博在海內外的影響力。

中國僑聯信息傳播部部長左志強,北京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北京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呂仕杰,中國致公黨北京市委員會副主委安雪暉,北京市僑聯副主席蘇泳,北京華文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香玲,北新橋街道工委副書記馮業水,北京華文學校海外華裔學生代表等70余人出席。

(責編:蔣琪、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