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界風採
海外華文媒體高級研修班學員由衷贊嘆
自信的中國道路將越走越寬廣(僑界關注)
本報記者  賈平凡文/圖
2019年11月13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華媒學員們在新華網參觀。

日前,來自五大洲34個國家和地區的67家海外華文媒體代表齊聚北京,參加中國僑聯和中華文化學院共同主辦的“追夢中華·海外華文媒體高級研修班”。

從知識點密集的中華文化學院課堂到黑科技扎堆的新華媒體創意工廠,從參加“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學術論壇到參觀“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文化與科技交相輝映,傳統與現代交織融合,為期一周的研修課程滿滿當當。用筆記錄,用鏡頭捕捉,浸潤在千年古都的蒼茫秋意和厚重文化裡,華媒人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贊嘆——

中國道路根植中國大地

11月1日,研修班開班后的第一天。海外華媒學員們迎來第一課——參加由中國文化學院和美國庫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學術論壇。羅伯特·庫恩、克裡·布朗、李君如、錢乘旦等20余位中外學者,圍繞“中國道路的文明根源”“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鑒”等議題發表觀點、碰撞交流。

“非常自豪!”尼日利亞《西非統一商報》副社長邱曉東表示,“這麼多外國專家學者研究中國的發展經驗和中華文明,甚至有幾位漢學家可以用流利的中文與中國學者展開學術討論,這充分顯示了中國道路對世界的吸引力。”

此次研修班開班之時,恰逢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剛剛落下帷幕。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系列部署,引發華媒學員熱議。

澳大利亞澳華之聲傳媒集團總編輯陸一平說,一個國家的制度不能單純用‘好’與‘不好’來評價,而應該用‘是否適合’這個國家的發展來看待。

“我們為什麼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個縈繞在歐洲信?傳媒集團總編輯范軒心頭20多年的問題。20多年前,在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的田間採訪時,他對一個老農朴素而堅定的回答記憶猶新:“我們就願意走社會主義道路!”

“這是老農從生活實踐中得出的結論。”20多年來,范軒也從自己漂泊海外的經歷中深刻體悟老農的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中國今天的輝煌成就來之不易!”參觀完“偉大歷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法國僑報社中國首席記者惠岩不勝感慨,“中國用70年的發展經驗証明:保持自信,中國道路將越走越寬廣。”

“每個人都能在這個展覽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時代記憶。”澳大利亞澳華電視傳媒(ACTV)董事長任傳功表示,大部分華媒人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到海外發展的,見証了中國日益強大並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歷程﹔而不少華二代、華三代的華媒人也是被新時代中國的世界風採所吸引,將筆和鏡頭聚焦中國。

贊美——

匠人仁心傳承中華文化

“什麼是一座好的博物館?要深挖自己的文化遺產力量,不斷推出引人入勝的展覽,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於我而言,隻有這樣,才能說把一座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圍繞“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結合自身經歷,講述如何讓故宮“活起來”的故事,為華媒學員們奉上幽默生動而飽含分量的一課。

故宮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以多種方式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澳門《大灣區時報》的報道引述單霽翔的話稱,藏品鎖在庫房裡得不到展示時是“蓬頭垢面的”,經過修繕向公眾開放時才是神採奕奕、光彩照人的。

“單院長承上啟下,讓我們看到一代代故宮‘守門人’的匠心仁心。在他們的悉心守護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個600年,故宮將續寫輝煌歷史。”范軒說。

“沒有創意的文化是重復的,沒有文化的創意是單薄的。”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胡鈺關於文創產業發展的講解,令華媒學員們印象深刻。

“故宮在文創領域的發展經驗很有啟發性。”斯裡蘭卡自媒體賬號“斯裡蘭卡小姐”創始人楊詩源表示,隻有讓傳統文化表達形式更接地氣、符合時代特征,才能有最佳傳播力,讓更多的人理解中國文化、實現文化自信。

“故宮運用互聯網技術和數字技術發掘文化遺產的活力,卓有成效。”惠岩表示,故宮博物院讓大家看到了新的傳播形式帶來的文化傳播新格局、新變化,看到了年輕一代對中國優秀文化的喜愛。華文媒體在海外傳播中華文化時,要轉變思維,學會創新,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傳播中華文化。

“此次學習讓我對中國古今文化以及中西方歷史、中國政治制度等有了全面了解。”韓國奮韓網網站運營總監姜昊表示,中國歷史悠久,講好“中國故事”就要先了解中國文化。“我准備回去之后設置一個‘中國故事’專頁,讓更多的海外同胞了解中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贊同——

融媒發展理應順勢而為

“親身體驗和感受自己閱讀新聞的情緒變化:用戶的體驗點是持續流動的。”戴著一副特殊眼鏡,參觀完新華網,陸一平興奮地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感受。

這副眼鏡的特殊之處在於,鏡框上有個小如針孔的攝像頭和一根連接手腕、手指的細電線。

“帶上眼鏡,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但參觀過程中,情緒波動的蛛絲馬跡都會被數據記錄下來。”加拿大紅楓林傳媒副總編輯楊軍表示,新媒體時代,技術發展更注重用戶體驗,改變了新聞產品的生產方式和運營方式。

這只是中國新媒體技術發展和應用的冰山一角。在新華網媒體創意工場,兩大“新式武器”——MR智能演播廳和Milo Motion Control設備,令海外華媒一行嘆為觀止。

“高大上,的確牛!”美國《硅谷時報》總編於麗娜在自己的“研修手記”裡豎起了大拇指,“這幾年,中國國家媒體在媒體融合發展和系統化創新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嘗試。”

《星島日報》駐波士頓首席記者李強表示,在新媒體時代,5G、AI、大數據等高新科技應用前景廣闊。海外華媒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充分學習和運用這些高新科技,讓海外的民眾,特別是和互聯網一同長大的年輕人可以看到一個個生動、真實、充滿立體感的中國故事。

“找准自我、挖掘創意、持續營造、選擇傳媒、構建體系。”騰訊文創基地(北京)負責人王輝從“媒體融合:智能新媒體的技術驅動和內容創新”層面,為學員們講述了新媒體時代,融媒體如何將新技術與實踐相結合,擴大影響力。

“很有針對性和啟發性,為我未來的媒體經營思路指明了方向。”在俄羅斯深耕移動通訊技術多年,華良通訊軟件有限公司總裁牛華偉表示,國際傳播領域正在向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方向發展。華文媒體也應順勢而為,向融媒體方向轉型。融媒體發展不僅僅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結合,更是媒體和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

“要追趕中國融媒體發展的步伐。”作為中國互聯網時代最早一批自媒體玩家,擁有數百萬粉絲的“網絡大V”楊詩源表示,“回斯裡蘭卡后,我要下大力氣整合分散在各大平台上的資源,做好系統策劃,在視頻制作上重點發力,拓展和延伸內容多樣性。”

(責編:蔣琪、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