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常樂鎮拱市村俯瞰。 |
“共同富裕沒有落下一個人!”在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龍安鄉革新村,六旬老人陳明蘭靠自制剁椒醬成為“電商明星”的故事,讓來自德國的歐洲新僑網執行總編高翔感慨不已。
近日,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菲律賓、博茨瓦納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19位華文媒體代表走進四川,先后赴綿陽、成都、遂寧、廣安、達州五市的多個鄉村深入考察。此次採風活動由中國僑聯指導、四川省僑聯主辦。
在為期5天的採風行程中,華媒代表們徜徉在巴蜀大地美麗鄉村的動人畫卷中,看農村美、農民富、農業強。他們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向世界娓娓道來鄉村振興的四川實踐。
看美麗鄉村——
“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
灰白色的獨立小樓錯落有致,干淨的柏油路蜿蜒向前,家家門前果樹成蔭,沒有一點垃圾或雜物。來到遂寧市蓬溪縣天福鎮獅山村,仿佛進入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彩畫中。
村裡隨處可見的分類垃圾桶吸引了加拿大共生國際傳媒副總編胡海的鏡頭。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按類投放。村裡劃分了不同區域,每戶輪流監管區域內垃圾分類一周。區域保潔員、各類垃圾的監管人、上月垃圾分類示范戶的名字都列在垃圾桶旁的牌子上。“我隻知道垃圾分類在中國一些城市開展試點。沒想到在四川農村,垃圾分類已經這麼普及了!”胡海贊嘆說。
鄉村振興,既要看人居環境美不美,也要看村民的“精氣神”好不好。在綿陽市北川縣安昌鎮高安村,一戶村民家門口懸挂的“李氏家訓”讓不少華媒人駐足細看——“學在前,和為貴,德為先,勤為本”。
“現在老百姓腰包鼓了,村容村貌變美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精神文明也要同步跟上。”澳門《大灣區時報》總編輯吳默表示,“在中國書法之鄉遂寧市蓬溪縣的鄉村裡,我看到家家都有手寫家訓,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鄉村振興給農民增加了‘文化自信’。大國的文化自信正是從千家萬戶的‘小家文明’中凸顯出來。”
有多姿多彩的美麗鄉村,才有氣象萬千的美麗中國。“基層農村的發展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法國《歐洲時報》編輯部主任侯詣村表示。此次赴川採風,是侯詣村時隔7年故地重游。看到鄉村的新風貌和大變化,他稱贊道:“中國在新農村建設方面發展太快了!”
贊致富新路——
“鄉村振興惠及面廣”
在蓬溪縣現代農業示范區琪英菌業的扶貧車間裡,工人們正在熟練地削菇、分裝,一派忙碌景象。“我看到一些年齡比較大或身體不太好的工人通過幫扶政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真切感受到鄉村振興戰略覆蓋面大,惠及面廣。”高翔說。
在致富路上,各地紛紛深挖潛力,亮出新招。在廣安市廣安區龍安鄉革新村,商務部駐村第一書記金達芾在電商服務點介紹“革新村農特產品進城記”,許多華媒人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鼓掌叫好。村裡的柚花茶、剁椒醬、香腸臘肉、土雞蛋等農產品插上電商的翅膀,賣得紅紅火火,帶動不少村民增收致富。
在蓬溪縣常樂鎮拱市村,聯村黨委書記蔣乙嘉帶領村民修路、治水、調產業結構、建新村,因地制宜做大立體化種植,發展鄉村旅游產業。
“政府相關部門分工明確,為農民發展產業提供技術和銷售上的指導,使產業扶貧做到不重復、見實效,使鄉村振興少走彎路。”侯詣村說,“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農村的基層黨組織非常堅強,基層干部在脫貧致富路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問道八台山,隱居天池壩。”在達州市大巴山茶文化小鎮,一磚一瓦、一枝一葉都融入了當地的茶文化特色。山水環繞、古色古香的小鎮中,茶葉展銷、餐飲民宿、娛樂購物等特色商鋪分區布局,體系完備。特色旅游業讓這個本是異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小鎮煥發新的活力。
“此次四川之行,我深入了解到脫貧攻堅戰中多管齊下的扶貧模式。”吳默說,“農村電商、特色產業、人文旅游、特色搬遷等,都體現了人性化,即在尊重當地人生活習慣的同時,因地制宜發揮出他們的積極性。”
談喜人變化——
“把鄉村講給世界聽”
採風期間,華媒代表們深入田間地頭、企業車間考察,與當地干部群眾交流,實地了解四川多地在人居環境改善、鄉風文明建設、精准扶貧、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驚嘆”“驚訝”是華媒人提到最多的詞匯。
菲律賓亞衛傳媒集團執行董事劉繼明拍下一段段小視頻,剪輯制作成短視頻作品發布,被許多華文媒體和國內媒體轉載。“隻要按下錄制鍵,鏡頭裡都是好風景,每一個畫面都舍不得扔掉。”劉繼明笑著說,“我要用鏡頭記錄中國美麗鄉村的巨大變化,記錄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在劉繼明看來,國外關於中國鄉村振興的報道還比較少。“作為華媒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通過各種傳播手段,幫助更多華僑華人及海外讀者深入了解四川、了解中國鄉村發生的發展變化。”
侯詣村計劃在深入考察后,找出幾個村子在鄉村振興發展中的同與不同,思考鄉村振興戰略對中國農村發展的意義,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鄉村發展的引領作用。“我會通過在現場對當事人的採訪,以深度報道的形式將中國鄉村的發展介紹給讀者。”
第一次來四川的高翔對巴蜀大地的一景一物都感到新奇。“四川和我想象的太不一樣了!這裡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金山銀山。”高翔說,“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鄉村依舊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同時,信息化浪潮正深刻改變和影響著鄉村的每一個角落。我會把中國的鄉村振興故事講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