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是全國著名的僑鄉,本市人口170多萬,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350萬,分布於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僑務資源豐富。近年來,南安市僑聯堅持“兩個並重”“兩個拓展”,推動“兩個建設”,聚焦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探索僑聯基層組織建設“1234”工作機制(即“一個思想”“兩個抓手”“三大品牌”“四個著力點”),助推僑聯各項工作持續走在前列。2018年,榮獲“全國僑聯系統先進組織”稱號。
一、堅持“一個思想”統領全局
一是促僑聯組織緊跟新時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僑聯工作,學思踐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精神,不斷激發僑聯組織活力。二是建基層僑聯思想新陣地。市僑聯黨組成員分赴27個鄉鎮僑聯開展宣講活動,指導基層僑聯對新思想、新章程、新職能等六要素進行上牆,現有50多個鎮村僑聯完成建設。組織市鎮僑聯干部赴河北省西柏坡參加全市統一戰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訓班等,不斷提高僑聯干部思想站位。三是向僑界群眾傳播好聲音。引導僑界群眾深刻領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真理魅力和實踐引領力,策劃泉州晚報專題報道《改革開放40周年 共話南安撤縣建市25周年經濟再騰飛》,引起海內外南安鄉親強烈共鳴。
二、依托“兩個抓手”做實支撐
(一)以黨建帶僑建。2016年,在全省縣級市僑聯中率先成立黨組,充分發揮黨組核心領導作用,推動僑聯煥發新活力。落實“三會一課”等黨的組織生活制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動“大學習”活動落地生根。與金淘、碼頭、雪峰僑聯黨支部黨員開展“七·一”共建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二)織密僑聯網絡。一方面,選好“領頭雁”。注重選拔具備歸僑僑眷身份的、有影響力且熱心僑務工作的僑商人士、退休科級干部等擔任鄉鎮僑聯主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例如,羅東鎮僑聯主席侯昌財積極獻力羅東鎮鄉村振興戰略,獨資3.4億元捐建的昌財學村現已投入使用。2018年9月,被評為“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另一方面,配齊“服務員”。以村級換屆為契機,推動27個鄉鎮黨委調整充實村級僑聯負責人。目前,全市共有市鎮村三級僑聯組織451個。其中,鎮級僑聯27個、村級僑聯155個、僑聯小組249個,設立僑聯的學校有13家、醫院5個、旅游區1個,專兼職僑聯工作者1000多名。
三、亮出“三大品牌”挖潛優勢
(一)夯實基層組織,打造“僑胞之家”。2018年8月,全省僑聯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會在南安召開,南安基層組織建設經驗在全省進行典型交流。建好“僑胞之家”,緊密聯系服務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共有省級“僑胞之家”26個,“僑胞之家”示范點5個,數量位居全省縣級市首位。其中,樂峰鎮僑聯對僑胞返鄉省親、尋根、參觀考察等,實行“三免”(免費住宿、免費用餐、免費用車)﹔洪瀨鎮僑聯引導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服務奉獻家鄉,創立了“陳章津家族助學基金會”“琉塘慈善基金會”“揚美僑聯慈善福利基金會”。
(二)深耕地方僑史,弘揚華僑精神。在全國縣級市中率先成立僑史學會,完成《南安華僑史料》(一至三輯),並與新加坡南安會館聯合編印新加坡專輯。指導完成全國第一部鎮級華僑志《洪瀨華僑志》和第一部村級華僑志《厚陽華僑志》。弘揚和傳承華僑精神,挖掘南安華僑感人肺腑、激人奮進的典型事跡,編寫《南安華僑故事》﹔圍繞瞻仰先賢、參觀故居、學習精神策劃“鄉夢之旅”弘揚行觀覽路線。2016年,作為全國唯一的縣級僑聯特邀代表出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並作經驗介紹﹔2018年,在省華僑歷史學會七屆二次理事會上作經驗交流。
(三)先試僑情普查,形成“南安經驗”。2016年4月,率先在樂峰鎮厚陽村探索開展僑情普查,得到中國僑聯調研組的充分肯定。以此為契機,在泉州市僑聯的直接指導下,在南安碼頭鎮試點成功,並逐步鋪開全市僑情與港澳鄉情普查工作。創新設立海外聯絡站,依托基層僑聯“走出去”、引導海外社團“動起來”,獲取大量海外僑情。目前,全市港澳鄉情普查已基本完成,全市僑情普查將於9月底全面完成,形成的僑情普查“厚陽樣本”“碼頭模式”“南安經驗”,得到省領導批示肯定。
四、定好“四個著力點”為僑服務
(一)著力發揮僑力服務中心大局。積極引資引智,組織參與9.8貿易投洽會、石博會、農訂會、泛家居主題活動周等經貿對接活動。引導僑商僑領、海外社團、鎮村僑聯等獻力省、泉州市僑聯“百僑幫百村”活動,以及南安“萬賢扶千戶”全面脫貧攻堅行動、鄉村振興戰略。南安僑捐公益事業連續25年超億元。
(二)著力留住僑根鋪好回鄉之路。建立僑胞尋根謁祖的“三位一體”(人力支持、宣傳平台、信息渠道)聯動工作機制:利用市鎮村三級僑聯網絡,對接服務海外僑親尋根謁祖﹔與《海絲商報》等媒體合作發布僑胞尋根信息﹔借助“南安僑史學會微信工作群”建立網上尋親信息交流平台,實現快速尋親。此外,為泉州南洋華裔尋根謁祖綜合服務平台征集族譜1650冊,數量居泉州市各縣市區之首。
(三)著力凝聚僑心做好貼心服務。一是涉僑維權服務多元化。常年聘請法律顧問,與公安局、人民法院、致公黨市委等部門聯合建立“涉僑維權工作機制”。近三年來,共受理解決僑親信訪案件16件,接待來訪者85人次,開展法律咨詢服務200多人次。二是幫扶助困形式多樣化。對全市貧困歸僑僑眷進行建檔立卡,實行動態管理。開展“僑愛心 光明行”活動,服務貧困白內障患者300多人次﹔響應省僑聯“百僑幫百村——聯村助戶”精准幫扶、泉州市“同心安居工程”等活動﹔爭取省級、泉州級貧困僑專項資金、黃仲咸教育基金會春節慰問金等,近三年來共幫扶貧困僑近500人次。
(四)著力加深僑誼內聯外擴“朋友圈”。舉行“世界南安同鄉聯誼懇親大會”“紀念李光前先生誕辰125周年活動”等大型交流活動,聚集海內外人才、引進各類招商投資項目。接待香港南安公會訪問團、馬來西亞社團聯合會、新加坡南安會館等海外社團和僑胞300多人次。開展好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華文教育夏令營、僑青僑商聯絡等工作。