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品牌活動>>尋根之旅
十裡珠樓卷幔看,最是鄉愁道不完
2019年“尋根之旅”夏令營—江蘇揚州營結營
2019年08月13日13:49  來源:中國僑聯

7月11日,2019年“尋根之旅”夏令營—江蘇揚州營開營,來自美國、加拿大、比利時、西班牙、阿聯酋等國的華裔青少年和領隊老師們歡聚揚州,開啟中國尋根之旅。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揚州美,美在精、美在巧,美在淮揚文化的骨子裡。本次夏令營,揚州僑聯以運河為引,以鄉愁為續,為大家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營員們通過學習、參觀、互動、體驗,感受祖(籍)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江南文化的綽約風姿。

故園,小城裡的揚州記憶

煙花三月是揚州,十裡珠樓是揚州,二十四橋亦是揚州。在這裡,一座精美的園林,一條悠長的老街,一所百年的名校,一件稀世的文物,一片碧波的湖水,都是揚州風韻。

揚州悠,悠在歷史歲月裡。在西漢墓葬漢陵苑,廣陵國的悠久與遙遠將孩子們帶回到兩千五百年前的西漢時代。在揚州中學,優美的校園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樹人堂裡的一幅幅老照片在為孩子們講述著百年來這裡的故事。走出樹人堂,揚州市雙博館正等待著他們的到來。作為雕版印刷術的發源地,一件件關於雕版的文物勾起了孩子們的興趣,那一排排抄寫整齊的雕版似乎在向營員們講述著印刻在典籍裡的中華文明。

揚州美,美在園林湖畔間。揚州依水而生,古代大運河的興起帶動了揚州的繁華,也帶來了揚州的精致。瘦西湖、個園、和園、東關街……一牆一瓦,一亭一閣,一山一石,一竹一木,一桌一椅,都寫著“精致”二字。夏無止盡,綠樹成蔭,伴隨陣陣蟬鳴,營員們開始古城尋根之旅。個園裡,竹韻陣陣,四季假山錯落別致,清雅之間瞥見古代鹽商的生活之趣﹔何園中,荷花映日,復道回廊,繞廊賞景,步移景異間回味《何氏家訓》裡的民族印記﹔瘦西湖畔,長堤春柳,小橋交疊,山水相映,秀麗多姿間窺見昔日風採﹔東關街上,市井繁華,商號不絕,從古至今,從今溯古,見証揚州文化與城市演變。

揚州慢,聲聲慢,慢在古剎鐘罄的悠長裡。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在千年古寺大明寺裡,聽鐘聲余音繞梁,尋鑒真六渡日本,看香火煙氣裊裊,時光在這裡慢慢靜下來,又隨營員們的思緒慢慢飄遠。文化的魅力,傳播的動力,一點點在孩子們的心裡扎根。

新城,發展中的揚州印象

煙雨朦朧,水墨古城,是揚州印象﹔科技創新,現代智慧,同樣是揚州面貌。7月13日上午,營員們走進揚州生態科技新城,登上新萬福大橋,遙看城區景致,領略生態之美。萬福大橋橫跨大運河的廖家溝段,模仿園林景廊設計,是國內也是世界上首座雙層自錨式懸索塔樓景觀橋。在“未來之城”展示館中,大家欣賞了館中的高科技制作,體驗了揚州未來城市的智慧生活。從時光機到自行車模擬環島生態自駕游,從智慧家庭到智慧學習,處處都有驚喜等待著大家發現,興奮之情不斷地浮現在眼角眉梢,驚訝之聲充溢著展館的每個角落。

唇間,回蕩著的揚州滋味

在揚州,吃是一件精致而美好的事,代表著揚州人的生活態度。干絲、湯包、各種點心……豐富多彩的揚州美食總是吸引著人們的味蕾。揚州的早茶是揚州人享受生活的典型代表,“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一道“早茶宴”,從冷熱碟,到細點,再到茶水,十幾道依次而上,將急匆匆的早飯變成了慢悠悠的茶點,一天的美好,便在這一碟一碗中開始。7月16日,營員們特意起了個大早,來到揚州百年老店冶春園,品嘗揚州特色早茶,文思豆腐羹、揚州蒸餃、蟹黃湯包、翡翠燒賣、五丁包子……每一樣都讓小營員們口水直流。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於身處異鄉的小營員們而言,僅僅吃一次是不夠的,會做更為重要。這不,實際體驗的機會來了。吃過早茶,四位營員代表有幸進入后廚操作間,學習揚州包子制作,其他營員隔窗相望,欣賞點心制作過程!當淮揚菜大師刀起絲落表演文思豆腐的制作時,大家都被師傅們精妙的刀工所折服。

除了“冶春園”后廚的初體驗,小營員們還來到中餐繁榮基地——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觀賞淮揚菜制作,感受包餃樂趣,開啟美食探索之旅。

