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雖短暫,回憶卻綿長”,8月9日,2019年“尋根之旅”夏令營—江西景德鎮營二期順利閉營,這標志著2019年“尋根之旅”江西夏令營落下帷幕。
本次“尋根之旅”夏令營—江西營由中國僑聯主辦,江西省僑聯聯合景德鎮、宜春、吉安市僑聯共同承辦。在為期10天的夏令營活動中,來自美國、阿聯酋、西班牙、韓國等14個國家近300名海外華裔青少年來到江西,分四期分別走進景德鎮、宜春、吉安,參加到各營地精心准備的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特色活動中,用心領略贛鄱大地的獨特魅力,營員們既深切感受到江西的社會發展和自然生態之美,又體驗到中華文化的人文之美。
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國學精粹
在“尋根之旅”宜春營,遠道而來的孩子們學會了客家山歌、風雷鼓,在了解客家人的歷史后,他們說自己其實也是客家人——隨父母旅居異鄉,但是中華語言文化卻維系著每位海外華裔的根。
在景德鎮營,營員們學習了書法 ,加深了對中國優秀文化的了解,認識到書寫時的寧靜與專心對個人的思想品德和氣質修養也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來自緬甸的營員李沅蔚說:“通過學習,我知道了中國浩浩蕩蕩的黃河、奔流不息的長江、蒼蒼莽莽的昆侖、雄奇屹立的泰山﹔我還知道這裡有方塊漢字書寫歷史,這裡有翰墨丹青勾畫藍圖,這裡有唐詩宋詞飄四方,這裡有四大發明閃耀古今。無論是壯麗山河還是風流人文,這裡有太多的東西讓我們向往,這次踏上祖(籍)國的熱土,我們一起尋根問祖,一起感受作為炎黃子孫的驕傲和自豪。”
“像我們這樣的二代移民甚至是三代移民,從小生活在其他國家,基本上是不了解中國的。以前總是聽父母說,不出國,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愛國,但我卻不太能理解他們的那種民族自豪感。長大后,真正踏上這片土地,才知道她原來有這麼恢弘的歷史,這麼燦爛的文化,這麼友好的人民。”來自加拿大的華裔青少年付雨桐深情地說,經過10天的學習游歷,她收獲滿滿,感觸良多。
“學習”“體驗”結合,深化親情友情
景德鎮是舉世聞名的“瓷都”,景德鎮營的營員們參觀宋元明清瓷作,感受千年制瓷工藝的發展歷程,自己動手拉胚、繪畫、燒制,對陶瓷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營員們紛紛表示,“以前不知道做一個碗有這麼多工序,我們親自參與了陶瓷的生產創作,明白了要做好一件瓷器不容易,要有安靜的心、恭敬的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領隊代表林蔭芳說,“通過10天的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讓他們學會了獨立和合作。”
在吉安營,華裔青少年走進當地校園,與在校學生共同開展校園游戲、才藝大比拼。景德鎮營的營員們與當地的“小記者”和小學生互動交流,攜手表演了一台精彩紛呈的節目。
在永豐靈華山白茶生產基地,郁郁蔥蔥的茶樹在風中吐露新芽。吉安營的營員們走進茶園,學習茶葉採摘與辨識知識。此外,宜春營的客家風雷鼓演奏、客家美食制作等動手環節也備受營員喜愛。大家通過親身參與,享受指間互動的樂趣,在學習體驗中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難舍江西情緣,綿延尋根之旅
今天的告別,是另一次重逢的開始,雖然2019年“尋根之旅”夏令營—江西營已經結束,然而文化傳承、親情認同之旅卻任重道遠。
參加了吉安營的營員趙慶洙說出了眾多營員的心聲:首先是感謝,感謝老師們為我們付出了很多辛勞和汗水,感謝中國僑聯和江西省僑聯以及吉安市僑聯為我們精心組織的這次令人難忘的夏令營﹔其次是感動,感動源於原本陌生的伙伴可以傾心交流,感動於大家的尊重與謙讓,感動於每位營員那一聲聲溫暖的問候與幫助﹔最后是收獲,短短的十天裡,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這些寶貴的回憶,將成為我們共同的財富。
營員張愷舟說,十天來,在袁州、樟樹、銅鼓的所見所聞雖然只是博大的中華文化的冰山一角,卻足夠令他沉醉,他將會把這寶貴的經歷與家人、同學、好友分享,讓他們也能了解宜春三地引人入勝的禪宗文化、月亮文化、中藥文化和客家文化。
營員家長張昱洲發來感謝信:“短短10天的夏令營,讓孩子們從對中國的不了解,到與中華文化的情感連接,再到對自己血脈身份認同,我雖在大洋彼岸,也被深深感染,感動得落淚。”
迪拜你好語言學校領隊教師說,“營員張安善博在來的路上腳受了傷,工作人員立即帶他去醫院看病,還安排專門人員護送安全提前離營﹔營員胡嘉禾不小心將眼鏡掉進了水潭中,工作人員及時幫他將眼鏡撈出並洗干淨﹔在離營時我們遇到了多年不遇的台風,許多營員都臨時改了航班、車次,僑聯工作人員調度有方,指揮有序,把每一個人都准時、安全地送達車站、機場。這些都令我們領隊和每個小營員銘感在心,終身難忘。”
“世界那麼大,無論走到哪兒,中國都是我們永遠的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華裔青少年將會成為社會的棟梁,成為中華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和中外友好交往的積極推動者,一定會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