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顧

(第二期)

2019年11月

賣產品 簽合同 談合作 謀布局

海外華商的“進博會時間”(僑界關注)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年11月11日09:00

11月6日上午,新西蘭“紐食籃”與上海某公司舉行戰略簽約儀式,左二為新西蘭“紐食籃”董事王思維。
  (照片由王思維提供)

11月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閉幕。在第二屆進博會的參展商中,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是深耕國際貿易領域的海外華商。從享受規模巨大的中國市場“紅利”,到切身感受中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再到積極為中外經貿交流架橋鋪路,無數海外華商與中國市場共成長。

在第二屆進博會閉幕之際,本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參展華商,從他們精彩的“進博會故事”中,感受新時代中國的開放自信與氣度擔當。

如約而至 謀合作共贏

“11月6日,進博會開幕第二天,展台零售額超過10萬元人民幣,30多家國內經銷商或代理商前來洽談合作事宜。”第二次“打卡”進博會的美國寇菲護膚品公司總裁蔣勇高興地告訴記者。

現場銷售量可觀、與多家代理商簽訂合作合同、品牌知名度提高——嘗到首屆進博會種種“甜頭”的蔣勇,有了更多底氣和魄力。“我們的展台從去年的9平方米擴大到今年的36平方米,產品種類也從去年的兩種增加到今年的四大系列十余種。”

忙碌一天的蔣勇通常會將晚上的時間也安排地滿滿當當。“要和白天來展台咨詢的企業代表單獨談合作細節,將合作意向落實下來。”蔣勇說。

澳大利亞澳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俞維佳的“進博會時間”同樣充實緊湊。“除積極參與場館內的供需對接會、專題介紹會等活動外,我們還主動組織了一系列場館外配套活動,如意向客戶品鑒會、招商會等,從而鞏固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俞維佳說,“進博會開幕第二天,我們已經和上海、深圳的兩家公司敲定合作協議,並與11月7日、8日舉行了簽約儀式。”

“展區內專業觀眾人數明顯增多,組織管理更加有序。”澳大利亞Clickpress Group創始人曹佩青說,“我們今年推出的文創產品更突出環保健康理念,滿足中國消費者對時尚和健康的雙重需求,很受歡迎,觀眾和採購商一波接一波地來,幾乎沒有間斷過。”

11月6日上午10時,位於國家會展中心C區的“紐食籃”展區熱鬧非凡。這是一項由新西蘭政府發起的新西蘭美食優享計劃,集合了新西蘭廣受全球消費者好評的優質食品品牌。來自山西、上海等地的貿易代表團、企業代表團等在開館現場簽下大單。

“進博會永不落幕,大健康事業方興未艾,我們將努力讓更多新西蘭企業參與其中。”“紐食籃”董事王思維說。

第二屆進博會參展規模更大、質量更高,活動更豐富。企業展兩次擴容仍然報名火爆,甚至“一展難求”。肯尼亞亦善農業種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昌洪對此深有體會。

“進博會人氣太高了!”李昌洪說,“去年我的產品在肯尼亞國家館參展。今年,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標准展位。為了確保參展鮮花能以最佳的姿態迎接八方賓客,我們合作的農場主特意拿出了新培育的品種。進博會期間,這些鮮花分兩次從肯尼亞空運至上海。”

深耕市場 享機遇無限

“進博會像一扇窗,讓我看到中國市場的無限機遇。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中國將張開雙臂,為各國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實現共同發展。”曹佩青感慨道。

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曹佩青稱自己“從上海出發,又回到上海”。“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個性化的健康生活方式成為新的時尚。乘著進博會的東風,我們加深了對中國文創市場的認知,產品在國內的布局也更加清晰。”

“中國市場”是受訪華商們提到最多的詞。他們敏銳地捕捉到祖(籍)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信號,感受到中國市場的蓬勃與浩瀚,並積極參與其中,貢獻力量,共享紅利。

