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品牌活動>>尋根之旅
賞六朝古韻 品金陵文脈
2019年“尋根之旅”夏令營——江蘇南京營閉營
2019年07月26日09:31  來源:中國僑聯

6月25日,來自美國、西班牙、加拿大、蒙古四國的152名夏令營營員抵達南京金陵小學,進行為期十天的中華文化“尋根之旅”夏令營。

這場由中國僑聯主辦、江蘇僑聯、南京僑聯和南京金陵小學承辦的活動,以“漢語、文化、尋根”為主題,以增進海外華裔青少年對中國國情的認知、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感情認同為主線,將室內授課、走訪研學和交流互動三者有機結合,為營員們提供一次“中華文化之旅”、“中國國情之旅”。

南京擁有7000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以“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和“天下文樞”等美譽聞名遐邇。這座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城市,與青春蓬勃的海外華裔青少年將碰撞出怎樣奇妙的精神火花?

翰墨飄香書文明 覽物思情愛中華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晨的教室裡傳出朗朗讀書聲。讀詩歌、學國學,是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為了幫助營員們更好理解古詩中的蘊意,老師們精心組織學生開展對詩、擊鼓傳花游戲、小型情景劇演出等活動,有的孩子自告奮勇穿著漢服上台吟誦詩歌,用角色扮演還原詩中場景。

詩歌可欣賞漢語音律之美,書法則可了解漢字形神之韻。書法課上,金陵小學的三位老師不僅對書法的發展歷程、五種字體、各個流派以及文房四寶做了介紹,而且手把手地教營員們從直線和曲線練起,引導孩子把控力度掌握筆畫的粗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青少年們在紅色對聯紙上謄寫出一幅幅稚嫩卻認真的書法作品。

書法好靜,青少年們卻活潑好動,於是一項傳統體育運動——抖空竹,讓營員們好奇地嘗試起來。有的同學輕鬆地抓起杆,先瞇著眼睛抖一下便開始加速,一個外拋,右腳往后退一步,左手向上一提,右手也跟著往中間一伸,空竹也就順勢跑到了杆上,快速的轉動著,發出“嗞嗞”的聲音。有的同學雖屢試屢敗,卻越挫越勇,一時間空中到處飛舞起彩色小空竹。

在宜動宜靜的接觸和學習中,有的營員表示,自己逐漸喜歡上了中華傳統文化。

傳統工藝奪天工 輕歌曼舞展芳華

對於海外華裔青少年來說,相較於古詩和書法,陶笛、青花瓷、剪紙、京劇臉譜、扎染這樣的中國傳統工藝,既顯得新奇有趣,又蘊藏著中國古老的智慧。

比如國粹京劇,最具特色的便是一張張色彩斑斕、造型夸張的臉譜。生旦淨末丑演盡人生百態,初識臉譜,孩子們嬉笑地提出困惑:“怎麼和平時化妝舞會時見到的臉譜不一樣呢?”老師順勢反問:“那你們覺得京劇臉譜有什麼特點呢?”孩子們仔細觀察欣賞后答道:“京劇臉譜的顏色豐富鮮艷,圖樣基本對稱。”老師補充道,最重要的是他們還突出了京劇人物的性格特征。在這節課上,有了學習臉譜形式和色彩的知識基礎,有的同學有模有樣地臨摹出曹操和關公,有的天馬行空,將京劇臉譜和西方面具結合起來,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特色臉譜。

再比如陶笛課,令人沒想到的是,學習曲目的前奏剛出,這群在海外生活的孩子居然猜出是《笑傲江湖》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有的同學並立刻發出疑問:“這個好難,怎麼吹呀?”然而,通過模仿老師的指法,看著簡譜跟著鋼琴伴奏,反復練習后,同學們終於在鄰近課堂尾聲時吹奏出完整流暢的曲子,讓快意恩仇的俠肝義膽盡顯其中。

對於有些孩子來說,隻吹曲可不夠,學上幾招武術招式才是“真英雄”。而有的孩子,則對於長袖緩帶的古典舞蹈更感興趣。妙舞隨裙動,行歌入扇清,剛健的武術和輕柔的紙傘舞,加上一首曲調悠揚、唱盡江南秀麗風光的《茉莉花》,營員們用身體感知中國文化。夜幕之下,孩子們仍組隊練習不輟,他們的付出轉換為閉營典禮上一場場精彩演出,也留存為他們心中的美妙的回憶。

尋訪古跡追歷史 接軌國際賽帆船

古語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南京這座城市的廣闊歷史和生動面貌,凝聚在“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的玄武湖畔,閃爍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烏衣巷裡。在十天的行程中,營員們參觀了玄武湖、明城牆、夫子廟、六朝博物館等歷史名景,感受金粉浮動、光影飄搖的古城風韻;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一位美籍華裔女生在電子屏上一筆一劃地用漢字寫下留言:“不可記仇,不可忘記!”

除了根植於歷史的文化之旅,南京營還為營員們策劃了帆船訓練這樣的國際課程。玄武湖中,幾十艘帆船劈波斬浪揚帆競逐,藍天白雲、湖水白帆相映成趣。有的孩子因為在學校中也接觸過帆船,因此更加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經過專業訓練后,兩人一船,孩子們揮洒汗水、奮力劃出,在湖面刻下一道道波紋。

這場精心籌劃的夏令營,不僅在兩周不到的時間內完成了服裝的定制,連續5個晝夜趕制出了126頁的中華文化及南京特色文化教材,每一個老師仔細記住每一個孩子的飲食禁忌,而且留下了許多溫暖人心的小故事。夏令營期間,正值劉隋羽軒、朱潤哲兩位營員以及領隊劉學清的生日。他們一進食堂,便驚喜地看到牆上裝飾著氣球和彩花,主桌上放著寫有他們名字的生日蛋糕,每張餐桌上都整齊排放著小蛋糕和可樂,原來大家秘密為他們准備了集體生日party!老師為他們戴上生日帽,營員們為她們用中文、英文、西班牙語、蒙古語四國語言唱起生日快樂歌。小壽星們說,以前從沒有和這麼多人一起過生日,這真是一次難忘的回憶。“我都不想回去了”,有的孩子笑著說。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的詩句流傳千年,其中表達的鄉愁,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民族基因,也是愛國愛鄉的海外僑胞群體的精神依歸。

為期10天的“賞六朝古韻,品金陵文脈”之旅,為海外華裔青少年們品味江蘇、溯源尋根、厚植民族情感搭建了重要平台。西班牙馬德裡華夏文化學院領隊張浩,送給江蘇僑聯的感謝信或許最能說明這點:“感謝校方和僑聯讓學生找到自己的根,留住中國心。”

(責編:皮博、高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