淮揚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之一,發源於揚州,分為“紅案”菜品和“白案”點心,素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譽。從大煮干絲、揚州炒飯、鬆鼠桂魚等經典紅案菜肴到“白案”點心蒸餃,和面、揉面、發面、醒面、進料、捏制……每一步營員們都全神貫注。美食上桌,精美的“月牙餃”“四喜餃”和“鴛鴦餃”,特色的淮揚菜品,看著自己親手制作出來的食物,營員們一個個歡欣雀躍,興奮不已。

指尖,傳承中的非遺技藝

非遺,是民族的血脈,是維系民族情感的紐帶。雕版印刷、剪紙、玉器、漆器、刺繡、堆錦、修腳術、古琴、古箏,等數十種“非遺”在揚州傳承、發展,煥發新生。7月14日,營員們齊聚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揚州486非遺集聚區,品鑒揚州非遺文化。中國結體驗,在學與做,看與玩之間,感受傳統工藝的華美,踐行東方手作的優雅,尋味中華文明的底蘊。團圓、親密、溫馨、真、善、美,一個個美好的願望,化作一根根絲線纏進小小的中國結裡,交融交織。通草花小試牛刀,“先把毛巾蓋住通草片,再根據小紙片剪出花瓣形狀,然后再塑形,左后粘花瓣……”老師循循善誘地講解著,營員們耐心細致地制作著,工匠精神在繁花中一點點流露。扇面繪制,燈籠制作,在筆尖插上想象的翅膀,中西合璧,古今交匯,一朵朵夏日荷花、一幅幅小鳥棲息的畫面,一個個卡通形象就這樣“躍然扇面”,給炎熱的夏令營帶來了一絲清涼。揚州剪紙,一個“喜”字,一個“春”字,祥和美好,為這個夏天和這座城市增添一份甜美。

儀間,音容裡的文明傳遞

禮儀之大謂之夏,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崇禮尚文。文明不僅僅寫在書本裡,更記錄在舉手投足間。7月13日,營員們步入揚州中學進行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學習。三個禮儀小故事帶動起大家的興趣,圖文並茂的講解,從中國禮儀的起源、發展到禮儀社交的細節,都在老師的講述中傳遞到大家的心裡。

穿上漢服,行走在瘦西湖,根便扎在了這裡﹔吟誦著古文經典篇目,營員們穿越盛唐,在詩歌中體會思鄉、離別之情,品悟積極向上的人生道理,在聆聽吟唱中體會唐詩之美!說節日、猜燈謎、穿針引線,是古人之樂,亦是今日之趣。

式起,動靜間的剛柔之美

“依於人,游於藝。”揚州是音樂的故鄉,南腔北調、曲藝精粹在這裡交織,形成特有的揚州韻味。“君子之座,必是左琴右書”,當營員們化身為“琴君子”,“藏一床古琴,享一生唯美”,吟唱光陰和歲月,琴中之道與為人之本便隨老師一曲廣陵散悠然滌蕩。揚劇歷史悠久,音樂曲牌眾多,是揚州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唱、念、做,一招一式皆存文化印記,《打神告廟》《天女散花》《武戲:扈家庄》,經典曲目,久聽不膩,令大家陶醉不已。杖頭木偶“剛柔相濟”“細膩傳神”,一場關於“表演機關”的探尋讓木偶這一門古老的地方傳統藝術深深地印刻在營員們的心中。

音樂有聲,舞動有形。武術是民族精神形的化身,歷代沉澱,傳而不絕。中華民族尚禮、習武,在武術中找尋安魂守魄的民族精神。站定、抱拳、彈踢,一個個動作,動出了千百年來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

如果說武術是陽剛之美,那八段錦則代表著揚州的至柔之美。一套八段錦,一段舒緩樂,老師們動作舒展優美,如錦緞般優美、柔順﹔營員們認真模仿,一招一式,行雲流水,千百年的中醫養生文化伴著氣息的起起伏伏,如水般流淌、向下,靜靜傳遞、傳承。

心間,時光裡的難忘今朝

時間飛逝,轉眼到了和這段“尋根之旅”說再見的時間。7月18日,揚州營舉行了閉營儀式,恰巧這天也是比利時營員龍龍十八歲的生日,揚州市僑聯工作人員與帶隊老師們特意為他籌備了一個生日晚會。龍龍酷愛攝影,於是,伴著“Happy birthday to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的歌聲和8天來集錦剪輯的視頻,龍龍的笑和全體朋友們的祝福在這一刻定格,溫馨美好。

8天的學習、參觀、體驗,來自美國、加拿大、比利時等地的百名海外華裔青少年們,品嘗揚州早茶,漫步東關街、暢游瘦西湖、訪覽個園、參觀揚州博物館,欣賞揚州新地標及生態科技新城新貌,體驗傳統文化與非遺技藝……在看與聽之間,尋找龍的傳人應有的記憶。

聯誼聯歡活動中,尾聲一曲《相親相愛》令人動容。這裡是故鄉,這裡有靈魂的寄居,歲月悠長,惟願故園恆在,今朝常現,兒女常歸,根延不絕。

(責編:皮博、蔣琪)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