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就業穩 經濟穩(經濟新方位·70年數據說明什麼)
本報記者  李心萍
2019年10月31日0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取消“大鍋飯”,打破“鐵飯碗”,自主擇業就業,投身創新創業……70年來,曾經被固定在土地、車間、單位的人們告別封閉,一個個追求美好生活的個體匯聚成推動社會變革的巨大力量,助力中國經濟增長。

  就業穩,則經濟穩。當前我國就業呈現出什麼趨勢?進入新時代,如何進一步做好就業工作,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服務業佔主導的現代就業模式逐步形成

  江蘇南京,27歲的袁建最近榮升為一家西餐廳的甜品主廚。“我家裡和西餐一點都不沾邊,爺爺種了一輩子地,爸爸在廠裡打工。”高中畢業后,袁建沒有和父親去工廠,而是一頭扎進了餐飲業。

  袁建一家三代人的職業變遷正是中國就業結構變遷的縮影。1952年,絕大多數勞動者以農業為生,第一產業就業人員佔比達83.5%,就業結構呈一個穩穩的金字塔形。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加速,門類較為齊全的現代工業基礎形成,第二、三產業就業人員迅速增加。“中國經濟過去的增長,得益於將豐富、低廉的勞動力從第一產業解放到第二產業中,進而通過參與全球化分工,轉化為國際市場上的比較優勢。”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蔡昉說。

  2011年,第三產業吸納就業超過第一產業,成為吸納就業人數最多的產業﹔2014年,第一產業成為就業人數佔比最少的產業,倒金字塔形就業結構形成。到2018年,我國一、二、三產從業人員佔比分別為26.1%、27.6%和46.3%,逐步形成了服務業佔主導的現代就業模式。“70年來,我國就業結構更加合理、更具持續性,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謀求產業升級的結果。”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說。

  近年來,電子商務、數據消費、現代供應鏈等新技術新模式蓬勃發展,育兒、養老、旅游、教育、健身等新需求空間廣闊,服務業成為創新創業熱點。楊宜勇表示,第三產業對就業的帶動力更強,同樣的增速能提供更多的崗位、更高質量的就業。“未來,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將進一步提升。”

  更多人才向第三產業聚集,推動第三產業尤其是新型服務業的發展,進而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助力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非公有制經濟成吸納就業的蓄水池

  “小企業、大就業”。2018年,城鎮非公有制經濟就業人員佔比為83.6%,其中,私營個體經濟就業人員佔城鎮就業人員比重達56.2%﹔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經濟單位就業人員佔比分別為15.1%和4.3%。

  回首往昔,上世紀5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公有制經濟成為吸納就業的主要渠道。改革開放以來,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非公有制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到民營企業找工作去”成為常態。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近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有些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處於較為困難的境地。“如果中小企業經營狀況不好,就業之路就很難暢通。”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說,國家還應在稅收減免、社保返還等方面給予民營企業更多政策支持,持續改善中小企業生存環境。

  今年以來,降低增值稅稅率、降低社保繳費比例、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2萬億元的減稅降費等重大利好,可以說給中小企業下起了紅包雨,讓中小企業能輕裝上陣,增強吸納就業能力。

  “就業是個大課題,政府不可能為幾億勞動力提供現成的飯碗,因此讓老百姓‘造飯碗’尤為關鍵。” 楊宜勇說,數據顯示,創業帶動就業有著明顯的倍增效應。近年來,通過持續加大稅收、融資、用地等方面政策支持,國家為鼓勵創新創業營造了良好環境。目前,科技企業孵化器超4000家,創業投資機構逾3500家……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創業投資市場。

  努力由人口紅利向人力資本紅利轉變

  “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第一次出現了絕對下降,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傳統動力逐漸減弱,挖掘新的增長源泉尤為關鍵。”蔡昉說,這其中,人力資本的作用至關重要。隻有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把數量減少的勞動年齡人口變得更富有生產性,才能改善未來中國經濟的增長質量。

  蔡昉表示,發展教育和培訓是提高人力資本整體水平的有效方式。可喜的是,70年來,我國就業人員素質大幅度提高。新中國成立時,勞動者普遍處在文盲半文盲狀態。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國民素質顯著提升,勞動者為提升競爭力也更加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據初步測算,2018年就業人員與1982年相比,高中受教育程度人員佔比由10.5%提高到18.0%﹔初中受教育程度人員佔比由26.0%提高到43.2%﹔小學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人員佔比由62.6%下降到18.7%。

  “要將人口紅利轉變為人力資本紅利,有兩類重點群體特別值得關注:一是農民工,二是高校畢業生。”楊宜勇說。

  蔡昉介紹,2011年的調查顯示,農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6年,恰好適應要求勞動者有9.1年受教育年限的第二產業勞動密集型崗位,以及要求9.6年受教育年限的第三產業勞動密集型崗位。但是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速度加快,更多崗位將轉為技術密集型。根據測算,第二產業技術密集型崗位要求勞動者有10.4年的受教育年限,第三產業技術密集型崗位要求為13.3年。“農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尚不足以支撐他們轉向這些新崗位。因此,要大力推廣通識教育和職業教育,提高農民工群體的勞動生產率。”

  高校畢業生也同樣面臨產業變革、結構調整帶來的挑戰。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今年春招旺季,物聯網相關的嵌入式工程師人才需求同比增幅超過46%,人才緊缺程度遠高於其他技術職位,5G相關人才需求也大幅增長。“相較於企業對技術變革的感知,我國高等教育及職業教育有一定的滯后性,隨著新一輪科技變革浪潮的到來,這種滯后性會更明顯,需要及時調整,以提高人力資本的利用率。”蔡昉說。

  制圖:邊紀紅(新華社發)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31日 02 版)

(責編:蔣琪、徐玉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