“目前,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佔到了公司總銷售額的1/3。”澳大利亞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邦炤介紹,“參與首屆進博會后,我在中國的電商平台上開辟出新的銷售渠道,線上線下銷售都開展得紅紅火火。今年,我的展台面積擴大了3倍。”

2018年11月1日起,中國平均關稅稅率從9.8%降至7.5%,對從事對華出口生意的華商是一大利好。李昌洪對此深有感觸,“蘆薈的進口關稅大大降低,直接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了我們在肯尼亞經營的競爭力。進博會讓世界再次看到一諾千金的中國行動、惠己達人的中國機遇和計利天下的中國擔當。”

“中國是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這是任何企業都不能忽略的。”蔣勇說,“隨著中國持續發力優化營商環境,通關更快、手續更便利、政府工作人員效率更高,中國市場的魅力越來越大。目前,我們已經與一家天津醫藥集團和兩家廣州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將進一步推動產品落地中國進行生產、銷售。”

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州的花旗參農場主、馬拉鬆參業總裁姜銘濤說,“我們進入中國市場約7年。目前,我們正與國內幾家連鎖藥店進行分銷及代理談判。期待與國內商家就溯源生產基地建設、產品研發、新品種培育等方面展開合作,也期待中國自貿區建設給商家和消費者帶來更多福利。”

“中國敞開大門,與世界共享改革發展紅利,讓海外華商有機會擁抱充滿活力的中國大市場。”俞維佳說,“逐步完善的基礎設施、健全的工業體系、優惠的外商投資與稅收政策、穩定的匯率和逐漸成熟的金融市場、廣闊的市場腹地和龐大的消費群體——這是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

信心十足 未來會更好

在本屆進博會上,一位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觀眾讓曹佩青有了更多的思考。“這是一位在新疆開連鎖書店的女士,她對我們的文創產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希望通過后期合作,購買我們的產品裝飾書店環境。”曹佩青說,“從沿海到內陸,中國的開放是全方位的,越來越多的內陸城市展現出蓬勃的市場活力。如果時機成熟,我會進一步拓展在中國內陸地區的市場布局。”

身兼澳大利亞悉尼上海商會顧問、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的曹佩青,一直致力於通過積累多年的人脈資源,向澳大利亞主流社會宣傳、推介進博會。“進博會給外資企業提供了一個與中國消費者、經銷商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通過這個平台,企業能夠直接了解用戶需求,並推介自己的產品和經營理念。這正是我最需要的。”

如曹佩青一樣,“進博會時間”,許多海外華商不僅在尋覓商機,也在布局未來。

在蔣勇看來,中國消費市場呈現出多層次特點。“我計劃加大在化妝品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開發更多產品,兼顧中國不同年齡、不同地域消費者的需求。”

“我正在肯尼亞申請建設一個面積約27畝的小型出口加工區,預計2020年2月底完成。加工區主要生產蘆薈、辣木籽等,面向中國市場銷售。”李昌洪興致勃勃地談起了自己的新計劃,“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姿態,讓我對出口加工區的未來充滿信心。”

“習近平主席在本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振奮人心,讓我更看好中國市場。”王思維贊嘆說,“進博會越辦越好,中國越來越開放,做進出口貿易的企業將迎來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我們已經在中國市場深耕了近3年,未來將在兩個方面繼續穩步前進:一是通過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將更多產品賣到中國市場﹔二是通過在中國辦廠做好產品深加工,進一步推動企業落地中國。”

“我對中國市場信心十足。”俞維佳說,“我們對中國市場的葡萄酒出口量,從最初的十多個貨櫃發展到現在的150個貨櫃,並且還在穩定增長,我們計劃將更多澳大利亞的優質產品介紹給中國消費者。同時,我們在澳華僑華人也要更主動推動澳中投資貿易、文化交流與民間往來,做澳中友好的使者與橋梁,讓更多人認識開放、包容、自信的新時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