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信息傳播
“追夢中華·生態優先”海外華媒採風團走進庫布其沙漠
2019年07月18日14:32  來源:中國僑聯

7月17日,中國僑聯主辦的“追夢中華·生態優先”2019海外華文媒體鄂爾多斯採風行活動繼續進行,採風團一行參觀了庫布其沙漠億利生態示范區和七星湖沙漠展廳、體驗了氣流法和螺旋鑽打孔法等沙漠植樹造林的創新技術,領略內蒙古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魅力,總結庫布其在生態保護建設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報道中國政府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生動故事和寶貴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格外關心。7月15日,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林場考察時,他強調,筑牢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守好這方碧綠、這片蔚藍、這份純淨,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在參觀赤峰博物館時,他指出,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支持和扶持《格薩(斯)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好傳承人,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

當天,採風團一行到達庫布其沙漠億利生態示范區。藍天白雲下,“沙漠綠洲從這裡走來”幾個大字格外醒目。雲杉、紅柳、樟子鬆、紫穗槐……庫布其沙漠億利生態示范區實踐創新基地被掩映在一簇簇綠色之間。從黃沙漫天到綠樹成蔭,從治沙種樹到發展生態經濟,從荒漠之地變成生態富地,30年來,庫布其沙漠治理走出了一條舉世矚目的非凡之路,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又一生動例証。

光伏提水灌溉技術、苦咸水治理和應用技術、容器苗植樹槍造林技術、微噴灌溉技術……庫布其沙漠億利生態示范區實踐創新基地的一面牆上,挂滿了專利証書。庫布其沙漠治理催生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也為提升沙漠治理效率注入強大動力。

西瓜、香瓜、西紅柿、提子、南瓜、馬鈴薯……在庫布其智慧農業產業園,採風團一行看到了沙漠上結出的累累碩果,禁不住對“沙漠奇跡”豎起了大拇指。

圖為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在庫布其沙漠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體驗螺旋鑽打孔植樹。

用特制“水槍”“點穴”種樹、用螺旋鑽打孔植樹,在技術創新的加持下,在技術人員嫻熟的操作演示下,採風團一行驚奇地發現:“沙漠植樹也沒那麼難!”不滿足於站著看,採風團一行不少代表從技術員手中接過工具,饒有興味地體驗了一把“打孔種樹”。

圖為庫布其沙漠技術人員為採風團一行演示氣流法植樹

那日沙——庫布其七星湖沙漠的腹地,也是庫布其沙漠最難治理的部分。經過近20年的不斷探索,庫布其的治沙人用科技創新打通了通往沙漠腹地的治沙治理。據技術人員現場介紹,用鑽打孔植樹大大節約了治沙成本,提高了植樹成活率,提升了沙漠植樹的效率,“有了新技術以后,我們一年種樹數量超過過去十年種樹總量。”

沒有任何樂器伴奏,也沒有太多肢體動作,在杭錦旗略顯局促的農家園餐廳裡,充滿神秘的“古如歌”就這樣流淌開來。悠揚的長調、動聽的蒙語、獨特的韻律、庄重的表情,在幾位演員質朴的吟唱中,“古如歌”穿越古老的蒙古宮廷,承載厚重的歷史記憶,綻放出純淨的古老蒼韻,帶給採風團一行前所未有的精神洗禮。據悉,杭錦旗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如歌”唯一的活態傳承地,被譽為“中國古如歌之鄉”。

18日,採風團一行將奔赴達拉特旗恩格貝生態示范區、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和響沙灣沙漠等地參觀採訪。

(責編:皮博、蔣琪)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